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吴忠市抢抓春耕生产时机保供应纪实

吴忠网记者 杨娜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如今正是全面应对疫情的关键阶段,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期。我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田间地头,温室大棚,播种着希望。

田间地头干劲足

春耕生产不误农时

2月27日,红寺堡区大河乡龙源村枸杞种植基地,天蓝云白,枸杞树吐着嫩芽。李晓和几位村民像往年一样忙着为枸杞树剪枝。

“农时耽误不得。耽误了剪枝,产量和价格都会受影响。”李晓说,自己种了5亩枸杞,这两天在村干部动员下抓紧备耕,忙碌在田间地头。

在红寺堡区柳泉乡红塔村,村民们正趁着大好春光抢农时、忙春耕,平田整地、拉粪运肥的身影随处可见,处处呈现抢抓春耕备耕的农忙景象。

红寺堡区柳泉乡乡长郑慧玲说,该乡坚持在谋划上做早、政策上做优、服务上做好,引导群众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部署春耕各项保障工作,不仅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为有效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做到早播快播,红寺堡区组织党员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做好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截至目前,红寺堡区已完成6万亩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储备种子101吨,组织调运到位各类化肥5100吨,农药4吨,农膜400吨,各类农机具正在抓紧检修中,春耕备耕工作正有条不紊展开。

2月26日,阳光温暖,同心大地春意渐浓。在同心县王团镇吊堡子村,几台农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在村干部的指导下,村民们保持距离、分散劳作,勾勒出一幅催人奋进的春耕备耕图。

“今天天气美得很,要抓紧时间把土地平整好,继续把枸杞和青贮玉米搞好,这刚摘掉的贫困帽子,可不能又戴回去。” 54岁的村民李万成,虽然口罩遮住了他的笑容,但仍挡不住他眼中透出的淳朴希望。他说:“这些天,村干部、农技员都给咱宣传了,让咱们戴好口罩,不要扎堆务农。”

连日来,同心县按照疫情防控管控要求,有序组织县乡农技、农机、种子、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以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等为重点,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技术服务到田到户率。督促指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做好农机具保养、调试和检修,8600台农机具已完成维修保养,随时进行春耕生产。

疫情期间,我市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早谋划、早动手,印发了《关于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备耕、稳定农业生产的紧急通知》,及时协调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好农资储备调运、农机具维修养护等备耕工作,备足小麦、水稻、玉米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春播物资。今年,全市计划种植春小麦12.7万亩,根据气象条件分析,春播期间,吴忠市气候、降水量及土壤墒情均好于往年。

“线上+线下”指导

农技服务精准到户

2月27日上午,在利通区板桥乡任桥村的葡萄种植大棚,一派繁忙的景象,种植户们忙着犁地松土,修剪葡萄苗、消毒、蘸泥浸根、定植……大棚里处处都有新翻泥土的气息。“马技术员,按照你说的相关注意事项,我已经把葡萄苗定植准备工作做好了,大棚里正定植着呢……”村民正在通过微信向乡农经站工作人员马自强询问葡萄种植养护方法。

“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我们通过电话、微信群鼓励村民积极按照计划春耕,确保不聚集、不扎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我们还积极联系农技干部一边深入大棚开展流动培训服务,一边通过微信工作群开展网上培训,及时解决村民在春耕备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任桥村党支部书记康占祥说,今年,该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积极流转土地,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主动争取自治区扶持资金170万元,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产业,计划种植葡萄、西红柿、西瓜等经济作物近60亩。

连日来,利通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农技人员分区域、分领域,包乡抓片,灵活开展春耕农技服务工作,指导群众在科学防控疫情的前提下,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和稳定农业生产工作。同时,该区还建立了利通区蔬菜销售对接微信群,组织辖区内商超、农贸市场等经营企业与本地农业生产主体“入群”,共享供需信息,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帮助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大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我们提前做好了农机检修,备足生产需要的种子、肥料、地膜等农资用品,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利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李贵锋表示,目前,该区各农资公司已储备春小麦种30万公斤、水稻种300万公斤、玉米种17万公斤,储备尿素7650吨、磷酸二氨5900吨、复合肥3600吨。6家农机作业公司、17家农机合作社可投入春播生产的各类农机具保有量达到1.4万余台,目前已完成春播前整地15万亩以上。

春耕生产期间,全市有109家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作业公司、农机大户投入生产,4.6万台大马力拖拉机、激光平地机、残膜回收机、匀播一体机等各类农机具大显身手。农业技术人员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深入田间地头和生产一线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并通过中国农技推广APP、农技服务110、微信视频等信息化手段为农户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线上技术指导与咨询服务。

农业结构调整

土地成为“聚宝盆”

2月28日,在青铜峡市小坝镇先锋村一组,一台台挖机、平田机、小型拖拉机和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正在平整即将要搭建设施温棚的地面,给准备种的葡萄苗划线……勤劳的人们正忙着绘制今年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美丽画卷”。

“今年,我们根据产业布局,争取壮大村集体资金1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彩钢蔬菜大棚10栋,种植大青葡萄、玫瑰香、户太等品种鲜食葡萄,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打葡萄‘错季销售牌’。”先锋村党支部书记吕光清说,先锋村今年又流转了土地200亩包租给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和葡萄种植大户,以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为重点,淘汰老品种,更新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切实提高先锋葡萄品质和增收效益。同时,还可带动17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行人均年收入增加6000元。

好景看春耕,春播定全年。今年,青铜峡市按照优化种植布局、坚持市场导向、科学配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通过结构调整,将种植小麦3.2万亩、水稻11.4万亩、制种玉米8万亩、籽粒玉米10.38万亩、青贮玉米14.22万亩。目前,正紧锣密鼓开展春耕备耕工作,为2020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疫情期间,我们既要防疫,又不能误了生产,村上都宣传过了,我们干活全程都戴着口罩,干活也是分散进行,在防护好自己的同时,也把农业生产抓好。”2月28日下午,利通区东塔寺乡二道桥村村民马志云、王全海正忙着驾驶着播种机来回播种。

连日来,该乡正在积极开展1900亩水稻的打秣保墒工作和各项准备工作,为打好全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奠定坚实基础。

利通区东塔寺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波在白寺滩村的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生产。他说,近期,白寺滩村正在积极开展1600亩土地流转工作,明确每亩土地流转费为800元,将由富农农牧有限公司种植玉米和优质苜蓿,这是该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分支。

“今年,我们将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要求,以调减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稳定总产的思路,发展基础较好的设施蔬菜、露地蔬菜、葡萄产业、优质果品、青贮饲草5大板块产业。”利通区东塔寺乡乡长郝学忠说,该乡将在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和综合效益上下功夫,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农业生产,一头连着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一头连着广大农民的致富梦。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期,抢抓农时至关重要,我们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为利通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春播生产提供了保障。围绕‘一稳二减五优四化’紧抓春耕备耕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利通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卢耀伏说,今年,利通区计划落实优质粮食种植面积26.84万亩;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6.16万亩。奶牛存栏达到17万头;肉牛存栏达到9万头。新建三千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个,新建肉牛规模养殖场5个。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达100%,关键技术应用率达9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