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今贵州」屋后种菜,屋前乘凉!这里的搬迁户好自在

“在这里住了一年多了,这边的房子又大又亮,孩子都不愿意回老家去了!”傍晚时分,搬出藤椅在自己屋前乘凉的娄刚文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今贵州」屋后种菜,屋前乘凉!这里的搬迁户好自在

桥梁坝子安置点

去年4月,娄刚文一家六口人,从原本的六枝特区新窑镇马路村河尾巴组,现在搬到了新窑镇桥梁坝子安置点。

「今贵州」屋后种菜,屋前乘凉!这里的搬迁户好自在

拿着老屋的照片,站在新家前的娄刚文一脸满足

“你看,我家原来的房子,就是这种石头砌的,上面搭一层石棉瓦。哪个能想到,今天还能住上三层小洋房!”老娄摘下挂在墙上的老屋照片,半开玩笑的说。

「今贵州」屋后种菜,屋前乘凉!这里的搬迁户好自在

在自家“微田园”中摘菜的娄刚文

与娄刚文一样,从破旧小屋搬到小洋房的,还有新窑镇3个村5个组的118户百姓。除了宽敞的新房子,新窑镇还特意在安置点附近的山坡上为每家每户开辟了三分地的“微田园”。

“起码时令蔬菜都不用上街去买了,还能让这些在黄土地上忙活了一辈子的老百姓保留一点自给自足的传统,绿油油的蔬菜长出来的时候,也算是为安置点的绿化做贡献了。”新窑镇党委书记刘义告诉记者。

“看这个就是我种的四季豆,长得不错吧!在新家门口就有这样一块地,哪个还愿意跑回老家种菜!”

一手提上篮子,一手麻利的摘下一大把四季豆,今天的晚饭,孙女又能吃上新鲜的蔬菜了。

「今贵州」屋后种菜,屋前乘凉!这里的搬迁户好自在

安置点的院坝会

返回娄家的路上,一群在草地上席地而坐的村民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娄刚文,快过来开院坝会了!”

“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了,日子也好过, 新房子也有住的了。”

“娃娃读书也方便,我们还可以在周围的煤矿上打工,咋可能不满意嘛!”

见到记者采访,大家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

「今贵州」屋后种菜,屋前乘凉!这里的搬迁户好自在

桥梁坝子安置点

大家的点赞,除了对新生活的心满意足,也源于在选址安置点时,都让每个村派出一名代表参与进来,投票选出他们认为最合适的位置。

“毕竟是老百姓自己在这里生活,肯定要让他们有自主选择权。他们才会打心眼里觉得搬出来的日子也能过得好” 。

幸福的搬迁生活,离不开民族风情的文化熏陶。

在安置点附近的场坝里,每年的正月初五到初八,六枝特区的四印苗同胞都会穿上盛装,举行一系列文体活动,吸引大量四印苗及喜爱民俗文化的同胞自发前来参与盛会,点燃搬迁生活的幸福“火苗”。

“接下来,我们还准备将四印苗民俗与安置点周边的万年米洞、烽火台、古驿道等文化古迹整合,引进亲子乐园项目,力争将桥梁坝子安置点打造成为六枝特区‘农旅一体化’的‘易扶搬迁综合型负你产业观光园。”

贵报传媒全媒体记者 黄瑶

通讯员 顾冰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