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这些品牌被国产车企“吞了”,现在活得怎样?

在汽车界,能几经波折生存下来的只有少数,很多品牌都已经淹没在岁月的滚滚洪流中。

当然还有一部分品牌被收购,或是转变经营模式或是改头换面重新来过。

而对于国内的车企来说,似乎很乐意收购这些外国汽车品牌。

一方面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外国品牌的技术。

那么这些年哪些国产车企收购了外国汽车品牌呢?又有哪样的现状呢?

吉利—沃尔沃

这些品牌被国产车企“吞了”,现在活得怎样?

说起中国车企收购外国品牌,要说最成功的自然是吉利。

沃尔沃虽是瑞典豪华汽车品牌,但早在1999年已经将旗下的沃尔沃轿车业务出售给美国福特汽车公司。

但在08年的金融危机时,福特公司将处于亏损状态的沃尔沃挂牌出售。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尔沃100%的股权,书福哥开启了收购的第一步,之后收购的咱们暂且不提。

这些品牌被国产车企“吞了”,现在活得怎样?

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并未对品牌标识做改动,只在这些车的尾部标识加上“沃尔沃亚太”。

并且让沃尔沃进行独立设计和独立营销,经过几年已经开始盈利,目前旗下的S60L、S90和XC60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吉利除了在这方面获益外,现有平台研发的新车型和改款车型,均不同程度运用了沃尔沃的技术,可谓是双丰收。

北汽福田—宝沃

德国宝沃汽车集团由卡尔•宝沃于1919年在德国不莱梅创建。

这些品牌被国产车企“吞了”,现在活得怎样?

在创始人卡尔•宝沃的经营下,上个世纪50年代,其凭借创新技术、全面的产品谱系、超过当时德国60%的出口份额,成为德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制造商,产品遍布全球。

但是好景不常,在1963年正值巅峰的宝沃突然就破产了,一直都是个谜。

直到14年福田汽车收购了宝沃,让宝沃重生。

这些品牌被国产车企“吞了”,现在活得怎样?

然而现在复活过来的宝沃就让大家产生了歧义,到底应该叫福田宝沃还是叫德国宝沃?

得益于北汽福田汽车的财力和技术支持,在德国和中国建立生产基地,通过互联网及其他渠道进行全球同步销售。

这些品牌被国产车企“吞了”,现在活得怎样?

不过目前的销量并不理想,而其官方也不敢再说得太过分,称之为“中国资本控股的德国品牌”,这句话大家想想便知道啦。

上汽—名爵荣威

名爵,简单讲就是,2005年被南汽收购,2007年南汽又被上汽收购,所以MG变成了上汽的。

这些品牌被国产车企“吞了”,现在活得怎样?

荣威呢?先从罗孚将起吧。罗孚于2000年和MG合并,称为MG罗孚汽车公司,二者的关系类似标致和雪铁龙。所以MG被卖给南汽时,罗孚也一并被收购,后来也一并到了上汽。

这些品牌被国产车企“吞了”,现在活得怎样?

而早在2000年,罗孚还属于宝马的时代,福特就从宝马手里拿到了罗孚商标的优先购买权。当上汽拿到罗孚后,准备购买罗孚商标时,福特抢先一步夺走。

没办法,上汽只能基于罗孚的技术,打造了一个新品牌——荣威。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荣威确实在SUV和轿车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整体情况也要比名爵好很多。

总结

当然其实不止上面提到的这些,像萨博的核心技术到了北汽那,吉利收购莲花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讲解了。其实收购国外汽车品牌,对于之前或是现阶段自主品牌的发展确实有很大帮助。通过把这些资源有效消化和利用,咱们国产汽车技术才会有更大的突破和提升,相信国产车企能够在技术上更进一个台阶,将咱们自主品牌的汽车越造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