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 剑拔弩张的AT大文娱攻防战

剑拔弩张的AT大文娱攻防战

过去的一周时间,资本市场风起云涌,更准确来说,是哀鸿遍野,无论币圈还是股市,都处于超跌的状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今年齐头并进的腾讯阿里都无法置身事外,两者都从高位跌下约10%的市值。但股价的波动丝毫没有影响两大巨头的购买欲望,据36氪披露,腾讯已经与好莱坞制片公司Skydance达成协议, 收购其近10%的股份,此次交易估值介于1.2亿至1.5亿美元;而另一边厢,阿里更是出资46.8亿元和文投控股共同以美股57.96元的价格收购了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成为仅次于万达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虽然受命整合阿里大文娱板块抗击腾讯的“整合高手”永福已然淡出大文娱,虽然阿里的大文娱业务也因永福的转岗以及缓慢的增长而饱受业界质疑,但是似乎承载着马老师“double H ”战略理想的这块未来业务依然还有着当时永福称的“投入不设限”“高位富养”的权力,“3+N ”的业务布局仍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内容宣发的平台也开始结合着集团新零售的思想往线下渗透。

而腾讯,众所周知是靠数娱业务生存的,无论是业界还是对于大部分吃瓜群众来说,腾讯似乎在大家心里都是个“游戏公司”,而其他业务不过是创造高频使用场景圈住用户然后给游戏导流。但其实,腾讯的野心估计不止于做全球最大的游戏公司(已经达到),而相信他们要做的是

全球最大的娱乐公司,对标的是“迪士尼”,拥有开发、运营IP,覆盖线上线下全媒体的能力。毕竟,IP才是能历久弥新的品牌资产,单个游戏可能只是过眼云烟。

媒体娱乐、互动娱乐、现场娱乐,腾讯和阿里之间的文娱战争愈演愈烈。君子和而不同,虽然都是财大气粗,但从近期的投资动作来看两者还是选择了不同的扩张方向,产品思维导向的腾讯依然寻求往上去深耕内容打造IP,而运营思维导向的阿里则继续扩充渠道搭建宣发平台。

剑拔弩张的AT大文娱攻防战

打造互联网版的“迪士尼”

业界大牛王冠雄先生称要成为娱乐王国有两个前提:一是厚度,就是这个生态的体量有多大,让内容创造者在这里找到价值入口;二是广度,产品形态能够满足庞大消费人群口味各异的内容需求。毋庸置疑,拥有两个接近10亿级社交产品,音乐、资讯、小说、视频等内容型产品也都是细分行业数一数二的腾讯在厚度和广度上都已经无可挑剔。唯独悄悄欠缺的只是内容的源头-IP的生产和加工能力。

腾讯在IP上最大手笔也可谓是眼光独到的布局,莫过于2015年把腾讯文学与收购而来的盛大文学整合而成的阅文集团,成立了这家刚在2017年11月完成上市的网络文学巨头。从早期的起点中文网到现在的新腾讯文学,阅文集团已经积累了《盗墓笔记》《琅琊榜》等几十部人气作品并成功进行了影视娱乐开发把其打造为国内文化产业极具影响力和品牌价值的IP。

中国的网络文学市场价值100亿,电影市场500亿,而泛娱乐市场则可高达5800亿。这意味着一本小说再火也赚不了几个钱,关键是如何对其内容进行二次开发,使其成为电影、电视剧、游戏,开发出衍生出来的音乐、人物(怪物)、短视频、综艺、实体商品……再是利用原创文学积累下来的核心粉丝进行口碑传播。当然,这条路径并非唯一且不可逆,初音未来也从游戏成就了一个“歌手”,梦幻西游也从游戏拍成了动画片,但从成功概率和投入产出比来说,具备故事性和低创作(资本、人力)成本的文学是最好的试金石。

有了能源源不断输出IP的基础设施,而我们都无需怀疑腾讯的游戏开发和运营能力,那么接下来应该发力的理论上有两大块:1.IP衍生产品销售 2.影视制作的能力。线下的周边产品实体零售店在智慧零售、无人零售的号召下,其实已经在试水阶段,腾讯已经推出了自己吉祥物周边产品零售店。而在影视方面,虽然坐拥优质的宣发渠道qq视频,但在IP的开发上能力还比较欠缺,目前的企鹅影业更多是作为出版发行的合作伙伴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出品人,因此,收购一家制作过《碟中谍5:神秘国度》、《终结者5》等好莱坞卖座影片的公司也是合情合理的,而且相信可能还有在路上的交易。

迪士尼最有价值的不是它的电视频道、不是它的电影、不是它的游乐园,而是唐老鸭、白雪公主、美女与野兽、乃至于现在暴走的星球大战;腾讯以后最有价值的可能也是剑侠客(梦幻西游)、王者荣耀/lol 里的角色乃至于他们家的气泡狗(微信)。

剑拔弩张的AT大文娱攻防战

新零售思维下大文娱进击

或许确是因为阿里的平台基因太强,在大文娱领域的内容创作中阿里影业的出品屡屡碰壁、自研游戏不温不火、书旗小说鲜有独家爆品、唯独独立性较强的优酷在独播网剧网综领域给了阿里一些惊喜。不过话又说回来,

制胜之道永远在于找准自己的竞争优势,放大自己的长处。既然做不好原创内容,那么专心做回宣发平台、营销渠道也未尝不好。

如上文所述,阿里在线上已经坐拥了泛娱乐领域的几乎全部媒介载体。在媒体娱乐上,UC、优土、阿里星球和阿里文学分别承担图文、视频、音乐和小说文学的内容分发;在互动娱乐上,微博和阿里游戏切入社交和游戏两个高频场景;在现场娱乐上,淘票票和大麦网几乎占据了票务市场半壁以上的江山。

线上的拼图已经基本完备,接下来急需拓展的理论上是到了线下的场景。唱K不会每周唱、看演唱会歌舞剧不会每月看,大众会在线下高频消费的文娱场景,莫过于到电影院看电影。从院线的覆盖开启文娱线下之路合情合理。王前首富曾经意气风发,用26 亿美元收购 AMC 院线、35 亿美元收购传奇影业、10 亿美元收购 Dick Clark Productions、82 亿美元在青岛建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制片厂,而现在陷入了缺钱的困境可谓是上天给阿里的绝好机会。

用不到50亿RMB的投入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坐拥一亿会员且单屏收入是行业均值1.9倍的万达影业的第二大股东把万达集团牢牢地拉到了阿里的大船上,先不论投资回报如何,从战略意义上来考虑还是非常高性价比的。

阿里的数字资源也能更好跟深耕线下的万达集团进行优势互补,至少在电影宣发上将会有了压倒性的优势。

相信对电影的线下场景覆盖只会是阿里大文娱线下进击的第一步,后续很可能会对游乐园、KTV、游戏厅等娱乐场景以其新零售的概念进行投资和改造,毕竟对于现在的互联网巨头来说,即便产品和技术攻不下的阵地,也能通过资本去撬开。

剑拔弩张的AT大文娱攻防战


作者:君健,一个学金融的互联网人,一个爱折腾的热血青年。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UptoYou

一些有价值的资讯一些有思考的感悟

这里没有一本正经的理想讨论

只有前进路上那一点鸡毛蒜皮的共鸣

剑拔弩张的AT大文娱攻防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