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农民永久退出土地,领取补偿10万元/亩,你愿意吗?

徽州山农小方


针对你这个“假命题”咱们可以从实际来进行考量,看看到底是愿意还是不愿意。

我家种小麦的,一亩地需要小麦种子30斤左右,一斤就算2元钱,那么就是60元,种小麦之前肯定要旋地,整地,这个费用就要150元左右,小麦底肥在100元左右(质量一般的),小麦的追肥也要在50元左右,除草和灭虫需要60元左右,小麦浇水一亩最少是30元,而小麦收割的时候一般是100元/亩,这么算下来大概是550元/亩的成本,这是不包括人工的。

而小麦的收购价格基本都是1元/斤左右,一亩地的小麦产量在900-1000斤,咱们就算1000斤,那么就是1000元的收入,不算人工,这就是小麦一亩地,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的最好收成了。而这10元/亩的补偿,咱们不考虑任何别的因素,那就相当于100年什么都不用干,就可以领到这些钱了,试问下,这种诱人的条件谁会拒绝呢。

当然了对于这种假设我们也只能是想一想,但说到永久退出的这个问题,相信在将来的政策中一定会事实的,现在农村耕地比较分散,非常不利于管理,而自从土地流转政策实施以来,其效果显著,所以在将来的趋势中,一定会有永久退出进行补偿的这个政策,但价格一定不会是10万元/亩,至于多少钱就交给以后的时间来证明吧。


布衣小农人


我们家五口人,不多不少两亩地,现在父母帮忙种着,每年有充足的花生油和小麦换来的面粉,而玉米被父母卖掉了,据说一年能卖两千多块钱。

如果我们这里有一亩地给10万元,永久性退出土地,我会迫不及待的退了,把二十万存进银行里,每年用利息买粮食吃都是绰绰有余,何苦还要那么辛苦种地呢。

首先我给大家算一笔帐,我父母今年七十多岁了,大概最多还能种地三年或者五年,如今种地都是老两口指挥,我们跟着做就是了,等三年或者五年以后,二老种不了时,我们又不会种,留在手中都觉得是个愁。

而我的孩子将来很可能不回农村居住,地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陌生的物件,从小读书的他们什么农活都不会做,有可能这些年轻人将来退休后都不回农村,我们的土地没有人传承,还不如能换钱时赶紧换了钱好。

估计我的想法也是全村村民的想法,因为村里现在几乎没有结了婚定居在村里的年轻人,有的只是四十岁以上步入老年的人和老年人,以及没结婚的年轻人和十几岁的孩子。我们村幼儿园大小中班总共有十几个孩子,这十几个孩子中还有三分之一是来打工的外地人孩子,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在城市居住,孩子从小接受城市生活,城市教育。

农三代越来越少,很可能将来没有农四代,农村这些四十多岁的人也不太会种地,会种地的农民都老了,用不了十年,农村会出现更多荒地,所以如果现在有人说每亩地给十万退出,估计老百姓能够特别高兴。



看农村说农事


我愿意。娃们不要地是肯定的,我虽然马上六十岁的老年人,但我很愿意,甚至渴望。我有山区农村的山坡地和不到两亩缓平地共计十五六亩(我原来是个大家庭),可得一百五六十万元。我把它均分为三等份存入银行,依次按三年定期,也就是我每年有五十多万元的三年定期存款利息收入,另外加上我的其它收入,养活一家人,不算吃劲。可我的现状是,那些地,遇上风调雨顺,还能保本,最多也就解决了吃粮和蔬菜问题,用钱还得从其它方面挣。遇上干旱或者雨涝,包括吃粮还得从其它收入里面去开支,还多余辛苦一年。更何况如果有机遇和条件,我还不用去存款,而是用它来干点儿事业,那收入就更不可估量,并且还不用那么辛苦。。真能每亩十万何乐而不为?尽管土地在增值,也不可能不要工业产品而纯粹依靠农业产品去推进社会发展。因为,金木水火土,人类社会缺一不可。


五色五味五脏五行


我是农村长大的大学生小伊,我家里有将近二十亩地,这两年我爸妈在郑州和我们一起住,我爸爸在附近找了个简单的工作,如果十万每亩,永久性卖出去,我爸妈肯定不同意,但我们年轻人肯定是愿意。

  • 一、父母的想法

在老一辈儿的心里,土地就是他们的命,他们在那片土地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让他们卖掉土地,恐怕就是要他们的命。

我们兄弟俩在郑州定居,爸妈前两年来带孙子,也就没有再种地,让邻居种我家的土地。有几次开玩笑说要不把我家的地买了吧?我的老父亲当场勃然大怒“那是祖上的家业,你们是败家子吗?竟然要卖地。”后来自然是不敢再提。

  • 二、种地的收入

我们家在河南,我们的田地都是平原,所以种地没那么麻烦。现在一年两季,冬季种小麦是机器播种,夏天收小麦也是收割机,秋季种花生用拖拉机直接刨出来,玉米现在也有收割机,所以比较方便。

但是种地期间的农药和灌溉还是靠人工,需要劳动力长期在家守着,但每家也就一二十亩地,一年最好的收成也就一亩地一万左右(种大蒜这样的卖钱的植物),种小麦和花生玉米一年每亩地也就三四千块钱。我把经常说:现在种地除掉花费,辛辛苦苦一年也就挣了一个秋收的钱。这几年粮食价格越来越便宜,加上自然灾害的不确定性,利润也越来越低。两个劳动力在农村种地一年不如一个人出去打工挣的多。

  • 三、国家政策的变化

前两年国家向农业倾斜,对农民有补贴,但是近两年对农民的很多补贴都取消了,我们那边的粮食补贴今年也取消了。

地方政策提倡劳动力外出务工,创办工厂,生产富有特色的产品,鼓励人们居住政府建设的新东村房屋,让人们集中居住,提倡把零散的土地整合成一大块。这些政策都表明农村向着合成大块土地,然后实行全面机械化的趋势。

把土地合成大方之后,小麦收割机可以多台车辆并进,打药可以用飞机等现代化机械,灌溉可以埋设统一的管道,公司化经营管理土地生产,大大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我个人认为:像大面积的平原田地,农民永久性退出土地,实行公司化管理和经营,农民进厂成为工人,比现在这种种地不挣钱,荒地不种又不舍得的现象要好(我老家农村耕田荒着不种也要罚钱)。一次性十万元一亩的价格也很合理,只是老人心中对于土地的执念难以放下。

以上是农村土生土长的伊人间关于“十万元一亩地,让农民永久放弃土地”的回答,喜欢的话,点赞关注一下作者吧,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留言!


伊人间


农民永久退出土地,领取补偿10万元/亩,你愿意吗?

农村土地永久退出,以此获得经济补偿,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却也是很常见的。但是,补偿10万元/亩,大家是否会接受,这个很难一概而论,要知道土地的各项特征不同,背后的经济价值不同。偏远的农村地区,相信很多人口是心非说不愿意,原因主要是失去了土地,未来怎么生活,但是真正遇到这样的情况,大部分人都会同意。但如果土地位于发达地区,比如城市郊区,那这个补偿标准,就达不到很多人的期望了。


在几年之前,村里就有风声,会有大老板过来投资建旅游度假村。附近几个村的土地都要被征收,原本户口迁出的纷纷往回迁,都希望可以获得一份补偿,虽然也不知道到底能够补偿多少。邻村下手很快,基本上敲定了土地出让细节,本村则考虑以租赁方式合作,各个村子都铆足了劲。当然,最后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度假村投资项目没有落地,土地征迁也就泡汤了。当时也打听过,就算谈成了,补偿标准也达不到10万/亩。
但是,指尖的一个姑父家却成功了,他们村子低下有矿产。前后两次征迁,现在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征迁补偿,就是坟墓土地。他们村的补偿标准很快,人均大概在50万左右,生生把一个穷山沟拉进了金窝窝。很多人都在乡镇、县城买了房,改变还是很大的。所以说,如果让我来选,或许我会同意永久退出,毕竟大家现在都不以土地收益为生,能够一次性获得补偿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如果说的是宅基地,那肯定不会同意的。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指尖三农


问:农民永久退出土地,领取补偿10万/亩,你同意吗?

阿坤会判断自己的土地价值,值不值得每亩10万元。

我是阿坤专注三农,点击关注更精彩。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劳动力留在了城市,部分农村甚至出现荒村的现象,大量的土地被闲置,为了避免土地浪费,许多想在农村“大有作为”的商人,想以一定的价格来收购或者租赁,像每亩地10万元的价格并不少见,大部分人应该都会立马同意,但阿坤觉得,十万元每亩地是不少,但阿坤还真不一定卖,阿坤分析一番个人观点,您看看是否有道理。



一,先看土地流转是否合法

根据最新的土地承包法和物权法,规定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且用于农业经营的情况下,是允许土地流转的,有一点需要说明,这里流转的土地,是村民自己富有经营权的土地,流转的是土地经营权,而不是土地的所有权,而属于集体经济的所有土地,不允许转让或者出租给非农业建设。

所在在决定是否转让之前,要确定别人使用土地的用途,若拿你的粮食地盖房子,没有相关部门的批准,是不允许流转的,违法的事别说是十万一亩,就是一百万一亩咱也不能干。



二,再判断土地潜在价值是否超过十万一亩

土地和土地是不一样的,比如距离县城特别近的土地,和十分偏僻山旮旯的土地,县城边的土地潜在价格指定高于山区普通土地,要不然别人也不会十万元一亩收购。

若土地所在位置交通便利物流发达,自己完全可以种植特色蔬菜什么的,潜在价值特别大,搞绿色大棚之类的,一年挣个三四万不成问题,这样的价值,阿坤十万元一亩是不卖的,万一遇到土地租赁或者拆迁之类的,那价值比这也要高多了,那阿坤也是不卖的。



总之,作为一个农民子弟,阿坤指定是不愿意退出土地的,毕竟再怎么着,这是自己最后的保障,与其十万一亩卖断,阿坤宁愿一年一亩一千,即使是土地流转合法,也要看自己的土地潜在价值多少,再去决定卖不卖,毕竟土地对我们农民是大事情,您说是不是?

以上是阿坤对于“农民永久退出土地,领取补偿10万/亩,你同意吗?”问题的分析!欢迎大家点击关注持续获取更多三农趣味知识。

阿坤乡野说


“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能分到几亩地,上一辈人扛过枪,吃过小米粥、红薯饭,最终成功了,做了土地的主人!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靠土地解决了温饱问题,2020年将全面迈向小康。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衣食住行都能用金钱换到,不少人在城里买了房,在农村的也大部分盖上了两三层的小楼房。那么,农民永久退出土地,领取补偿10万元/亩,你愿意吗?



首先,永久退出土地一次性补偿金暂时没有10万元/亩,一般是3-5万元/亩,如在四川龙门村永久退出土地是按年补偿,补偿30年,共3万元/亩,在淮安金湖县永久退出土地补偿标准为2.7万元/亩,但是也有一些经济发达的地方补贴更高。注意:永久退出土地是指这块土地与你再无任何关系。



第二,永久退出土地是自愿的,且有固定的收入及居住地。对于长期生活、工作在城市里的人而言,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再回来种地,土地闲置还不如选择有偿退出,家有几亩地也能拿到十几万或几十万的经济补偿。据淮安金湖县试点调查看,在将基本农田、宅基地、自留地均有偿退出的背景下,竟然有40%的人愿意推出。



第三,很多农民进城是为了生活打拼,迟早要回来“养老”,土地就是他们的根,是不会永久退出的!随着农村的发展,种几亩地也就够生活,难赚钱供孩子上学,享受不了好一点的生活,很多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使得土地不得不流转,拿点租金,但他们还是要回到农村,自己的土地不愿退出。

最后,土地可能会增值,但却不会增多,一旦选择有偿退出,这是一个不可逆的选择!失去了土地,便再也回不去家乡了,选择需谨慎!

云众地服务宗旨: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云众地


你虽然很穷,但是想的太美,别的地方不说了,江苏农村拆迁 别墅一栋加院子加偏房 加你宅基地 屋前屋后加起来 补贴你10万出头,这钱连盖房子都不够。然后安置的房子要花30万左右去买!至于耕地 以后不会花一分钱就从你手里收走。等着看吧



风与风林


有人在网上提问说,农民永久退出土地每亩可以补偿10万元,如果是这样的话,你愿意退出土地吗?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种可能性是几乎不可能的。当然我们假设这种可能成立的话,我相信绝大多数农民都愿意退出。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现在大部分农村的实际情况是存在大量的土地抛荒状态,无人耕种。很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已经外出打工,家里只有老人和孩子以及部分妇女。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本身体力精力方面跟不上,无法从事大规模的农业耕作活动,只能是尽自己能力所及,耕作一小部分土地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现在有接近3亿的农民工。这里面有将近一半的人是1980年代以后出生的农民。换句话说,大量的青壮年都已经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即使有一部分年轻人仍然留在农村,他们也是在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居多,比如说在农村做生意或者做加工生产贸易,又或者掌握了一些专业技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其实非常少,这也导致了农村的土地没有人耕种。


就像我们村子里面虽然处于大山里,本身耕地资源不多,但现在种地的人更少。除了过年过节,农村里面基本看不到什么人影,家家户户都是铁将军把门,甚至有一些家庭周围都长满了野草,无人清理,因为他们举家外出打工。而且不管从短期来看还是从长期来看这些青壮年农民工,他们现在不在家里种地,以后在家种地的可能性也不大。哪怕是老了,等到上了年纪无法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情况下,不能在城市找到工作,回到农村也不可能有精力在进行大规模农业种植了。

所以不管从长期来看,还是从短期来看,如果农村的耕地能够有偿退出,并且以10万元每亩的价格退出的话,大多数人都会退出的。可能山区农民家庭的耕地比较少,但也有个两三亩地,而平原地区的农民耕地资源更多,一家几十亩上百亩甚至更多。可想而知,如果按每亩10万元来计算的话,一家最少可以收入20、3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农民辛辛苦苦打工一年也才挣几万块钱,要想挣到100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难度非常大的一个困难。所以如果土地退出的价格这么高的话,绝大多数人都愿意退出。


但实际上,确实有一部分地区农村现在正在开展土地有偿永久退出的试点工作,但是这种退出是建立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并且他们要有稳定的非农收入来源,否则的话是不允许退出土地的。同时土地永久推出的补偿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和收入状况来确定,但是不可能达到一亩10万元的价格。

所以总的来说,对于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开展土地永久退出试点是一个很不错的措施,确实可以将一些无人耕种的土地流转出来,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但是一亩土地推出10万元这个价格,我个人认为是不大可能的。对此你怎么看的?您觉得有没有这个可能,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和想法。


止茶


农民,这一庞大的社会基础群体,土地是他们赖依生存的命根子,千里万里跋涉农家小院才是他们的家,一步一回头故乡村落是他们永远走不出的乡愁。

土地如果没了,农民的身份也就永久消失了。在城乡结合部的年轻人尚可打工糊口,五十岁以上老年人,在以后二三十年的余生里区区十万元能维持几年?吃喝拉撒,水电物业,健康医疗,人情往来,正常的六口之家每个月的开销不会低于四千元,请换位思考,有的人行,农民可真的不行!

土地也不是一流转就高产丰收,根据现行流转的实践情况来看,大面积流转的土地第一年每亩产量最低也要减产10%到15%。今后,可以预言,单产决不会超过农户精耕细作的产量。

另外,第一代外出的农I民工由于年龄体力的原因,正在向回家的路上迈进。只要有人给他们安排I工作,有稳当的固定收入,他们其实并不愿意种地。没有办法,形势所迫!只是不得己把正业当成了副业。中国农业缺的是行家里手,但并不少专家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