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汽车行业目前应用了哪些人工智能技术?

一起傻笑


如今“AI+”已然成了一个新趋势,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结合,汽车成了重点方向之一。百度等公司在无人车上的大力投入,使得汽车行业本身也在掀起一场科技革。



汽车与AI结合——自动驾驶

当特斯拉功能已经能部分接管用户的驾驶权时,无人车离我们越来越近。腾讯发布的汽车行业人工智能报告指出,自动驾驶设若普及,将改变整个汽车业态,无人驾驶出租车凭借着更高的载客时间和更低的成本,则会颠覆出租车市场。自动驾驶还会改善城市空间布局,节省40%的停车空间;平均减少30%交通堵塞时间;颠覆私家车市场(自动驾驶出租车比自购和维护车辆更经济,更便捷),目前自动驾驶已然成为了一块诱惑的蛋糕。 但是,自动驾驶要普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腾讯汽车在大会上指出,汽车与AI结合实现自动驾驶,必须走过三个阶段:技术爆发期、混合过渡时期、智能交通时代,我们还处于技术爆发期,车企更多是在研发技术,降低传感器成本达到商用水平、想法降低高精地图绘制成本、推动5G物联网技术应用。要让自动驾驶走向现实,必须克服五个维度的问题:政策法规、基础设施、高精地图、技术标准与民众的接受程度。 每一个维度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以民众接受度为例,腾讯汽车的调研显示,目前受访用户只有58%的表示能够接受自动驾驶,最担忧的问题是自动驾驶的安全性,因此,消除消费者对自动驾驶的误会,建立人类对自动驾驶的信心还是一个难题。

腾讯的汽车AI报告指出,AI技术对汽车行业短期内主要影响是营销及车主使用;长期来看才是自动驾驶。从技术爆发期到智能交通时代,中间还有漫长的混合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汽车与AI依然有许多结合点,具体来说,在这些领域AI与汽车的结合已经开始:


1、AI让生产成本更低廉

利用AI技术改变整个汽车的设计、制造、测试等诸多环节,谷歌无人车之父Sebastian Thrun就指出,未来80%的工作会被AI所替代,汽车制造商也可以在工厂里用AI取代工人,目前中国有一些新兴工厂就已经在大量应用机器人,降低成本的同时确保一致性降低错误,尤其是一些对人类安全有威胁的生产环境,更是十分适合应用AI技术,比如汽车行业的测试环节。在这一点上,汽车巨头已在实践,如北汽新能源的智能工厂以智能化的方式实现了客户与厂商信息的透明,供应商的信息集成以及即时的互通,实现了个性化订单的批量化生产。

2、AI让交通更安全

地图基于大数据智能感知交通网络进而提醒用户改变出行路线,大幅提升交通效率,这是车联网的典型应用领域,当汽车接入互联网,且与周边交通环境如红绿灯、路况监控摄像头、停车场等物联网数据结合,结合AI技术进行实时处理,就能更加智能地规划路线。眼下汽车正在具备联网能力,内置地图辅以NB-IoT等通信技术,有望更加实时地互联互通,进而提高整体交通效率。




3、AI让管理更方便

将AI技术应用到车企的企业管理、渠道管理、市场营销诸多环节,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在营销环节,通过消费者在交通、电信等领域的大数据来洞察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北汽推出VOCe+项目,从社会化媒体中获取消费者的数据,从自身的服务生态中获取多维度的消费者特征信息,进而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腾讯汽车AI报告也指出,AI现阶段就可以帮助汽车营销端及销售端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销售。


4、AI让出行更愉悦

车载应用如空调、娱乐,可结合语音等AI技术更好地响应司机和乘客的指令;汽车解锁引入步态识别、声纹识别、面部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汽车还能根据天气、用户状态自动调整空调……通过这些AI技术应用,提升用户与汽车、汽车与环境的交互体验是眼下就能实现的。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许多停车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自动识别车牌,避免拿卡刷卡,AI技术早已在应用。

5、AI让驾驶更简单安全

在自动驾驶全面实现之前,智能辅助驾驶已经商用,且将进一步普及。目前以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装备在车辆上的渗透率正在大幅提升,有望在2018年迎来爆发,2020年,仅ADAS一项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近千亿元,年复合增速将超过35%。德国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ADAS已经普及,中国渗透率较低,因此存在巨大市场空间。ADAS应用了传感器、图像识别等AI技术,给了人类眼观八方的能力、提醒人类不要犯类似于疲劳驾驶的错。事实上,自动驾驶也分为L1-L5 不同级别的自动化,部分ADAS已实现L1级别的自动驾驶,特斯拉的AutoPilot则实现了L2级别的自动驾驶,AI辅助人类驾驶已经成为现实。




总之,AI与汽车的结合再不久必将引领汽车行业更加迅猛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出行、旅游,带来更加便利的方式,等技术真正成熟的那一天,我相信车祸事故将成为过去,人们不会再出现行车事故。


智能小蜗牛


人工智能概念被热炒的阶段已经过去,现在人工智能落地应用正如火如荼的展开。从应用方向来看,目前,金融、医疗、汽车和零售行业的应用场景相对成熟。就汽车行业来说,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销售、维修、驾驶等多个场景,尤其是当下最火的无人车,其应用和商业模式都非常清晰,加之百度、谷歌等巨头争相投入,该领域发展迅速。

1.驾驶辅助系统

驾驶辅助系统是汽车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最为火热的方向。在感知层面,其利用机器视觉与语音识别技术感知驾驶环境、识别车内人员、理解乘客需求;在决策层面,利用机器学习模型与深度学习模型建立可自动做出判断的驾驶决策系统。

按照机器介入程度,无人驾驶系统可分为无自动驾驶(L0)、驾驶辅助(L1)、部分自动驾驶(L2)、有条件自动(L3)和完全自动(L4)五个阶段。自动驾驶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机器人司机和一辆电动汽车结合在一起,至于能达到哪个阶段关键取决于“人工智能”。目前,技术整体处于多个驾驶辅助系统融合控制、可监控路况并介入紧急情况(L2)向基本实现自动驾驶功能(L3)的转变阶段。

以最火的无人车为例,据媒体报道,单单美国加州,就有30到50家无人车公司在路测。国内无人车的研发百度遥遥领先,今年7月已经推出了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的Apollo计划,预计首批无人车的量产时间将从2020年提前至2018年。据最新消息披露,百度旗下的蓝白色自主驾驶汽车已被发现出现在北京北部的公共道路上,似乎在进行中国首次全自主驾驶汽车公路测试。

2.智能车载系统技术

以百度的 Apollo小度车载系统为例,Apollo小度车载系统具备智能语音助手、人脸识别、疲劳监测、AR导航、HMI、车家互联、智能安全等多个核心功能。

Apollo小度车载系统将家里的智能音箱和汽车无缝连接了起来。在家里对智能音箱发出语音指令,就能打开车里的空调,再也不用经历夏天车内可煎蛋、冬天车内似冰窖,上车空调开上好一阵子才能缓过来的状况。除了提前打开空调,还能坐在家里查看汽车油耗。

当下最热的人脸识别也被应用到了Apollo小度车载系统,从此再也不用车钥匙,直接刷脸上车,而且座椅立刻调整到适合你的角度。开车过程中,Apollo小度车载系统还会通过人脸识别,对驾驶员的精神状态进行分析,一旦监测到了疲劳驾驶行为,就立刻用播放音乐、震动安全带、主动对话等方式发出提醒,如果驾驶员实在是“困意难消”,小度就会自动导航到最近的休息区。至于人脸识别的准确率更不用担心,已经达到99.77%。

Apollo小度车载系统背靠百度千亿级的搜索数据,其语音交互功能强大无比,可以满足150多个场景下的需求,在强噪音下仍具备超高识别率,而且支持多轮交互、打断式交互、情感化表达等。例如,在开着敞篷跑车的强噪音情况下,通过语音播放、停止、切换音乐,可以直接问车子运行情况;对于推荐电影院、选座、买票都是“so easy”的事,付完款直接导航到电影院。

3.智能销售

以近日戴姆勒为梅赛德斯-奔驰豪华车研发的一款虚拟手册(virtual manual)为例,该手册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与聊天机器人(chatbot)及增强现实等其他先进技术。汽车销售员也可能很快面临失业。

该技术仅需要通过手机应用“询问奔驰”(Ask Mercedes)便可实现。用户可通过“询问奔驰” 了解新车功能,不仅可以现场查询与车辆操作相关的问题、了解座舱仪表盘及用户界面的各项功能,这款高科技产品还能人性化地回答人机界面以及与梅赛德斯品牌、戴姆勒企业相关问题。此外,对于最新版梅赛德斯-奔驰E级或S级轿车,该应用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可以说明存疑的控制原件或显示屏出了哪些问题。

如此专业又有人情味的智能应用是不是分分钟代替一批不专业的销售。

4.零部件的实时监测

所谓预测性维修是指将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状态预测和维修决策多位合为一体的系统过程,通过收集大量运行状态信息和运用预测模型,来实现零配件的提前维修更换。

于2013年成立的加拿大企业Ansik,开发了一款软件PitStop可预测零件故障。该公司向企业代理商和维修站销售一款接入汽车的插件和一个附属手机APP,以此搜集实时发动机和传感器数据及其他监测信息,观测性能状况并推断汽车故障可能。如果数据显示汽车将出现问题,会立刻通知用户停车检修,同时提供来自维修站的修理建议。


河北聚冀新媒体


智能技术系统一般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三大关键技术组成,主要包括:1)先进传感技术,包括利用机器视觉技术的检测,如激光测距系统、红外摄像技术,以及利用雷达(激光、厘米波、毫米波、超声波)检测前行车辆。2)通信技术(GPS、DSRC、3G/4G),包括数台智能汽车之间协调行驶必须的技术、车路协调通信技术,以及相应的车联网通讯技术。3)横向控制,包括利用引导电缆、磁气标志列、机器视觉技术、具有雷达反射性标识带的横向控制。4)纵向控制,包括利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机器视觉技术测车间距离的纵向控制,以及利用车间通信及车间距离雷达的车队列行驶纵向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