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逯家岭

​过去从央视看过山东莱芜茶业口逯家岭的有关报到。今日亲眼目睹还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如果从博山到茶叶口这段路路陡弯急的话,那么从茶叶口驱车大约八九公里路程的坡度、弯度更大。

当汽车爬到“一览众山小”的时候,道分两岔。一条是“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另一条就是逯家岭。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齐长城遗址风门道关

到达逯家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山峰的极顶(海拔820米)是一排排用清一色石板切成的房子。汽车停在一块有限的带有逯家岭及道路硬化纪念碑的停车场。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逯家岭道路硬化纪念

举目远眺,山峦叠翠、烟雾缭绕,逯家岭地势险峻。应当说通路是最艰难的事情。据称分别于1970年,2005年和2017年进行了投资。当然最有效果的还是2017年的投资修路。起码让外界的人很容易地驱车进入到逯家岭观光。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进出逯家岭的道路

在漫步逯家岭后,最大的记忆莫过于原始印记。让人流连忘返:

一、清一色的石板房

石板房是逯家岭的最大特点。后来返回的路上,通过比对卧云铺、茶叶口,随着居住点在海拔高度的不同,石板房的比例不一样。当然,逯家岭的石板房的比例几乎100%。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狭长的石板房胡同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胡同长一般有一二米宽

石板房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拴马的蹶子

石板,尽管就地取材,但能做成尺寸基本一致的一块一块的,确实也不容易。石板房规模比较大的就算村中央的一处逯家大院了。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著名的逯家大院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逯家大院为何两盘磨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逯家大院的南厢房门可能是最早的

二、烧柴做饭

在整个村子里,饮食用的能源主要是山上的树枝。在还居住的家庭大院中,几乎门前都堆着一堆堆柴火。整齐有序,说明正在使用。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整齐有序的柴火堆

在柴火堆的旁边往往还种植着西红柿、韭菜、茄子等家用蔬菜。有时候在想:在乱石成堆的山巅之上,竟然有如山下一样肥沃的耕地。在每块底盘不大的用树枝圈起来的“一亩三分地”上,种植着应有尽有蔬菜。小时候,常有邻居比菜多、比菜美的景象。谁种植的蔬菜多、蔬菜美,说明谁家勤劳聪明。

为证实取柴烧火的真实性,我们特地到了一家老百姓家。他们正烧水饺。主人迎接来自山下城里工作的两个女儿。女儿一看气质不一般。我还开玩笑说,这个地方是一个画家写生的好地方。她说:我就是画家。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主人女儿送客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站在悬崖院落看到另一处峭壁的住家

三、戏曲和文革烙印

在进入村落,如果逯家有人居住,一定会从房子里飘出一声声戏曲来。没猜错的话可能就是流行久远的地方戏曲莱芜梆子。

这种地方戏曲,作者因老家就是莱芜人,小时候听得比较多。后来还想到老家索要。但基本不再听这些戏曲了。今天在逯家岭听到这些莱芜梆子,还是比较亲切的。也说明逯家岭文化生活的单调和贫瘠。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时代的烙印仍清晰可见

对此,从部落依稀还看得清的文革语录也能证实。

逯家岭的几个原始记忆

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四、碾和磨

碾子和石磨是这个村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每当趴在低矮的墙壁上向庭院里张望,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盘石磨。当然,在永远的记忆中,碾子和石磨是做煎饼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工具。

碾子看起来停止使用还不算久远。拾起木棍逆时针转起来,童年的记忆还能清晰可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