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清明前後吃它,能掃淨體內惡寒,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清明時節,陽光普照,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個時候正式出門踏青的好時段,野餐出遊,看到花花草草心情好,但有一樣東西,你肯定不知道,全身上下都是寶,清明前後吃它,一年四季不生病

清明前後吃它,能掃淨體內惡寒,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艾草在清明節前後是一年之中最好的,也是最香嫩的,在田頭水邊一叢叢綠油油的艾草,清香撲鼻,色澤嫩綠,摘下嫩葉,可以做艾飯、艾葉粑粑、艾姜煮蛋、艾葉水洗頭洗澡、燻熱殺菌、驅寒暖身等等,是一種功能強大又美味的植物,客家人常說“清明前後吃艾包,一年四季不生病”

清明前後吃它,能掃淨體內惡寒,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都說艾葉是寶,那到底有哪些功效?

藥用價值:艾草可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止咳、安胎、抗過敏等效果,經醫學研究證明,艾葉還可以抗菌及抗病毒作用,也是中醫總常用的藥材之一,小編還記得,家裡小孩起疹子,或者溼熱,家裡大人就會用艾葉煮水洗澡緩解;

食用價值:“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艾葉粑粑”等用艾草為原材料的食材,可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民間古法:每逢清明端午之際,人們將艾草置於家中以“避邪”的習俗,歷史悠久,乾枯後用於煮水燻蒸小兒止癢去痱子,產婦可用艾草煮水洗澡或燻蒸,發汗排惡露,艾草獨有的特殊香味還具有驅蚊蟲的功效;

清明前後吃它,能掃淨體內惡寒,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尤其是現代人多為寒溼體質,脾胃不好,整個人精神不佳,女孩子多半月經不調,畏寒怕冷,艾草可以做到驅寒暖身,對調節女生月經不調有效果;

做法一:艾葉水泡腳,補腎驅寒有奇效

取艾葉50~100克,清水煮開,再倒入木盆中,泡腳最好是用木盆;

清明前後吃它,能掃淨體內惡寒,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溫馨提示:水溫在40℃左右後,開始泡腳,水量至少要能浸沒整個腳背,最好到腳踝以上、膝蓋以下,泡腳時間以半小時左右為宜,微微出汗是最好的,再適當補充點水分即可;

工作一天,繃緊了的神經,勞累了的腎臟,都可以在泡腳的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鬆和充分調節,泡完後,還可適當地做幾分鐘足底按摩,泡腳+艾葉水,雙重搭配是緩解體內有寒溼最好的方式;

做法二:艾葉水洗頭,止癢去屑防脫髮

艾草加水煮開,越濃越好,用艾草水把整個頭皮潤溼,然後用毛巾把頭髮包裹起來,讓艾草水在頭皮上保留10分鐘,用洗髮水或者溫水沖洗乾淨,最好是用指腹輕輕按摩,效果更佳;

清明前後吃它,能掃淨體內惡寒,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艾草理氣血溫經脈、祛寒溼、止痛抗菌消炎、促循環補氣,其中“抗菌、消炎”的功效,所以止癢去屑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重點的關鍵是還不傷髮質及頭皮!

如果頭油,頭皮屑患者,初期用艾草水洗頭3次左右,等到頭不油、頭不癢、屑不見時,每週可以洗1-2次,這樣對整個頭皮及頭髮的保養非常好;

做法三:艾草煎雞蛋,時令家常菜

挑選嫩艾葉,清洗乾淨,焯一下水,去掉苦味,熟透後撈起晾涼剁碎,打入雞蛋,加入鹽和少量蠔油一起攪拌均勻,慢火煎熟即可,如果怕麻煩的朋友,就跟韭菜煎蛋一樣的做法;

清明前後吃它,能掃淨體內惡寒,可惜知道的人不多

清明將至,對於這種全身都是寶的艾草,你還會錯過嗎?趕緊跟著小編扛鋤頭去挖艾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