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夾江:土地流轉 轉出農村新希望

柳園農場負責人董力是麻柳鄉的村民。過去,他一直在外打工,前幾年他看準了老家的石斛產業前景,決定找大片土地發展現代農業,可這時村裡的土地都分到了戶頭,大家都靠種植農作物為生,而有資金有技術的董力卻缺乏土地。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董力2014年回到老家成立了柳園農場。

夾江:土地流轉 轉出農村新希望

起初農場只能小面積栽種石斛,真正讓他“吃定心丸”的,還是國家出臺了有關土地流轉的政策以後,他一次流轉了300多畝土地,進行規模化石斛種植。目前農場正在籌備種養與鄉村特色旅遊發展相結合,並帶動周邊村民抱團發展致富。

董力告訴記者,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閒散土地與統一集中起來,這種模式,便於企業入駐發展,接下來柳園農場將在政府的支持下,初步形成標準化示範種植,結合農旅打造鄉村觀光,把柳園農場做大做強做好。

村民黃小英家裡的土地並不是很多,她覺得在家裡靠種有限的土地收入和外出打工收入相比實在不划算,她和家裡商量把自己家的土地租給農場管理,自己每年不但有一筆固定的收入外,自己還能找一份額外的工作。而對於出租了土地不願外出打工的村民來說在家門口也可以掙到錢。黃小英說:“過去我們的石斛不多,還要耽擱(時間),現在把土地流轉給農場,我們就可以安安心心出去打工了。”

村民沈強告訴記者:“我們家裡面一畝的土地流轉給農場,年底分紅也有七八百元,沒有事的時候也可以去幹活掙工錢。”

據董力介紹,柳園農場通過流轉土地,已解決了60戶貧困戶和21戶殘疾人入股分紅,每年給他們兌現紅利。

董力說自己能賺錢,出租土地的農民也有收益,村民們拿了租金後,又回到自己的土地上打工拿工資。如今,得知《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後,董力樂了,因為他租借農民土地,大批量種石斛也屬於“土地流轉”的一種方式,以前規定土地流轉最長年限為30年,現在變成了“長久”,他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待。(劉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