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他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最早接触的、对孩子影响时段最长的形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不是每个父母都明智伟大,自己若没有好的学识修养更不用提如何教出优秀的子女。在这里说几点所有人都能做到而且很关键的要点。

一、要细心、耐心、尊重(不敷衍)

孩子从一片空白到成熟,这个成长过程是认识世界的过程,包括读书(求知)识人(为人待人)做事都是在认识这个世界。父母如何与他相处都是这个世界对他的回应,这影响着他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没有“不听话”的孩子,有的是懒惰无能的父母。所谓的“不听话”是因为父母没有耐心去解释自己的想法,要求孩子直接按自己的说法去做。这是不尊重不重视,觉得孩子无知自己比他有经验,如果无法传达自己的想法无法向小孩表述清楚那是父母的无能(需要细心耐心解决)。人是有思想有逻辑的,父母理应解释自己的行为和要求,而不有分歧就用“还敢顶嘴?”之类的做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懂得尊重人,会为他人考虑。

二、要用好的方法

小孩对世界认识的承度和大人有巨大的差距,教导时不能一谓的灌输,要倾听了解小孩的想法才能有效的传达自己的想法去影响他。而且并不是年龄大必然更成熟,或许父母还不如孩子,有时候父母也应该接受孩子的教育。能交流考虑孩子的想法也是一种尊重。

这样培养的孩子擅于学习接受别人的优点看法,与人相处也更能感染人影响人。

三、要传达重点,去掉琐碎的

家庭教育虽然伴随孩子时段很广,但有很多时间孩子都是不在父母身边的。那些时候如果孩子接触到改变他人生方向的影响“走偏了”怎么办?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必须要慎重的传达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概念。如果做好前面两点,孩子会向有思想有逻辑、面对事物会思考、面对选择能取舍的方向成长,不容易“走偏”。

孩子成长过程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精力有限,父母要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重要的东西去芜存精的传授给孩子。科学家做科研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父母如果能较好的传达自己的人生经验效果也是一样,如果做的不好那家庭教育就可以说是失败了或者不存在家庭教育。

四、定位好关系

孩子不是你的附属品,父母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

龙应台面对儿子在自己面前抽烟是这样想的:我不喜欢人家抽烟,因为我不喜欢烟的气味,更不喜欢我的儿子抽烟,因为抽烟可能给他带来致命的肺癌。可是,我的儿子已经21岁了,是一个独立自主的成人。是成人,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他决定抽烟,我要如何“不准许”呢?我有什么权力或权威来约束他呢?

你面前坐着一个成人,你得对他像对待天下所有其他成人一样。你不会把你朋友或一个陌生人嘴里的烟拔走,因此,你就不能把眼前这个人嘴里的烟拔走。他早已不是你的‘孩子’,他是一个‘别人’。

但我觉得即使是没有21岁的孩子也应该这样做,前提是做好了前三点,让孩子成为了一个知道思考懂得取舍,有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的人。

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他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我想家辉哥对女儿的教育结果是很自信的

父母这样教育孩子,他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对女儿选择的自信

龙应台向儿子解释为什么要求他好好读书: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这也是我在前三点里提到的细心与尊重,而不明智的父母往往不会这么解释原因。

常有父母觉得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却难以融洽相处,多是因为不尊重和缺少沟通理解引起的。有的父母强行赋予孩子不喜欢的东西和要求孩子走他不愿走的道路,就好比拿猫拿鱼喂兔子,这就会引发兔子和猫的矛盾。 有父母觉得孩子做了错的选择,苦口婆心目的“让孩子少走弯路,不走错路”,这是没有用好的方法传达这些路确实是“弯路”。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让孩子自己去尝试经历,再自己得到教训,至少做到了尊重,让他有选择自己经历的权力,而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强行改变他的人生道路。

总结几点:尊重、耐心、方法、传达核心关键的经验、认识到你们是独立的个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