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生活不易,你会埋怨自己的家庭吗?

人名说


这个因人而异。需要多方面分析。经济上,情感上,生活上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经济上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父母有的年轻的时候家里经济比较好,所以底子厚,所以发展起来也比较容易。相对于经济比较好。有的父母是家庭不好靠自己或夫妻的共同努力过上幸福的生活,经济上也不会太差。这两种对于孩子的经济上都有一定的支持。但是,有的父母没有以前老人的支持,自己过日子又没过好。这样的相对经济就差些。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要去怪父母,埋怨父母,因为父母永远不会亏待自己的孩子。无论经济好与差,父母都会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

第二,从情感上来说。大部分父母做的还是非常到位的,对于孩子情感深厚,并且有一定的管理。但是有的父母过去惯孩子,而且过分的惯,导致了孩子形成很坏的习惯。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越来越过分,有的还可能导致长大了犯罪等。所以不能过分的惯孩子。要适合而止。

第三,从生活上。父母肯定是愿意给孩子最好的生活。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青青子晋000


不会,虽然可能会羡慕那些出生好的,他们的起点就比我们起点高,一辈子也不用怎么努力就能轻轻松松过日子,但相比他们的容易,我更珍惜的是我的努力成果。

我高中没毕业就自己出去找工作了,我生活在农村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小学教师,那时候工资低到解决不了温饱。他们生了三个孩子,我和两个弟弟,母亲是在家里照顾我们姐弟三人,照看农田,种点菜到街上卖,我们生活过的很苦,但每天都很开心,父亲会教我们识字,教我们做人要懂礼貌,谦虚,礼让。母亲会给我们讲她知道的农村小故事,他们出去做事,都是我带弟弟们玩。在我读高二时,母亲生病了,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那些两个弟弟一个读初三,一个读初一,我知道他们已经无力供我们姐仨读书了,作为老大的我选择辍学,一来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二来可以帮助父亲照顾母亲,幸运的是母亲终于好起来了,我也就外出打工赚钱,希望减轻父母的负担。

我出嫁时,母亲哭得特别伤心,甚至在我婚礼前几天都在哭,辗转反侧睡不着,她总是觉得特别对不起我,没有让我读到大学,也在我创业时没有帮到我,还有我赚得大部分钱都寄给家里,帮助弟弟们完成学业。但我从来没有埋怨过他们,没有埋怨过我们家的条件差。

不但没有埋怨,也不该有埋怨,我是感谢他们的,感谢他们生下我养育我,给了我那么多的爱……。



少女38


  • 其实,这个问题会有很多个阶段。因为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的心境都会不一样,每个人出生的家庭背景和起点都不一样。

  • 我出生在一个特别偏僻的小地方,甚至在初中毕业之前,我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精彩,没有走出过县城。

  • 小学四年级之前,我对于我自己的生活非常的满意,甚至可以说是骄傲。因为我的妈妈是很早到浙江务工的一批人,而我的父亲是我们那里唯一的一个手工石匠人,相对于父母都在家里面务农的同学来说,我家条件在当时是比较宽裕的,我有同学们没见过的发夹,玩具和画笔,我会经常有新衣服穿,当时在我的同学们眼中,我就是她们想要活成的样子,满眼都是羡慕。
  • 五年级那年,我从我们那个村转到镇上去读书,跨进校园的那一刻,我深深地埋起了我曾经傲娇的头颅,因为我发现我自己最好的东西,瞬间失去了光泽,那一刻,我心里是有埋怨的,因为我把自己的没有见识,归罪给了我的父母,我觉得如果他们给了我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物质,或者说他们把我生养在镇上,一个比我们村庄更大一点的地方,我可能就不会有当时的羞愧了。
  • 那个时候的我,或许连明辨是非的能力都没有,但是我已经有了一份虚荣心,攀比心,或许小时候的这份虚荣能够被原谅,也容易被忽视。
  • 但是,其实反观人的一生,很多的行为和性格都是小时候养成的,如果小时候没有及时的纠正,可能这一辈子都会伴随我们。
  • 这大概就是我们常讲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和启蒙老师带引的重要性。

  • 再到初中的时候,通过更广的知识面,历史,地理,政治,语文等各种学习,我更多的了解了学校以外,甚至我们镇以外的信息,有了一种胆怯,也有了一种对父母的“理解”,因为我的父母没有文化,所以他们没能给我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那么我要努力读书,知识改变命运,不做了井底之蛙。
  • 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以后,对学习格外的上心,对新鲜事物也特别的好奇,初中毕业以后,我们面临选择去哪里读高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产生了对父母,对家庭的第二次埋怨。
  • 大概是因为自古以来传承重男轻女的思想,当时偏又家道中落,父亲很希望我辍学帮衬家里。当时的心情可能用埋怨已经无法形容我的悲愤,或许用恨意更能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吧。
  • 在我15岁不到的时候,我第一次一个人,有勇气去到千里之外的城市去求学去生活,这个城市我只在地图和电视上见过,在此之前我甚至连县城都没有出过。
  • 也就正因为对家庭的埋怨,我有长达两年的时间,没有给到我的家里面任何我的消息,在当年那个讯息不是很发达的时候,家里面人都以为我出了什么意外,早就不在人世了。两年后,家里跟我取得联系,我听到的第一个信息,竟然是我的妈妈,将不久于人世。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人一辈子的生命,都是上天给的我们倒计时,但愿,我们都能够在没有失去的时候就能明白,父母于我们而言从未有亏欠,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这是给予我们最大的恩赐!



  • 17岁那年,妈妈带着遗憾离开了我。而我的这一生,终将带着遗憾,自责,内疚和挂念去渡过余生!
  • 踏入社会的这十几年,每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都会想,假如生来就有选择,我还会不会选择我的爸爸妈妈给予我的家庭,流完泪以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会,一定会!
  • 曾经有人问过我,这一生你收过最好,最珍贵的礼物是谁送给你的?

我说:是我的爸爸妈妈。他们送了我一条命。到现在我还用着!


  • 我们这一生,会遇到特别多的困境,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觉得我们自己,已经跨不过那个坎了。
  • 我们会怨天尤人,会埋怨父母,会埋怨公司和领导,会埋怨爱人,甚至会埋怨整个社会大环境。
  • 生活本就诸多不易,我反而觉得感恩比埋怨更有用,正因为家庭的先天不足,迫使我们过早的成熟,成长,独立,努力和思考,才会在当下这个焦躁又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中,还能坚强的去生活。
  • 我们每天都会看到有很多的人,因为承受不了生活和工作的多重压力,而选择轻生的消息。当我们把这些消息汇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部分人,大多都是先天家庭条件还可以,小时候没有吃过太多苦,甚至,有很多是因为,走上社会以后自己没有办法独立生活,甚至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我尊重每一位逝去的生命,事无绝对。我只是说会有一部分人是因为这样,还请不要误会,谢谢!🙏🏻)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也只能表达我自己个人的一个观点和想法,因为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埋怨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消极和悲观,善待一切我们经历的一切好与坏,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之前,这些经历,将会成为我们这一生中最好的见证,也是我们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那么甜


大家好,我是小娟,是一名生活领域创作者!针对"生活不易,你会埋怨自己的家庭吗?"这个话题,我来谈一下个人的想法

我是一名80后,家里有弟也有妹,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是我感到很幸运能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我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因为身体弱一直是被照顾的对象,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每年过年都穿不上新衣服,都是穿表姐穿过的旧衣服,虽然是旧衣服但是质量好,款式洋气,穿在身上感觉比别的小朋友新买的衣服都要好,我们几个都是一件衣服轮流穿个遍,实在小的不能穿了一件衣服也旧的不行了,现在想想,原来一件衣服都能发挥这么大的价值,想想现在衣服不好看、不合适早就压箱底要不就被丢掉了。小时候虽然家里不富裕,但是从来没有听父母说家里穷买不起这个、买不起那个的,只要是我们想要的父母都会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们,甚至我们从来没有从父母口中听到过"穷"这个字眼,这让我们从小就对穷没有什么概念,也可能是本身父母给予我们的比我们想要得到的多的多,所以永远感觉是物质方面富裕的,精神方面也是富裕的,他们不会因为你做错事情而对你大发雷霆,当然了偶尔的教训还是免不了的,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对的。

我们几个和父母的关系都不错,而且我们几个一直保持多年以来的良好沟通,虽然我不在老家离得远了,有距离不但没有让我们渐渐疏远,而且让我们更加亲密了,不知道是不是距离产生美,反正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意见不同会吵架、会生对方的气,但是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很快气消了,啥事也没有了,该打闹的还得继续,这不就说的是亲情吗?除了父母以外,还有血缘关系的除了孩子就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了,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了,我们一定要珍惜。

如果有来世,我还愿意做他们的女儿做她们的姐姐。虽然这个姐姐是被照顾大的,我希望有来世我去照顾他们。


吕婵娟工作Vlog


看到回答,大部分都是不埋怨任何人,我的答案当然也是不埋怨。不怨天不怨地,不怨父母姐妹弟兄,正是因为他们,我的生活才有滋有味,这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体验,体验人生的所有的悲欢离合,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咸!

      记得小时候,每年胡萝卜收获的时候,母亲总是准备一两个大缸,腌制很多的萝卜。那是我们一家人全年的菜啊。几乎每顿饭都是捞咸萝卜吃。我们姊妹几个上学的时候,要住校,每次从家里带三天的窝窝头,很少带过馒头,然后自己在在咸菜缸里捞上几个萝卜,够我们三天的吃的,每顿饭都吃的很香。。。。。。。

      寒来暑往,我们兄妹几个都个个考学出来了,并且都有了自己的工作。每当我们谈起我们小时候吃萝卜的事情,心中五味俱全。


以国为豪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工资低家里还有老人,孩子多,那个年代,向我们这样的家庭很多。同学家里姊妹少一个,两个的父母工资略高一点的生活比我家要强一点。尽管这样我们姊妹从来没埋怨过父母。

很小,就帮助家里分担家务,放学后,担水拾柴,我们也不讲究吃穿。衣服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正面穿的少色了,倒个面再穿。衣服短了接一节,接着穿。鞋子从来不买都是我妈给我们做的。那时候能有口饭,吃饱就已经不错了。我记得8岁左右和我姐姐上山捡柴,不小心从山上摔下来,滚下山坡,吓的我直哭,现在想起过去真是心酸。即便是日子这样苦,我们从没有埋怨过父母。姊妹几个上学,也没让我爸妈操心,一家子只要肯吃苦,团结一心,在难的日子都会过去的。

多年后姊妹们都成家立业,各家的日子都过得不错。2015年母亲又得了糖尿病,后期卧床不能自理,我们姊妹几个又轮番照顾。姊妹几个没有一个有怨言的。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也是作为子女应尽的义务。

人们都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家里有生你养你的父母,有你一奶同胞的姐妹。贫穷不可怕,只要我们有勤劳的双手,多大的苦难我们也能走过去。

我们要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苦难的日子终将过去,幸福早晚会来临。



随缘是福


常言道: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简单说,作为人子不应该嫌弃母亲的相貌长得不好看,因为她是你的生身母亲。这里也应该广义地理解为作为子女不应该嫌弃自己的父母,不应该抱怨自已的家庭。

这样的事连动物,畜牲都会做到,常言有:狗是忠臣,人家养的狗,无论主家多么穷,拿棍子撵,它都不会离开这个家庭。我养过狗的,有一条狗,我搬家了,原来的家乱七八糟,仍不肯离开。大年三十,它仍待在原来的狗圈那儿,天天给它送吃的。

我现在老了,不时回忆自己以前与父母在一时的时光,很懊悔自己以前有时不太理解父母,与父母执拗过,使父母很为难。但我当时生活虽然不易,从来没有嫌弃自己的家庭,在很艰辛的环境下,真的。我从来没有抱怨过我的父母。这又为我自己所庆幸,做的还是正确的。

结婚后,父母要求分家,让我另起炉灶。其实当时我很不理解,因为我是独生子女,根本不需要分家的。当时我的生产队,分家的都是弟兄好几个,父母会留一个儿子在身边的。可以说,一个儿子分家的是没有的。长大了,老了,我才理解到了父母的用心良苦。

我是独生子女,在以前,父母都是教师,对我是很宠惯的,当然我也会有独生子女的不好习惯。凡事不肯动脑,一切不操心,依赖于父母。干什么事都向父母请示,现在想,是一种懒惰的心理。父母让我分家,一度对我不闻不问,一切让我自己拿主意。逼着我当家理事,独立自主,凡事自己动脑拿主张。

后来想想,我以后走上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一些成绩,真的离不开父母当时对我的培养。平时家庭的交谈中,我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工作中的情况,一般都不怎么说话。其实都听进去了。往往在很关键的时候,点拨我几句。现在我老了,回顾我自己走过的路,一步步走来,真的是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诲呀。

我现在对我的子女也是这么做的。我不与子女住在一起,不干涉他们的家庭事务。看起来,我似乎是不管他们。其实,我对每个子女的情况都是很关注的。比如,一个子女遇到困难,我会与他的哥哥姐姐通气,让他们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我也尽力支援他,同时让他知道钱难挣。这同时还增进了他们的兄弟姐妹之情。现在他们或许不理解,到以后会理解的。


笨笨潮爷1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哀叹自己的命不好,后来又梦想自己买彩票中了五百万应该怎么花,再后来埋怨父母为什么没让我成为富二代。

而现在我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让自己越来越好,哪怕自己的孩子成不了富二代,但是现在经济基础打好,说不定孙子就成了富二代呢。

任何的想法都可以被原谅,只要这种想法没有做出真正的伤害。

我们都在成长,都在改变。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勤劳致富,有时候想太多其实还是吃的太饱,过的太闲。

希望每个人都是正能量的小太阳。



不良徒弟


生活不易,与其抱怨,不如努力。

我从小到大,家里的条件就不好,别人都穿这样那样的衣服,而我就一身校服,星期六日放假一洗,上学又穿。上学期间,大家都骑车,而我每一次都是走着去。在学校期间,有钱的同学渴了喝饮料,而我从来没有喝过饮料是什么味道。不过,我会回收那些瓶子,大家看我回收瓶子,把瓶子都给我。这是我小时候的生活,真的过的不是很好,但我从来没有去抱怨,我只是努力的去改变,去接受。

现在我的生活,也不是很好,没有工作,还有两个小孩,上有老,下有小。可我依然很努力,我虽然赚钱赚的不多,但是我相信只要努力,生活就不会辜负你。

生活它是不容易,可你可以从生活中找到快乐,找到成长,找到自己想找的东西。与其抱怨你的生活很苦,很累,别人也替代不了你,所以,你有抱怨的时间,要选择去努力,去改变,这样,你的生活会比抱怨的生活升级高一个层次。



两个儿子的康康


实话实说,一开始的时候会。

埋怨什么呢?小时候,家里经济状况不好,但隔壁邻居却是完全不同,常常会看见他们家小孩有各样新奇的零食、玩具、衣服。他们家餐桌上的,常常是各种肉类,而自己家,常年是自己种的各种蔬菜,只有过年过节才有改善伙食的机会。父母一直给的教育是,我们家经济不行,你不能跟他们比,你不能要这个要那个。那时候,其实真的很怨,怨自己的父母为什么跟其他人的父母不一样,为什么他们不能别人的父母一样穿的光鲜亮丽,为什么我不能跟其他小孩子一样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随着年岁增长,自己也意识到,家庭我们是没法选择的,但未来的生活是掌握在你自己手里的,想要过好的生活,想要有好的条件,就自己努力争取啊,自己努力工作啊,凭什么自己不争气,自己不如意就把一切都归到家庭的身上呢?你凭什么埋怨呢?家里人没有义务要给你你想要的一切,自己的路,自己的生活,请自己奋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