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高价老套餐赶紧换 流量“漫游”费7月“落幕”

记者23日获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自2018年7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均会如期取消流量“漫游”费,市民今后就不用再为“高贵”的全国流量额外买单了。

打开微信里的“手机充值”栏目,移动用户肖先生打算给手机流量“加点油”。此时系统赫然提示,1G的“特惠流量月包”,本地流量售价21元,全国流量则贵了9块钱,要价30元。

不过,这种同等流量不同价的区别,很快就要成为历史了。这次三大运营商方面异口同声的表示,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提速降费要求,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手机用户的省内通用流量将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流量)。

至此,这三大运营商已经全部正式承诺将于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流量费用将不再区分为本地还是全国,流量费的“漫游”时代终于行将终结。

据了解,今年3月有关部门就曾强调,7月1日起将取消流量“漫游”费,确保今年流量资费降幅30%以上,推动家庭宽带降价30%、中小企业专线降价10%至15%,进一步降低国际及港澳台漫游资费。由于这次取消流量“漫游”费的降费举措几乎涉及所有手机用户,会为用户省下不少“真金白银”,也因而广受市民关注。

记者也了解到,实际上运营商在筹备一段时期后,就已基本提前具备了全面实施的条件。各地运营商在今年5月之后新推出的主流套餐,大多数就已经没有了本地流量。除了少数地铁流量包、校园流量套餐等必须在当地使用,有明显区域限制的套餐外,运营商新推其他套餐中包含的本地流量,基本都已经直接改为全国流量的形式出现。

电信专家付亮就提示广大市民,目前运营商还有少量剩余的旧版本地流量套餐在出售。由于这类套餐普遍价格相对较低,对于能够抢到这种本地流量套餐的市民,可能会成为受益者。但这一感受,也会随着运营商不断提速降费、不断推出新套餐,以及旧版套餐很快售罄而逐渐消弱直至消失。

“今年手机流量资费下降30%,已经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从今年前5个月的有关数据看,降幅已经超过了这个水平,预计今年实现下降30%的目标,将没有任何问题。”不过付亮也表示,“市民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运营商普遍将更为优惠的资费给了新套餐、新用户,老用户受益幅度较小。尤其是一些已经明显落伍的资费,如每MB流量资费超过0.1元的资费,每GB流量超过30元的资费,无论是套餐内,还是套餐外的加油包,都不应该继续存在了。”对于这些老套餐的用户,付亮建议他们尽快更换为性价比更合适的新套餐,以免自身利益受损。

记者也注意到,取消流量“漫游费”其实只是第一步,今后运营商提供的套餐种类和价格会发生哪些变更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例如近日本报记者就发现,随着七一将至,有运营商就停售了5元50M的低价本地流量套餐,新的最低套餐已涨为16元100M的全国流量套餐。此举虽然只是极个别现象,但却也值得广大市民警惕。

据工信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移动互联网累计流量达210亿GB,同比增长196.3%;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206亿GB,同比增长212.3%,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8.1%。同期,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接近15亿户,同比增长10%,今年5个月内就净增了7831万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