05.19 美國教育不斷改革,為什麼這幾門課程卻一直被保留?

看點 教育在“追變”和“思新”的潮流下,主要體現在跨學科課程的實施以及基於學生個性需求的選擇性課程。但在上海高東中學副校長鄭鋼走訪美國學校後發現,七大基礎課程外,還有一些課程所有學校都有,且歷史悠久。這些課為何一直被保留?強調了學生哪些特質?下文中,跟鄭鋼老師一起走進美國課堂。

美國學校辦學自由度比較大,推行自主辦學和個性化辦學。因此課程靈活性相當地大,在州主要課程領域要求下,會在具體課型上自主開發、百花齊放。尤其在當今社會對於人才培養“追變”和“思新”的潮流下,學校的課程呈現比較豐富和新穎的形態,主要體現在跨學科課程的實施以及基於學生個性需求的選擇性課程。

然而,四五所學校參觀下來,各校在英語、數學、科學、社會、體育、藝術和外語七大基礎課程外,還有不少課程所有學校都有,而且具有悠久的歷史。

就像製作學校年冊課程,我所在寄宿家庭的主人卡爾老師曾自豪地給我看他讀書時代的學校年冊,紙張斑駁,照片暗黃,充滿了歷史年代感和滄桑感。在這兒介紹他們部分“歷久彌新”的課程。這些課程的特點是“風物長宜放眼量”,培養的是學生受益終身的能力和素質。

製作學校年度紀念冊的課程

“歲月靜好,深水潛流。”對於美國學生來說,留存美好讀書時代記憶的重要方式是製作學校年度紀念冊,這個傳統已經有數十年了。儘管信息技術高速發展,保存信息的手段參出不窮,然而在美國學校,

製作學校年度手冊依舊是必不可少的事,而且是一門熱門的課程。

以前,紀念冊是由學校設計課的教師帶領學生製作,而今紀念冊的課堂改弦換張了,陣地從設計課換到了信息技術課。畢竟是互聯網時代了,學生有了更便捷的工具和方式去設計和製作。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製作紀念冊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是一個系統的工程。對此課程感興趣的學生會從一開學起就進入角色,每週去收集、留意學校裡發生的重大事情和活動,所以他們經常會拿著相機去捕捉校園裡活動。有時還與學校負責日常事務的老師商討選擇哪些重要的事項,或者將校園裡最美好的一幕幕挑選出來。

到了學期快結束時,也是他們最為忙碌的時候。學生們開始商量紀念冊的內容、編輯照片和文字,在編輯之前他們會與廣告製作公司聯繫,確定紀念冊的模版,廣告公司會提供大大小小的模版供選擇,一旦選定標準後,學生就動手製作,起草文字和說明,將每年最重要的影像資料放在裡面,重要活動、畢業照、教師、優秀學生等等都會在裡面。對於學生來說,能在學校紀念冊裡看到自己的影子是莫大的榮譽和激勵。因此每年的紀念冊發佈也是學校極為隆重的大事。

不過發佈還不是製作紀念冊最後的“時光”,學生還要負責銷售,將紀念冊賣給老師和學生。美國的紙張和書本價格很高,一本裝幀精美、圖文皆備的紀念冊價格不菲,所以“洛陽紙貴”,紀念冊不是免費贈送,而是明碼標價,一般定價在四五十美元,師生需要的話要提前預定,然後按量製作。

紀念冊銷售完後,學生就開始做財務工作,統計銷售額,去除公告公司的製作成本後,最後會將利潤放入學生的社團資金或者第二年的用途之中。學生在活動組織和能力培養中建立了平衡模式,促進個人能力和校園文化的良性發展。

販賣商品的領導力課程

在中國校園裡,與“領導力”最直接掛鉤的就是班幹部了。在美國校園裡,任何人可以通過組織和參與領導力課程的活動而成為“領袖”。

美國中學的社團在校園非常活躍,但是,他們社團的負責人不是老師,而是參加領導力課程的學生,社團最終裁決權在於領導力課程的學生團隊,會審議社團是否運作和如何運作。如果有學生要申請組織一個社團,必須現場答辯,接受領導力審議團隊的質詢,看是否能獲得批准。

社團活動需要足夠的資金來支持,不過在美國學校裡,社團活動經費要靠學生自籌,學校並沒有這一塊專門的資金,全部要學生自己想辦法。他們籌款的方式非常多樣。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在我們參觀深谷小學的那天,正好是放學的時候,我們看到幾個小學生拿著一盒盒甜點回家,大家很奇怪,學生怎麼會拿著甜點回家,是老師獎勵給他們的?還是他們製作後帶回家的?一問,原來是他們拿著學校批發來的食品,到社區的家庭去推銷,然後將其中的差價捐給學校的社團。

年級大一點的學生會自己到社區中的餐館、麵包房、漢堡店等遊說,廠家會以最低價格批發給學生,建立合作關係,學生協同銷售食品,學生還製作廣告單,發到每一個學生的手中,推銷廠方的產品,這些利潤會放到社團或學校的基金,用於組織各種活動。

還有一種模式是到校園或者馬路上為餐館宣傳和推銷,如果有人憑著廣告單去餐館就餐,那麼利潤就和學校對半。學生也在這樣的活動中培養了“錢商”,學會理財和經營,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理財教育和未來生活能力的培養。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領導力課程的形式還體現在志願服務上,將自己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變成一種實際的行動來服務社會,如同伴指導和服務,他們具有五花八門的身份和職能,如低年級助理,幫助剛進學校的六年級和七、八年級個別新生熟悉學校,或者陪同他們做作業,適應新的校園生活。

在新生助理幫助新入校的10年級學生搭配進行生活和學習上的前期適應,常常面向國際生。又如校園導遊在新生申請學校之前,給訪客介紹學校校園以及回答任何其他問題。

然而最常見的是課程輔導,他們在課堂上協助教師教學,或者給予課堂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及時的指導和幫助,有時甚至跨校去另外一個學校指導。因此在美國的初中或高中課堂裡,我們常常看到年輕而稚嫩的臉,他們就是課程領導力課程的學生,當課堂中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困惑時,他們會及時介入。

按照季節設計的體育活動課程

在美國,體育和體育活動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體育的目標是掌握終身體育的基本知識和方法,使學生終生都有意識和能力參與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而體育活動的主要任務是發現和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特長、發展體育潛能。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每週五晚上,美國高中晚上的固定節目就是體育比賽,這些比賽是聯賽和升級賽,班級與班級比賽,年級與年級比賽,或者學校的運動隊間比賽,這些比賽絕對是學校中的大事,在比賽開始前,莊重的國歌會響徹在體育場上,每個人都將手放在胸上宣誓。學生啦啦隊載歌載舞,為自己的隊伍加油。

到了週六,還有學區內學校與學校間的比賽,一個學區的幾個學校常常會建立體育聯盟,定期組織交流和各種比賽,促進競技水平提升。而且聯盟學校和社區俱樂部也會選拔人才,組建高一級運動隊,參加地區或城市的運動比賽。

不難看出,校際之間的聯盟賽為學生競技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空間,為體育特長的學生打開了交流的窗口,有效地實現了“體教結合”。逐級而上的競賽和選拔制度為美國競技體育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人才儲備和梯隊,從而達到了普及和競技的目的。這或許就是美國體育強國的秘訣之一。

在美國學校的選修課中,體育活動是最為重要的選項,下午三點鐘上課一結束,學生就歸隊去參加活動,這些體育活動常常是社團或者訓練隊,這樣有助於學生系統地、持久地訓練。

由於美國的四季鮮明,溫差很多,很多活動都是室外的,冬天活動會不方便,因此學校的體育活動會按照季節的劃分來,分成秋天、冬天和春天三季。在美國加州的拉金塔高中,秋天會提供給學生男女越野賽、足球、女子高爾夫、女子網球、男子水球、男子排球等活動;春天則有棒球、男子高爾夫、壘球、男子游泳、女子游泳、男子網球、男子田徑、女子田徑等等;冬天提供女子籃球、男子籃球、男子美式足球、女子美式足球、女子水球等,這些運動也是美國人最喜歡的運動。如此豐富的體育選項,沒有人能置身度外。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在美國人的眼裡,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好並不是真正的優秀,而是面對社會和生活的積極態度,大學在學生申請時,考察他是否參加過體育項目,比賽是否獲獎,是否擔任負責崗位,將體育與個人意志品質劃、忍耐力和毅力等起號來,考察一個學生的堅毅品格和韌性。所以美國哈佛大學曾經有一年拒絕了高考成績滿分的幾十名學生,他們並不認可只會讀書而沒有興趣愛好或特長的學生。這一點也不奇怪!

模擬美國總統選舉的辯論課程

要說美國曆史最為悠久,富有傳統的課程就是辯論課程,辯論在西方的歷史文化、政治體系和課程設計中可謂源遠流長。從古希臘時代開始,辯論就是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這些哲人探索真知、尋求智慧的最佳途徑。辯論被推崇為“智慧巔峰”(Intellectual Peaks)。一直以來,辯論幾乎是美國校園從中學起的課程標配。

說起辯論的好處,其培養的能力可以說是囊括今天我們所說的核心素養的很多方面,人文積澱和情懷、理性思維、批判質疑、合作能力等,對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和培養極其有益。當一個學生能從容不迫、思維嚴謹、語言流暢、協同互助地參與辯論和演講時,必定能夠以同樣的姿態去面對社會和職場中的問題。

在他們校園裡,辯論主要以社團和選修課的形式出現,但是一直受到學生和教師的重視和青睞。在美國的許多地方還會舉辦學生辯論賽,推動辯論的開展。就像在加州河邊郡的辯論賽,如同體育賽事,形成校與校間甚至區域間的聯賽機制,成為“大眾”的活動。

在辯論課題中,教師儘可能地滲透公共生活和社會責任的內容。在我們研修期間,正是美國大選如火如荼的時刻。教師組織學生模擬美國總統的選舉,介紹大選候選人,討論公共話題、舉行雙方辯論等等,瞭解選舉的文化和公共話題。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而在印第安初中的辯論課上,我們看到辯論的話題全是關於社會的問題,人們關注的焦點或熱點,如特許學校是否一定做的更好;加州的投票者是否應該通過55號法律修正案;英國是否應該離開歐盟;同伴間的競爭是好處的還是壞處多;特朗普是否應該成為總統;美國是否應該拒絕更多的難民;中學是否應該給學生提供書櫃;美國是否應該進口美國食物?

正是這樣的話題,將學生的視線引向社會,培養他們的人文情懷、社會責任和邏輯思維。正像國際辯論教育協會(IDEA)在其網站所宣稱的那樣:“辯論自問世以來,就與開放社會緊密相連……辯論鼓勵人們推理深思、寬容忍耐,仔細地考量各種證據。”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關注外灘教育

閱讀 3000+篇優質文章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美国教育不断改革,为什么这几门课程却一直被保留?

外灘教育聯合

美國奧林匹克數學國家隊教練

卡耐基梅隆大學數學系羅博深教授,

面向4-8年級學生,

精心錄製

《羅博深AMC8入門精講》

25道精心設計的題目

由易到難,逐題精講

體驗知名度最高的美國數學競賽!

點擊下圖 瞭解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