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孩子的康復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過程,除了平時的康復訓練外,孩子大部分時間就在父母身邊,那麼家長該如何進行正確、良好的護理,對患兒的全面康復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在照看孩子的時候也會忽視一些小的細節問題,對於不能獨坐、站、走的運動障礙的孩子,家長就會將其抱在懷裡,如果抱的姿勢不正確,不僅家長累得滿頭大汗,孩子也會感到不舒服、缺少安全感,還會使異常姿勢強化,從而阻礙正確姿勢的形成。所以正確的抱法,不僅會使家長省不少力,實際上也是一種康復手段。對於各種不同類型的腦癱患兒,抱的姿勢也會有所不同。

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不同腦癱患兒抱法的正確方法和注意事項,抱孩子時要抑制其異常姿勢,使患兒頭、軀幹儘量處於或接近正常位置,雙側手臂不受壓。當然家長每次抱孩子時間不宜過長,以便使孩子有更多時間進行康復訓練。

運動發育遲緩患兒的抱法

當抱這類孩子時,應避免其面部靠近家長胸前,防止患兒喪失觀察周圍環境的機會。頭控差而雙手能抓握的患兒,可令他用雙手抓住家長的衣服,也可以搭在家長的肩、頸部這樣患兒雙手就給解放出來了,同時誘導他雙手主動活動,同時軀幹的控制能力也會提高。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痙攣型腦癱患兒的抱法

對於雙手不摟抱家長的頸部,軀幹的控制力又很差的痙攣型患兒,家長在抱的時候一手拖住其臀部,一手扶住肩背部,將患兒豎直抱在懷裡,將兩腿分開,分別擱置在家長兩側髖部或一側髖部的前後側,從而達到緩解下肢痙攣的目的。

對於易出現角弓反張的痙攣型患兒 (從患兒背後抱,將兩臂插入患兒兩腋下,兩手分別拖住患兒的兩側臀部,使患兒兩下肢分開及髖關節充分屈曲)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的抱法

這類患兒的抱法與痙攣型患兒有很大的不同。

患兒存在有不隨意運動,應注意保持其姿勢對稱,頭居正中位,防止因頭部姿勢變換導致的刺激性緊張出現。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軟癱患兒的抱法

懷抱軟癱患兒時,同樣要使患兒的頭、軀幹豎直居中,家長用雙手托住患兒臀部,使其背部依靠在家長胸前,以防發生脊柱後突或側彎畸形,也有利於訓練患兒的正確軀幹直立姿勢 (圖a)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患兒僅頭部和軀幹的側面得到依靠的抱姿,由於患兒身體獲得的支持面積小,有助於自己逐漸學會維持軀幹平衡的能力。(圖b)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由床上抱起的姿勢

將患兒抱起和放回床上的方法是否恰當,對是否強化或抑制姿勢異常反射影響很大。

錯誤的抱起方式導致患兒在被抱起過程中,伸肌張力進一步增高。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抱起伸肌張力增高的患兒時,先將其頭和身體側轉,面部朝向家長,然後在將他抱起。同樣的原因,將患兒放回到床上時,也應採取將患兒轉換成側方懸空位,然後再放下。

針對不同類型腦癱患兒,家長應該知道的正確抱法

本文摘自《兒童運動發育遲緩康復訓練》,主編:劉振寰,戴淑鳳。

——兒康社,你身邊的康復師——

也許你還想看:

各類型腦癱患兒家庭訓練原則及方法

腦癱患兒的日常護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