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美国人工费是中国十倍,为什么郭台铭还跑去美国?

自由自在3801217


人工成本仅仅是运营成本的一小部分;

一般来说,非制造业的话,那么人力成本一般在10%以下,而制造业的成本会相对高昂一些,但是占比也不会超过25%。

而且题主口中的中国人力资本成本为美国的1/10,也是不太靠谱的;按照中美人均GDP来算,1/5左右是比较靠谱的;但是这个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仅仅是光人工这么简单的;

郭台铭作为一个商人,当然不会傻;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美国的能源成本要比中国低很多;

2)美国的工厂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而机械设备可能要比国内低;这样以来可以有效降低雇佣人的数量;

3)全球布局的需要;比方说美国人需要的产品,如果利润不够多的话,那么本土生产还是占有很大优势的,因为减少了长途运输以及关税成本;比方说它的很多客户在美国,如果美国的客户直接可以从美国拿到产品,那么在交货周期方面将会有很大的优势,另外也可以与客户进行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富士康还在中国A股上市了。

4)特朗普的税改预期;特朗普去年已经开启了税改,将会大幅降低企业的税率,要知道,一个企业每年要缴纳的税款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高于人工成本;

5)奖励政策:比方说富士康在美国威斯康星州建设大型工厂,获得地方、州和联邦三级政府提供优惠补贴高达10亿至30亿美元。

6)美国的资本流动限制更少,这一点对于外资来说是难得可贵的,在这一点上美国所提供的便利性是中国所不足的。

7)政策预期:特朗普提出了振兴美国制造业的计划,预期在未来会提出更多具有实际效果的动作,比方说,这次的贸易战,将会对美国本土相关企业造成庇护。


以股易金


其实工资只是一个企业支出的一小部分。我们举一个例子,如果,我们有1家企业,1年的利润赚了1000万。

那么,首先就需要有16%的增值税,然后是25%的企业所得税,另外还有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以及城市建设维护税和教育费附加。当你把这些剩下的钱取出来的时候,还有20%的个人所得税。

还有就是房租增长还是比较快的,这在成本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比起那点工资来说高得多。比如你在北京租办公室,开公司,一个几百平米的办公区,一个月10万块房租是非常正常的。开个几百平米的餐厅,一个月10-20万租金也非常正常。

美国这次给了富士康非常便宜而且优质的土地,还有其他各种优惠政策。同时,富士康在美国,不会在搞几十万人的流水线,而是机器人生产线为主。

仔细算算,税收,土地费用的降低,还有,美国给予的现金奖励,就近使用美国的机器人和自动化技术,并且直接面对在北美的客户。这一切,可以带来的好处,不是一点工资可以比较的。

美国联邦企业所得税为15%-35%的累进税率,已经要降低到15-20%。美国本身没有增值税,但是,下面的大部分州,都要征收4%-12%不等的销售和使用税,也有少数州完全免税。公司最后将利润分红,在美国各个州税率都不一样,有免税,也有征税的,也有根据各种情况可以减免的。

另外,公司贷款的利率,能源费用,交通成本,配件成本等等都是会相对比较低。这么一计算下来,多的哪一点工资,其实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深度军事


早前郭台铭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工厂投资已全面启动,当时特朗普出席了工厂的破土动工仪式,盛赞郭台铭是世上最伟大商业领袖之一,并称威斯康辛州厂是“世界第8大奇迹”。特朗普如此激动不已未非没有原因,这次郭台铭下重本投资100亿美元,不仅可以为美国削减贸易逆差,而且预计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可以说,为特朗普承诺的“雇美国人,买美国货”帮了大忙。

1、美国工人工资比中国至少高5倍,郭台铭建美国工厂仍有盈利空间?

众所周知,美国人工成本肯定高昂,难道郭台铭甘愿牺牲那么大的成本卖特朗普人情?据了解,郭台铭承诺,在美国工厂的工人平均年薪将达到5.3万美元(约36.2万人民币),这还没算上员工福利。相比中国,以工资最高的深圳总部——龙华富士康为例,按照最高的平均6000计算,美国工人平均工资比中国高了5倍,换到中国其他地方的富士康基地,收入差距就更大了。

事实上,郭台铭不惜成本跑去美国,很大可能是为富士康转型做准备。郭台铭近年来在酝酿一个大的计划——建设世界最尖端的“10.5代”液晶面板工厂,形成大型电视的一条龙生产链条。而这次的美国工厂就是专门生产液晶面板,不仅为此,早在2016年郭台铭还收购了日本液晶面板制造商夏普公司,为其相关战略提供技术支持。

2、富士康进军高端制造业,美国:40亿美元补贴等你!

尽管美国制造业近些年正走向衰落,但经历了完整的更新迭代,拥有一大批技能水平高的蓝领工人,劳动生产率水平较高。换言之,如果鸿海想要成为一家具备上下游连接能力的超级巨头,就必须借助美国在制造与技术研发积累的基础来完成蜕变。

随着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拼装等简单工序的代工利润率不断下滑,郭台铭显然意识到,电子代工企业即使做到极致,发展空间仍然有限,需要迈向高端制造业。根据业界披露,为富士康贡献了近半营收的苹果代工业务中,其利润率仅为3%。不难理解,郭台铭希望能取得毛利率更高的零件代工。

除了富士康自身的原因,美国给予的一系列优惠措施也吸引着郭台铭前往。按照计划,富士康未来15年最高可从威斯康辛州享受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包括创造就业的15亿美元州所得税减免、13.5亿美元的资本投资州所得税减免,以及1.5亿美元的营业及使用税豁免。而且,当地政府又陆续加码投资奖励,预计为富士康的美国工厂提供高达40亿美元左右的优惠。这样一来,郭台铭首选美国建厂就不出奇了。


金十数据


因为美国市场的实际规模真是太大了。只要建立了工厂,他们绝对不会亏本。

美国人工的确贵,但别的便宜啊。在美国买一块地的价格要比在国内便宜很多,而且当地政府还有各种补贴,这样算下来在美国建厂的成本绝对没有那么高。据悉,富士康征地价格是每亩8300美元,这是当地以往土地价格的五倍之多。即便增加了这么多价格,这地价也并不贵。

而且,美国人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富,亚马逊物流中心一小时10-15美元的工作依然是不缺人的,所以就算是富士康真的把苹果生产线部分迁回美国,他们的成本也不会增加太多。

最重要的是,富士康在美国的项目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液晶面板项目。这一项目总投资100亿美元,将创造3000个就业岗位。这种级别的项目实际上和英特尔的晶圆厂是类似的。2017年英特尔也曾经投资了70亿美元建立一座3000个就业岗位的晶圆厂。也就是说,富士康去美国是弄高科技了,而不是普通的代工厂。


看球人


富士康美国人工费并没有比中国高10倍,人工工资比国内高6倍左右,但综合算下来后,制造成本真不一定比中国高。



富士康美国工厂单个人工费用高,并不代表总体人工费用高

据媒体介绍,富士康威斯康星州工厂员工年薪不低于5.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6万元。而在中国,富士康普通一线员工的平均年薪在5至6万之间,美国建厂的人工成本是国内的6倍左右,咋一看,人工费用不得了。

但是大家需要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富士康美国工厂将实现高度自动化,所需的人工数量并不多。

此次在美国建厂,富士康选择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液晶面板业务,所需的人工数量大概是13000人,这个人工数量和富士康目前在国内50多万员工相比那就很少了,因此人力成本占比大大减少,总体人工费用并不高。

美国除了人工工资高之外,有很多优势吸引郭台铭

郭台铭是个商人,投与不投,在哪投资他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不可能做亏本生意,就目前美国营商环境来看,富士康在美国投资创造的利润率并不比国内差,甚至比国内要高,因为目前美国有不少优势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企业。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优势:

1、生产资料成本低

目前美国的天然气价格只有国内的五分之一,汽油、电的价格是国内的一半,此外美国给富士康的土地成本也很低。

2、物流成本低

富士康代工的产品很多都是美国企业,比如苹果,戴尔,惠普,思科,IBM等等,在美国建厂直接本土供应,可以减少很多物流成本。

3、融资成本低

目前国内贷款最低的年利率也需要6%左右,而美国目前5年期利率只有3%左右,利息只有国内的一半。



4、税收优势

特朗普上台之后实行减税政策,企业所得税率从35%直接降至15%,这个税收要比国内低很多,直接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

5、补贴政策

富士康这次到美国投资,特朗普政府给了很多优惠政策。 比如富士康在美国投资设厂,根据特朗普跟富士康协议,只要郭台铭来建厂,未来15年将提供30亿美元的税收优惠,此外还有约7.64亿美元的设厂公共开支补贴,和约1亿美元的相关联通道补贴。

6、技术优势

不管你承认与否,美国都是目前世界技术最先进的国家,而且郭台铭早已意识到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过去了,机器换人已是必然趋势,依靠技术创新才能保持竞争优势。

因次富士康本次投资美国还有一个重点是和罗克韦尔自动化合作实践互联企业及工业物联网的智能制造理念,部署先进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打造高运作效率的顶级制造系统。



因此从整体来说,虽然美国人工成本高,但总体优势明显,所以富士康投资美国没有什么大惊小怪。


贷款教授


郭台铭去美国,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企业扩张因素。

首先说政治因素,特朗普在提出要让制造业回归美国。这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政治信号。跨国巨头不可能无视美国总统发出的信号。

其次是经济因素。

美国人工费是中国的十倍,但在制造业的成本中,人力成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包括原材料成本、税负成本、运输成本等多种成本。

虽然美国人工费用是中国的十倍,但美国其他费用都比中国便宜。据波士顿咨询公司2013年的研究报告,当时在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2015年,在美国低成本地区生产已经变得和在中国生产一样经济划算。有机构预测,2018年,美国制造成本将比中国制造便宜2%~3%。

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同行中最早开拓海外市场的企业,一直位居国内同行出口的前二位。

2015年,江南化纤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投资办厂,成为首家在美国建立再生聚酯短纤维制造工厂的中国企业,一期计划投资2500万美元,二期计划投资2000万美元。“江南化纤”反映,去美国投资办厂,主要原因是国内综合成本连年攀升,颇感吃力。

分类下,在土地成本、物流成本、银行借款成本、电力/天然气成本、配件成本及税收成本上,美国具有一定或相当的优势,这里就不列举具体数字了。

而美国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业,常常给予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比如房产税优惠30年内有效,如果公司达产,30年内将给予3000万美元的税收减免。特朗普还给美国企业再一次降税,进一步拉大美国在税赋方面的优势。

玻璃大王曹德旺因为客户端要求,在美国投资十亿美元建设新厂。在比较中美两国的成本后,曹德旺说,美国只有人工成本比中国贵,其他都比中国便宜。

曹德旺表示:“对美国投资,美国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将占到总营业额的40%,的确比中国高。但制造业的税负却更少,只征收所得税,没有流转税的税负,这样就能省下一半。另外,美国的能源也比中国便宜。比如天然气的价格只是中国的五分之一,电费是国内三分之一。这对我们投资是个很大的鼓励。”

再举一个例子:2003年,中国纺纱成本价每公斤是2.76美元;美国是2.86/公斤;也就是当时美国比中国贵0.1美元/公斤。2010年,中国纺纱成本价是4.13美元/公斤;美国只有3.45美元/公斤。

最后,我们再回到人工成本。美国人工成本是中国的十倍,但伴随技术进步,现在的高科技工厂用工数量越来越少,绝大部分岗位都可以用工业机器人来替代工人,这样,十倍人工费用就可以被无限压缩,而且良品率进一步提高。

以前一条流水线可能需要100个工人,现在只需要10个工人,这样人工费用支出被极大的减少,人工成本在制造业中占比越来越低。这是郭台铭敢在美国建厂的核心驱动力。

最后还有一个企业扩张冲动。这与政治因素有关联。

郭台铭的产品要进入美国市场——目前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就要在美国市场寻找一定的存在感。毕竟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不是一般的小企业小打小闹。


波士财经


企业成本中,人工费用只是其中一项,而非全部。企业运行的过程产生成本包括:人工费用、土地房屋成本、水电费用、税费、运输物流、损耗、管理成本等等。所以,作为生意人、商人的郭台铭做出将企业开在美国肯定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算的是综合成本价格以及未来市场扩展,而不是单单一项的成本。

美国虽然人工费用高,但是其他的成本自老特上台以后均呈现了下降的趋势,不仅仅是郭台铭一家企业去美国,就连福耀玻璃的“首善”曹德旺也是将厂区建立在了美国的土地上。土地成本、水电费用、税费、运输物流成本以及损耗、管理费用等等都有着成本降低的存在。再加上进入21世纪以后,人工在厂区的占比更是得到了优化,选择更为高级的工作人员才是重要的。为什么?因为现在的厂房与19世纪有着天壤之别,存在更多的自动化。可能一个厂区只有几个人在打理,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人存在。这也就将大部分的成本降下来了。

当然,郭台铭去美国建厂最为重要的就是占领制造业市场,他没有抛下我国巨大的市场份额。由于美国关税一事的发生,税费的增加也是致使郭台铭想去美国开厂的基础。因为产品的价格升高可能就会推高终端消费的价格,进而失去价格优势。郭台铭不能说是简简单单的就跑去美国开厂,肯定也是做了大量的相关市场分析然后做出的决定。


厚金说



富士康的这次美国落到,真正的原因,当然有国内制造业税负过重的原因,也有国内人工工资优势殇失的因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郭台铭的这一个动作,极具战略布局的意图。

郭台铭看到了将来制造业发展的趋势,即AI会浸淫制造业当中,人工智能即机器人会大面积代替人工,这样人工工资的变化,反而成为了一个次要因素。同时,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国和美国相比较,还有不少的差距;

第二.郭台铭的信息来源一定会大大区别与一般企业家的信息来源,也许他看到了贸易战已经不是原来的打打谈谈,贸易战是非打不可的一个战役,而且,他也感觉到美国制造业的回流是一个趋势。像他这样说商人,如果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也不可能会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

可能还有一点,那就是苹果手机是郭台铭的主要业务线,他不想让美国人自己在建设一个制造苹果手机的工厂,这也是他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实尴尬吧!

我们认为,这两个原因,才是郭台铭决策的根本原因!这不是阴谋论,是战略眼光的具象表现而已。

码字真的很辛苦的,来到这里看到我们的文章,那就是你我之间的缘分!点赞,转发和关注一下吧!我们诚挚地谢谢您!


在路上觅寻


对于这些事还是有一些观点:

首先,陈光标的慈善行为,特别是在早期阶段,大多是真实的。他个人不断回馈社会,也促使一些人参与其中,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为爱情和慈善事业付费也是一种条件,而且图片也会得到回报。这也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随着陈光标的粗略行为,他变得越来越高调。在做好事的过程中,他拍摄了很多照片,并且他被怀疑是节目的吹嘘。此外,慈善记录不能受到监督和检查,并且存在可疑的虚假报告。个人和公司的诚信经常受到质疑,人们不可避免地会继续批评。

第三,陈光标在高调慈善事业的道路上越来越糟,逐渐失去方向而失去自我。因为他在马前转过车,他没有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公司的运营中,导致公司管理不善。它开始以第一品牌的名义寻求“特殊利益”,以减少其他企业的竞争机会,并扰乱市场的自由公平竞争秩序。它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对假公章制造的调查和处罚,逐渐淡出公众视线。

第四,我们可以看到,陈光标实际上是一个两面派,善恶,相对虚伪的“普通人”。善良,丑陋,甚至虚伪,这是所有人的共同特征,但陈光标无限放大了这些特征。当我们评估一个人时,只有全面和深入的理解才能导致客观的理解。忽视他的善良并谈论他的邪恶,这是不可信的。脱离邪恶并谈论他的善良是一种良好的声誉。我希望通过对陈光标的分析,我会为大家带来一些启发。个人意见,欢迎在评论和交流中留言。


智慧城市研究


  • 美国人工费是中国十倍,但其他的成本未必有中国那么高啊。比如说水费电费和税费等等。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郭台铭去美国建厂并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考虑的。他自己现在钱这么多,赚多赚少对他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指导公司继续走下去。


  • 去美国建厂,表面上成本是增加了。特别是人工费方面。但是郭台铭为美国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啊。特朗普肯定也是很开心的。而且他也从美国那边获得了不少的资助。费用也高达几十亿元。这些钱足以抵消人工成本了。
  • 德旺老人也在美国建厂了。这些企业家考虑的是全球化的趋势。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平衡起来,他们在美国建厂的成本也增加不了多少。但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未必其他的企业到美国建厂就一定有好处。很多的产业链还是中国方便。即使现在人工成本在不断增加,但中国依然是充满商机的。

最近问答点赞好少啊,虽然行情不好,但还是希望多多帮忙点赞哦,谢谢!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