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文化習俗】拜年習俗

傳說遠古有一個怪獸頭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稱它為“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裡。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才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於是拜年之風便流傳開來。


一、古代拜年習俗

古時,倘若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僕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一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明代則以投謁代替拜年,這些都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

自明清開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次序互拜。拜年時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隨後是拜友人鄰里等,直至十六日。

在古代從正月初一至初五,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所以拜年的時限可以延長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由於各種原因沒來得及拜年而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

【文化習俗】拜年習俗

二、拜年的三種情形

1、拜年:晚輩向長輩叩歲。

2、賀年:平輩間相互道賀。

3、團拜: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

三、現代主流的拜年方式

1、登門拜年:最傳統,誠意最高但麻煩。

2、短信拜年:最主流,內容重複無新意。

3、微信拜年:最快捷,有聲有色有紅包。

4、視頻拜年:最新潮,有聲有貌逼格高。

其它的拜年方式還有很多,如:電話拜年、紅包拜年、賀卡拜年,寫信拜年、郵件拜年、電報拜年、微博拜年、鮮花快遞拜年、立體真人拜年等。

四、拜年的對象

1、拜長輩。初一先拜本家。初一早晨先給本宗長輩拜年,然後長輩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2、走親戚。初二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可以逗留吃飯、玩耍。

3、禮節性的拜訪。如給同事、朋友拜年。這種情況一般不宜久坐,寒喧兩句客套話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應擇日回拜。

4、感謝性的拜訪。凡是一年來對自家有大幫助的,也要買些禮物送去表示謝意。

5、串門式的拜訪。對左鄰右舍的街坊見面彼此抱拳說:恭禧發財,在屋裡坐一會兒即可,無需過多禮節。

【文化習俗】拜年習俗

五、登門拜年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1、時間

選擇合適的時間,乃拜年的第一要素。拜年前要先預約,不要因主人也出門拜年而跑空趟,同時也給主人一個提前準備的時間。

拜年一般選擇上午,但不要太早。人們一般在春節這天起得較晚,若過早登門拜年,往往讓主人措手不及。但拜年也不能太遲,不要等開飯時間再到,應該留有寒暄聊天的時間。

如果有飯局,可適當在飯局前1個小時左右到,飯局結束後1個小時告辭;時間沒有固定限制,可根據與拜年對象的關係來選擇。如果沒飯局,最佳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間。下午以三時至五時之間為宜。沒有飯局的拜年,交談時間一般控制在半小時到一小時為宜。

2、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平輩間則拱手致語就行了。拜完親戚,接著就是禮節性的給朋友拜年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忘記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到友人鄰里家拜年,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

3、禮品

禮物要得體,既不宜太昂貴豪華,又應能拿得出手。

給年邁者或患病者拜年,所送的禮品應該有益於對方身體健康,以免造成浪費甚至引起誤解;如果主人家裡有小朋友也可適當選擇孩子們喜歡的禮品;菸酒類要根據對象來確定,如果對方不吸菸不喝酒就不要送。

如果對拜年對象很瞭解,可選擇對方喜歡的禮品,也算投其所好;如不太瞭解可選擇鮮花、水果、食品等也不會出錯。

4、著裝

拜年期間要穿著得體,不要穿得過於隨便,更不要穿得過於暴漏張揚,畢竟大多數長輩還是喜歡中規中矩的服飾。衣著推薦以暖色為主,紅色更佳,可渲染喜慶。如果顏色較深或是壓抑,可搭配些亮色的圍巾來襯托,突出節日的喜慶。

5、稱呼

要講究稱呼的規範化。到別人家拜年,要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事先有所瞭解。以免出現尷尬的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

6、禮儀

進門後對親朋好友家人逐一打招呼;禮貌地送上禮品;以客廳為主要活動場所;未經主人允許,不要主動進到各個房間參觀;以主人家的生活習慣為主,不要像在自己家一樣隨意;與主人之間的聊天內容多以問候、寒暄,增進彼此感情為主;注意坐姿端正、言談舉止要禮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並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後自己取少量受用。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讚美幾句。在主人家不宜大聲喧鬧,以免影響鄰舍。 拜年結束時要表示謝意,邀請人家回訪。

7、聊天

新年裡多說讚美的話,讚美老人的氣色、健康,多給老人講話的機會;對中青年要多讚美事業、健康、家庭關係;對孩子要多讚美聰慧、學業、禮貌懂事。要多說好話、讚美的話、多談別人快樂的事情、少發抱怨牢騷。交談時不能自己滔滔不絕,開玩笑調侃要掌握好尺度。不要說不吉利的話,特別是有些家裡的老人,對這些是非常忌諱的 。如果對主人的家人不是太熟,也不要忽略,要主動問候打招呼。

8、手勢

傳統的拜年手勢男女有別,男子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女子則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壓手。

9、舉止

到主人家做客,要謙虛、恭敬。要注意儀表整潔,不要隨地吐痰、亂彈菸灰、亂扔果皮、紙屑等。

10、就餐

參加主人的新年宴席,要以長者為主,謙讓主座給長者。餐桌上不要悶頭吃飯不說話,也不要高談闊論。讓菜不夾菜、祝酒不勸酒。春節的飯菜講究年年有餘,所以不要吃光桌上的菜餚。

【文化習俗】拜年習俗

六、常見的拜年方法

1、叩拜

即跪拜磕頭。在一些農村地區,晚輩給長輩、尤其是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還採用這種禮儀。

2、鞠躬

現代通用禮儀,亦可用於拜年。多用在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也可用於平輩間,男女皆行。

3、作揖(抱拳、拱手)

男子作揖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要包住以示善意。作揖時,晃三下就可以了,類似磕三個頭。女子則相反,但女子不抱拳,只壓手。

男子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對右拳或包或蓋,這樣的作揖手勢是吉拜。反之則為兇拜,用於報喪、葬禮等。女子作揖是右手成掌在外包裹,但左手不抱拳只壓手微屈,視為吉拜。

作揖、抱拳、拱手等手勢是門大學問,有時間再專門寫篇文章論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