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有點懵,深圳男子連做4次親子鑑定,至今不知兒子是否親生

市民李先生(化名) 最近這幾年十分煩惱,一切都是因為已經養育了九年的兒子,自己卻搞不清楚其到底是不是自己親生的。

李先生說,十年前他與前妻結婚,婚後很快就有了兒子小明。但兩年之後,小明被檢查出患有自閉症。為給孩子治療,家裡相繼賣掉了三套房產,至今9歲的兒子還只有1歲多的智力水平。而夫妻二人也最終分道揚鑣,在和前妻辦理離婚手續時,兒子小明判給了李先生撫養。

三年前一次聊天中,老家的親友無意間說道,小明和李先生長得不太像。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先生聽完這話,越琢磨越覺得兒子的長相和自己確實不太像。自己是典型的北方人,四方大臉,眉毛也沒有相連,而兒子卻長得很帥。

有點懵,深圳男子連做4次親子鑑定,至今不知兒子是否親生

為了驗證親子關係,李先生於2015年3月帶兒子前往深圳市人民醫院法醫臨床司法鑑定所,通過抽取兩人的血液進行親子鑑定。鑑定結果顯示,雙方親子關係的概率超過99.99%,支持親生血緣關係。

有點懵,深圳男子連做4次親子鑑定,至今不知兒子是否親生

2015年4月,李先生又在一家名為科為源的生物公司做了DNA親子鑑定,但這次的報告顯示父親不能提供給孩子九個基因座必需的等位基因,不符合孟德爾遺傳規律,排除親子關係。

有點懵,深圳男子連做4次親子鑑定,至今不知兒子是否親生

面對這樣兩份結果迥異的報告,李先生有些無奈。2015年10月,他找到廣東太太法醫物證司法鑑定所,進行了第三次親子鑑定。而這次的報告顯示,親子關係成立。

有點懵,深圳男子連做4次親子鑑定,至今不知兒子是否親生

三份報告,兩種結果。考慮到深圳市人民醫院和“廣東太太”兩家都是具有司法鑑定資質的機構,李先生認為它們更權威,決定選擇相信兒子小明就是自己親生的。後來,李先生認識了現在的太太,兩人結了婚,在備孕期間,考慮到大兒子患病,擔心自己的基因有問題,李先生選擇去做了試管嬰兒。

有點懵,深圳男子連做4次親子鑑定,至今不知兒子是否親生

而隨著小兒子的一天天長大,李先生髮現小兒子和大兒子不一樣,長得很像自己。對比之下,三年前的疑慮又上心頭。今年五月份李先生帶上了兩個兒子前往香港做親子鑑定,希望得到一個準確的答案。取報告的當天,他卻被告知,小兒子為自己親生,大兒子小明的親子關係概率則僅為32.25%。

有點懵,深圳男子連做4次親子鑑定,至今不知兒子是否親生

但事情還沒有結束,就在昨天下午,李先生又接到一個來自香港的陌生電話,稱他的鑑定報告出現一些問題。對方給李先生髮送了一份同樣格式、蓋有化驗所公章的檢測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大兒子小明為親生。李先生當即向該機構核實,對方稱公司電腦留底的報告確實顯示為親子關係,這和李先生親自去香港取回的報告大相徑庭,而機構方面表示將繼續調查此事。

李先生無奈表示,希望能有更權威的機構來介入這件事情,幫他澄清這麼多份報告哪一份結論是真實的。

有點懵,深圳男子連做4次親子鑑定,至今不知兒子是否親生

那麼同樣兩個人去做鑑定,會不會出現不同的親子鑑定結論呢?

華大基因DNA檢測專家表示,這種情況需要排除樣本是否來自本人、樣本運輸是否安全等不確定因素,還有可能是選擇的DNA分型方法不同,對結果的判斷標準選擇不一致。

而廣東華大法醫物證司法鑑定所副主任胡丹表示,要看被鑑定人有沒有經過輸血、器官移植、近親源的關係,還有一種更特殊的情況,有沒有嵌合體,這個概率非常低,不過嵌合體一旦發生的話就會發生不同的基因分型,會對鑑定結果有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