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广南:“皇姑节”366周年朝庆活动启幕

5月22日一早,广南县莲城镇南秀社区太平寨村就沸腾了起来。大家都穿上壮族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皇姑节”。

广南:“皇姑节”366周年朝庆活动启幕

据介绍,广南县南秀社区太平寨民间“皇姑节”是当地特有的民间节庆。每年皇姑节,南秀社区太平寨村都要组织本县的文艺队,同时邀请外县、外地州的文艺队组成巡演长龙队伍,欢歌起舞、热热闹闹去“接皇姑”。

广南:“皇姑节”366周年朝庆活动启幕

今年祭祀皇姑、接皇姑的队伍中,以壮族为主,汉、苗、彝等众多民族组成的106个巡演方队,排成了一条延绵几公里的长龙,一路歌舞不断。而在回程的路上,数万名广南群众更是自发的夹道欢迎,场面十分热闹。

广南:“皇姑节”366周年朝庆活动启幕

节日期间,壮族群众自发到皇姑庙里,摆上壮家特有的美酒、花糯米饭和茶点等,焚香祈求皇姑赐财赐福赐平安,祝愿一年风调雨顺、四季平安。

广南:“皇姑节”366周年朝庆活动启幕

今年的据介绍,节日期间,还将举办“皇姑节”火塘会、“皇姑节” 366周年文艺演出、民歌演唱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年年祭皇姑,年年趋之若市。历经三百余年,如今祭祀皇姑、接皇姑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民族文化活动。每年都有来自文山州内外、省内外的游客、民间队伍参与接皇姑仪式,形成了广南县民族节庆文化的亮点。

据介绍,皇姑节源于广南县莲城镇太平寨村,是该村壮族人民为纪念安化郡主(明朝永历皇帝朱由榔的同胞妹妹,俗称:皇姑)而举行的庙会活动,延续至今已有366年的历史。

广南:“皇姑节”366周年朝庆活动启幕

相传公元1652年,明永历皇帝朱由榔(1623---1662年)被吴三桂率领的叛军追杀,永历帝西逃,其妹安化郡主,年方十六,不愿留降作俘虏,而随兄长进入广西,辗转流迁到云南广南,不幸染上重病,殁于广南县城北壮族村寨,村民将其安葬在马蹄井(地名)。革农村(今太平寨)壮族乡亲不忍心让一位千金玉体埋在荒郊野坝,便将其迁入革农村旁安葬。寨中族老决定从1652年起,每年农历四月第一个寅日(皇姑祭日),都要按壮家风俗举行隆重的“接皇姑”仪式。“接皇姑”仪式结束后,前来参加皇姑节活动的各族群众齐聚皇姑庙前,唱歌、跳舞,直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皇姑节活动就这样一直延续至今,从没中止过。

广南:“皇姑节”366周年朝庆活动启幕

如今,皇姑节的各项活动在保留其原始流程和风貌的基础上,形式和规模得到不断的规范和提升,活动内容从过去单一的“接皇姑“发展为如今的集:篝火会、接皇姑仪式、民族民间文艺汇演为一体的系列文化活动,在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壮、苗、彝、瑶等各族中形成了极大的影响力,每年前来参加皇姑节活动的各族群众多达上万人次。皇姑节也由此成为以太平寨村接皇姑活动为平台,集中宣传展示广南壮族传统礼仪、饮食、服饰、歌舞等文化魅力,影响力辐射云、桂、黔三省(区)交界区域,一年一度的多民族共同参与的民族文化盛会。

2013年7月,“皇姑节”被列入文山州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2017年11月,入选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杨清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