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说一道儿时的菜,证明小时候家里穷,你会说什么?

烟台Pang子


小时候,爸爸妈妈出去打工,留我在爷爷奶奶家里,因为当时还有堂哥和堂姐一起吃饭,小孩子非常多,回忆中,爷爷总是会每次赶集都会买回来一大袋子的土豆给我们做菜吃。

每天早晨奶奶就会七点多钟把我们喊起来,让我们吃饭,坐在桌子前,虽然看到还是经常吃得炒土豆,我们还是会乐此不疲地去吃。

因为爷爷和奶奶总是变着花样去炒,有时候是土豆条有时候是土豆块。每个星期也会改善一下伙食,就是会在土豆中加入鸡肉,这对小时候的我们几个兄弟姐妹来说吃到这样一道又有土豆又有肉的菜是一件再幸福不过的事情啦!

那今天我就像和大家一起来回忆儿时的味道就是鸡腿炒土豆。一方面这道菜的食材非常容易找到,另一方面,这道菜非常的上手。

首先要把买好的四只鸡腿(具体情况而定)切好,和冷水、姜片、黄酒一起下锅慢慢等水煮开,接着用清水把表面上的血丝洗干净。

第二步就是把土豆切成块。

第三步把冰糖和凉油一起放在锅内翻炒,直至成糖浆状。

接着把鸡肉放到锅中进行翻炒,让鸡块上色,接着放入调味品比如八角、桂皮、葱姜等调味品。

接着放入土豆,也将土豆进行翻炒,容易上色,也让土豆更容易入味。这时候可能香气已经满屋了。

这时放入适量清水以及适量的调味品,把锅盖盖上,将大火关至小火,慢慢地炖上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了。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讲究的人,可以在盛出来的菜上再放一些香菜。

这样一道有小时候味道的菜肴就做好了!






舒航


记得上小学放学回来在家里吃晚饭,一碗米饭快吃完时,竟发现碗底还有个鸡蛋,是一整个用猪油煎好的香喷喷的荷包蛋,抬头看看桌子上的全部是素菜,看到旁边家里老少九个围着大桌子吃饭的父母、哥姐们碗里也没有,我不明白为什么就我碗里有,不敢吃,坐在边上的母亲用眼神示意我别声张快吃。吃完才知道,这天是我的生日,估计是怕弟和大我三岁的二哥也会要,拿不出,母亲才会用这种办法让一大家中某一个家庭成员在不露声色中感到这天对他来说是个不一样的日子。

一个荷包蛋,这是儿时的一道菜,40多年后还清晰记得。比起现在孩子生日宴会,礼物,蛋糕🍰,甚至生日party!唉,一辈子难忘,最好的一道菜。


依食


能吃到菜的,还不算穷。

小时候在兵工厂长大,父母双职工,但是爸爸经常把钱寄给他哥哥,救济他们一家。所以生活一直不富裕。

好在工厂里的煤炭、电炉、锅炉房什么的近水楼台用起来很方便。一次到工厂妈妈的车间去玩,正赶上吃中午饭。发现妈妈的午饭很简单,没有菜,就是铝饭盒里放上大米和水,再倒点豆油、盐,放入锅炉上一蒸。但是吃起来,好香啊!


动向1


小时候啊,我91年的,家在农村,爸爸妈妈也没啥文化,平时都在家务农,吃肉啥的逢年过节吃一次,家里边养的鸡鸭猪全是用来卖钱凑学费以及留作其他开销,记忆中吃的好吃的应该就是包子吧,每年只有端午节妈妈才会包点腊肉包,味道是真的美!

但是腊肉包也只是一年吃一两次,平时觉得吃的好吃的应该是“酱油拌饭”吧

现在想想以前家里怎么会那样呢?妈妈说的最多的就是没买盐的钱了



趣学教资


我是80年的,那个年代真的很穷,小时候的记忆里那有什么美食。我记得每年秋天的时候,妈妈就会腌一大缸咸菜,我们这里叫“啦疙瘩”,吃饭的时候烧一大锅玉米糊糊,我不愿喝的时候,妈妈就把“啦疙瘩”切成末撒在玉米糊糊上,我就吸溜吸溜的喝进去了。那一大缸咸菜就是我们一家一年的主菜,尤其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小厨爱美食


我必须严肃认真地来回答这个问题。

作为75年生人,我有资格装逼。

关于儿时的菜,在湖南这边,真有几道硬菜。

在我记忆中,“瓜”字出现的最多,没有之一。

南瓜,冬瓜,苦瓜,丝瓜,黄瓜,北瓜……靠!就是没有西瓜。

我一年到头就在“瓜”中过日子,最牛逼的菜,你可能想象不到。

米汤!

是的!就是米汤!

那个时候的厨房可没有现在这么多佐料,油盐酱油,满足了吧。

一碗米汤,老娘放入辣椒粉,一丁点猪油,一勺子酱油,一点盐,搞出来,通红透亮。老娘告诉我,这是人参汤,吃了长高。

现在,我一米七,高不奢望了,但身体霸气,得益于最初。

所以,米汤是我的最爱。[抠鼻]


一不小心混成神


90后一枚,小时候家里穷,爸爸经常划着竹筏去江里捞鱼,大的鱼用来打汤,小一点的妈妈就把它晒干了做成咸鱼,没菜吃的时候就每人一条小咸鱼解决一餐饭。只要下雨,我和妹妹就经常去山上捡地皮菜,喜欢洗干净炒着吃,入口软软的,脆脆的,别提有多好吃。初中的时候,因为要带一周的菜去,总是榨菜、霉豆腐、炸花生米,这几样轮着来,别提吃的有多香,就怕同学惦记。







拥抱彩虹的太阳雨


家在甘肃兰州的一个小地方!小时候冬天吃的菜,就是酸菜和土豆,天天都是面食!我们那里一个月吃不了一次米饭!以面食为主!最难忘的一个菜,就是一种野菜,我们那里叫曲曲菜,味道有点苦!凉拌吃!直到今天也一直很想吃,这种菜有季节性,刚出来就挖回来吃,长几天就更苦!




北漂阿狄


我姥姥村里,有个亲戚我叫大姥爷,以前吃的菜是炒蛆。没错,就是苍蝇的幼虫,公厕最常见的趴在粑粑上的虫子。不过他们吃的蛆不是厕所里的,是腌咸菜的缸里的,那时候穷的连咸菜都舍不得多吃。

再一个,不知道谁见过彻底腐败了的馒头,掰开的时候会像藕一样拉丝,也是大姥爷他们家常吃的东西。

大姥爷去年过世了,享年101岁


小楼楼wan


很多人以为,九零后没吃过苦,其实不然,九零后小时候也是挺苦的,尤其是九零后农村人,而我就是九零后其中一个农村人,我告诉你,其实我们那个时候的农村,你以为只是平时很难吃上一顿肉,其实青菜也难。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青菜?农村人家里不是都种了一大把吗?怎么可能青菜都吃不上?会这么问的,一定不知道,过菜荒(老家是这么说的),就是没有应季的青菜,即使每天都去淋菜,种菜,还是没有青菜吃,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呢?天天不是蒸鸡蛋,就是吃萝卜干,咸菜这些。而小孩子嘛,嘴比较挑,吃多了这些菜有时候吃不下去,换个口味,比如吃个酱油捞饭,腐乳拌饭,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米饭,浇上酱油,或者腐乳,搅拌均匀,什么菜都不用,我能吃两碗!!!

当然这也应该不能算菜,但是记忆中最深的就是这个了。还有,有时候放假去河边或者小溪边搞野,抓到一些小鱼小虾啥的,用酒槽一煮,或者咸菜味(腌咸菜的水)一煮,那味道也是一绝。只是自从初中以后搬来城里,就再也没吃过这些东西了[捂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