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麼是疝氣?

偉大的時代


疝氣,醫學上稱為“疝”,是外科的一種常見病。疝是指腹腔內的器官或組織,通過腹壁肌肉薄弱處突出到另外一個間隙,多見於老年人和兒童。按突出部位與腹腔的關係,一般分為內疝和外疝;按突出的部位不同,可分為腹股溝疝、腹壁疝、臍疝、陰疝、切口疝等。很多人對疝不是很重視,其實嚴重的疝會危及生命。

疝病的形成與個人體質有關。比如老年人腹壁鬆弛,當他們咳嗽、過度用力或用力排便時致使腹腔壓力增高,從而迫使腹腔內的一些遊離性臟器(包括小腸、盲腸等)偏離自身固定的位置,通過腹壁肌肉薄弱處進入到另一部位。兒童更是如此,他們身體各部位尚未發育完善,當各種原因使腹腔內壓增高時,均可造成疝的形成。

最常見的疝是腹股溝疝,分為直疝和斜疝,多見於男孩和老年人。此處的疝在身體直立時我們可肉眼看到,也可由手觸摸到,平臥位即可恢復原位。此處脫出物多為小腸,大網膜次之,女性可見卵巢脫出。腹壁疝以女性居多,主要在臍周可捫及。臍疝是嬰幼兒和產婦多見,發生在肚臍,不易嵌頓。陰疝時男性患者多感到陰囊墜脹,女性患者多有下身墜脹疼痛感。切口疝多見於腹正中切口的腹部手術後。各種類型的疝都有其各自的特點,臨床中不難鑑別,我們根據具體不適症狀,結合腹部B超或X線檢查即可診斷。

關於疝的治療,其實手術治療是其唯一的根治方法。實際中,我們可根據疝的部位不同,病情輕重程度等合理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法。其目的就是達到緩解症狀,避免疝反覆出現。

本期答主:王星星,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生命召集令,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生命召集令


醫學上叫疝,疝氣是民間的說法。疝是指腹腔內的器官或組織,通過腹壁的肌肉薄弱處突出到另外一個間隙。這個間隙可以在腹腔裡面,稱為內疝,但是更常見的突出於腹腔外面,稱為腹外疝。

哪些地方容易出現疝?最常見的是腹股溝疝。腹股溝管是一個腹腔通向外界的開口,允許精索和睪丸從腹部下降到陰囊。睪丸下降後,這個開口在發育過程中會關閉,如果沒有關閉,就形成了先天性的腹股溝疝,這就是為什麼嬰兒好發疝的原因。如果附著在骨盆上的肌肉會有一些比較薄弱的區域。如果以後的生活中,腹腔內的壓力增大,在該地區,一部分小腸或網膜滑通過該孔,併產生一個隆起,就形成了腹股溝疝。腹部壓力增大的原因包括:抬重物,劇烈咳嗽、排尿困難,便秘,所以有上面這幾個誘因的人可能發生腹股溝疝。腹股溝疝多數是男性,少數是女性,因為女性腹股溝管沒有開口,所以該處不像男性薄弱。

第二常見的有股疝。腹部的股管開口處,那裡有股動脈和靜脈

從腹部進入大腿的空間。由於女性骨盆骨結構較寬,所以女性更容易發生股疝,股疝因為空隙小,容易崁頓也就是卡住,而疝崁頓的危險性更大,所以如果有崁頓的情況儘快就醫。

嬰兒還有常見的臍疝。肚臍或臍帶將胎兒和母親相連,使胎兒血液循環的地方。當新生兒劇烈哭鬧時,造成腹腔壓力增大,引起肚臍異常膨脹稱為臍疝,在新生兒中多見,除非有併發症發生,通常不需要治療。如果臍疝擴大,以後可能需要手術修補。

切口疝是腹部外科手術的併發症,以前在腹部做過手術的人,腹部肌肉被切斷,雖然手術後肌肉通常是修復了,但它成為一個相對薄弱的地區,在腹腔壓力升高時有可能使腹腔臟器通過切口形成疝。

食管裂孔疝是比較常見的內疝,它發生時,部分胃和下段食管滑動穿過膈肌上的食管裂孔。滑動型食管裂孔疝是最常見的類型,是發生在食管下段和胃的滑動部分穿過隔膜進入胸腔。食管裂孔疝發生時只有胃突入胸和食道。這會導致梗阻或胃扭轉本身嚴重併發症。

疝的種類很多,有些需要手術治療,有些不需要,如果疝發生崁頓就是卡住的情況,可能會需要手術,如果發生扭轉絞窄性疝,必須立即手術治療。所以如果疝發生不能還納,疼痛不止的,請及時就醫。

科學回答健康問題,敬請關注頭條號,在平時無聊的時間裡,可以瞭解一些健康相關知識。


泌尿腫瘤外科鮮醫生


(醫患家特約回答:協和阿偉)


記得小時候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看過一部電影,就是諷刺不好好學習,誤把疝當成癌的一部喜劇故事,當時還不是很理解什麼是疝氣,後來學醫後,對疝氣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疝氣就是組織器官脫離其正常位置,跑到其他位置的異常現象。相比癌症來說,要輕的多了,治療起來也相對簡單,基本原則就是把組織器官恢復到其正常的位置並儘量減少其復發的幾率。

那麼常見的疝氣有哪些呢?臨床上最常見的應該是腹股溝疝,這個部位可分為直疝和斜疝。主要區別是否通過腹股溝管。直疝是在海氏三角內直接由腹壁向前突出,由於腹腔臟器主要是腸管並不通過腹股溝管,所以患者症狀一般較輕,往往是在腹壓增大的情況下多見於咳嗽等。這種疝的治療可以通過外力彌補腹壁的薄弱區,例如佩戴腹帶,增加腹壁壓力。另一種是斜疝,腸管通過腹股溝管進入陰囊內,表現為陰囊腫大,後期腸管由於受到壓迫供血不足,發生壞死,可引起毒血癥和高熱。這種疝一旦變成絞窄性疝,非常兇險,必須及時手術治療,不然會導致生命危險。


另外還有膈疝、股疝、臍疝、枕骨大孔疝、切口疝等。


醫患家


人們所說的疝氣是指腹壁外疝,多因腹壁薄弱或腹壁缺陷,加之腹內壓增加導致腹腔內臟器(腸管、大網膜)向腹壁突出形成的囊性包塊。

臨床上按腹壁疝的發生位置不同分為切口疝、股疝、臍疝、腹股溝疝(直疝、斜疝)。

以上疝氣各有特點,且看小克一一說來:

1.切口疝:多發生於腹腔手術後,尤其以腹壁正中切口或體質虛弱者多見,疝內容物自手術切口向外突出,其特點是不易嵌頓,易於還納。治療以手術結紮修補疝環口為最有效辦法。

2.臍疝:多發生於晚期妊娠孕婦、大量腹水患者及經常哭鬧的嬰幼兒,疝內容物自肚臍向外突出,其特點是易於還納,不易嵌頓,治療首先去除病因,若無效應尋求手術治療。

3.股疝:多見於產後女性 在腹內壓突然增加時疝內容物跨過腹股溝韌帶,自卵圓窩突出體表,其特點是容易嵌頓,易引起疝內容物缺血、壞死,需要急症復位或手術治療。

4.腹股溝直疝:多發生於腹壁薄弱的老年人,尤其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習慣性便秘者多發,疝內容物自腹股溝直疝三角(海氏三角)向腹部突出,其特點是容易還納,一般不嵌頓,位置最低至於恥骨聯合,治療以結紮內環、修補薄弱點,加固腹壁(補片修補術)為最佳方法。


5.腹股溝斜疝:多見於嬰幼兒,尤其男孩右側多發,疝內容物自腹股溝管突出 ,可下降至陰囊(大陰唇),其特點是容易嵌頓,不易還納,會影響小孩發育,治療以一歲以內暫不手術,可行疝氣帶壓迫治療六月無效,且年齡超過一歲,需 尋求手術治療,小克推薦常規手術方式,不要用“微創”治療為佳。


小克大夫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174247513777646581, "vid": "v02004180000bcbo81f3cp53oa8givag\

微醫掛號網


平常人們所說的疝氣是腹壁外疝,是腹腔內臟器通過腹壁薄弱處向腹壁突出的囊性包塊,囊壁為腹膜,內容物為腸管、大網膜等。

按發生位置分為:1.臍疝:嬰幼兒和產婦多見,不易嵌頓;2.股疝:多見於成年女性,腹壓突然增加時腹腔內臟器突入卵圓窩而形成,容易嵌頓;3.腹股溝疝:是臨床上最多見的腹壁疝,分直疝和斜疝兩種,直疝好發於成年人腹壁薄弱或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長期便秘者,其疝自直疝三角突出,一般不發生嵌頓;斜疝多發生於少年、兒童及嬰幼兒,疝自腹股溝管突出降至陰囊和大陰唇,較易發生嵌頓;5.切口疝多發生於腹正中切口的腹部手術後。



腹壁疝 治療除一歲以下幼兒都以手術為主,易嵌頓疝應儘早手術,不易嵌頓疝可擇期手術。
關注天天醫學,認為有點用請點贊。


天天醫學


疝氣理解起來很簡單,看看下面這張圖你就明白了。

就這麼簡單,就是腸子,擠破了腹壁,跑了出來。

比較正式的解釋就是,體內的臟器通過身體的空隙,到了別的地方。

比較常見的人群是小孩和老人。

老人家嘛?上了年紀,疾病就找上門了,大多原因是因為身體機能的下降,疝氣也是因為這樣,因為老年人的腹壁強度下降,又因為肥胖,便秘,咳嗽等原因,造成腹壓過大,就導致疝體通過腹壁移位了。

而小孩子,因為身體還沒有完全長好,體內的一些鞘隙還沒有完全閉合,就疝體一個現成的通道。再加上小孩子長時間的哭鬧,腹內壓力過大,也就容易造成疝氣了。

所以,想要預防疝氣,就要注意了。

老年人也要通過適當的鍛鍊,持續腹壁的肌肉強度,而且老年人不宜過於肥胖,也要注意營養均衡,以免消化不好,再者上了年齡就要及時的戒菸戒酒。

小孩子,就要注意營養均衡,避免肥胖,再者小孩子長時間的苦惱,作為家長要及時注意。

有了疝氣也不用怕,及時調理就好了,善戰者強能幫到你。但是疝氣也不能完全忽視,如果不及時的處理,造成了嵌頓疝,是會危及生命的。


簡在帝心乾坤獨斷


西醫疝氣是指: 體內臟器通過腹壁的某個薄弱點,從一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又叫臟器走位。大多是發力過猛,腹壁肌強度降低有關。一般分直疝、斜疝、腹壁疝、臍疝、股疝等。治療: 老人建議手術。成年人可通過自我修復,綁疝氣帶,輔以疝包復位,修復期不能幹重體力勞動,可逐漸修復調理達到康復 。 中醫描述疝氣:陰囊內可復性塊物,按之光軟不堅,痛可上連腹角,若令咳嗽,有衝擊感,有時塊物可回納腹中。以睪丸脹痛墜,或連少腹作痛。分寒疝、水疝、狐疝、筋疝、血疝、氣疝、偏疝等七種,血疝、筋疝建議手術冶療。其它多為氣疝,稱"小腸氣"因肝氣於疏洩,或久立遠行,氣滯於下,治療多以疏肝理氣為主,久不愈者,氣虛不能提挈:,應補中益氣,不宜行氣散滯。疝氣中醫均屬陰囊和睪丸或腫或痛之病,其特徵為寒疝堅硬如石,痛連睪丸;偏疝囊腫如鬥,不癢不痛;水疝囊腫皮澤,陰汗時出;狐疝睪丸痛脹,行立下墜,臥則收入。這樣解答明白了嗎?歡迎多交流並點贊和關注。


一葉輕舟85


疝氣俗稱“小腸氣”,通俗的描述就是說:體內的臟器通過腹壁的某個薄弱點,從一個地方移動到了另一個地方,也就是臟器走位了。

這種疾病常發人群為老人或者小孩,這是有原因的,首先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有所下降,腹壁肌肉強度降低,讓疝氣有了可趁之機。而小孩子,整個身體處於成長期,身體機能還不完善,對於疝氣抵擋能力很低,這就是為什麼疝氣“鍾愛”老人和孩子。

但是事情也並不是絕對的,有些成年人也會被疝氣所侵擾。這是因為有時候的發力過猛所導致的。

疝氣的種類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直疝,斜疝,腹壁疝。常發於孩童身上的則有臍疝和股疝。

疝氣的危害很大,它會影響孩子的發育,影響成年人的性功能,如果長時間嵌頓而形成的嵌頓疝的話,還會影響生命健康。

目前對於疝氣的調理。分人群而言,老人的話,建議做手術,因為老年人的自我修復能力下降,不易自我修復。

小孩子或者成年人的話,建議保守治療。通過自我修復來調理,因為疝氣手術的複發率相對較高。通過自身的修復,更有成效,可以嘗試綁疝氣帶的方式,同時輔以蘇老修疝包,通常都是可以痊癒的。

希望大家能早日脫離疝氣的困擾。


囍相求


疝氣的定義很簡單,就是說人體內的某個臟器,通過身體先天或者後天形成的某一個薄弱點或者空隙,到了另外一個地方。聽著是簡單,可是得了疝氣就很麻煩了。

成年人得疝氣的相對比較少,是因為成年人的體質更為強健,腹壁肌肉強度更大,不易形成疝氣,但是也有例外,有時候出力過猛,或者因為過於肥胖,或者因為長時間的便秘都是會引起便秘的。

而老年人和小孩子,就很容易患上疝氣了。常見的疝氣有臍疝,腹股溝斜疝、直疝,還有切口和和股疝,也有因為疝氣手術而形成的復發疝。

其中孩子容易患上,腹股溝疝和臍疝,老年人容易患腹股疝。

孩子因為正在發育,長身體,身體還不夠強健,再加上經常性長時間的哭鬧,就容易被疝氣找上。

而老年人,因為身體的衰老,腹壁肌肉強度下降,再加上肥胖和消化系統的亞健康,疝氣也會趁虛而入。

通常情況下,老年人的疝氣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做手術,因為老年人單單靠自身的恢復是不足以自愈疝氣的。

針對小孩子的話,1歲以下的孩子有很大可能會痊癒。但是過了這個年齡段,通常的建議是通過疝氣帶輔以中藥貼來進行保守治療癒合,成年人的話也是這樣的,可以看看“疝戰者強”。一般我們不建議手術,因為目前的疝氣修補手術,複發率過高,一個不好還會導致復發疝,對於身體也是不容樂觀的,希望大家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