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太极拳改变人生观,打坐找回自己之19——气、氣、炁

谈到修行绕不过去的就是气。在练太极拳的时候半信半疑的气,今天按照我的理解讲给大家。

上面的三个字都念qi。看《黄帝内经》里面提的最多的就是气,阳气,元气,气血,营气,卫气,然后是经络。气到底是什么?气功练的是什么?经络和气的关系?气对人的影响等等。

第一个气,《说文解字》中的原型是三,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的就是气。所以第一个气就是指空气,物质的存在形式---气态,不是真空的空。无形为气,有形为云,有力为风。在自然的世界里,只要有空间,气就会慢慢的充满。液体中充满了气,所以鱼可以通过鳃呼吸。固体中也充满了气,因为用放大镜看固体就像海绵。

同样的道理我们的身体里也充满了气,因为我们的身体就是由固体和液体组成的。我们体内既然充满了气是不动的还是流动的呢?当然是流动的,因为细胞需要呼吸,需要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

高中的生理卫生告诉告诉我们,气体的交换是通过血液流动,氧气在肺进入血液和在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供给各个细胞。这是其一,有没有其二呢?

pm2.5告诉我们这种尘埃可以直接透过皮肤进入我们的身体,那空气当然可以。因为气体是以分子存在的氧分子的大小是0.296纳米是pm2.51十分之一,另外我们的身体70%是水分,孩子是80%。我们的体细胞就像鱼一样生活在体液中,呼吸体液中的气。如果放大几万倍,我们的身体和地球是一样的,骨骼是山,血管是河,体液是海洋。这个世界唯一确定的就是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血液在血管里就像河流在河道中,我们的体液就像海洋,随着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沿着一定的路线在缓缓移动就像洋流。洋流产生的原因是密度差,决定密度的是温度,在人体里也一样。这些固定的路线就是经络,那些穴位就是漩涡,是通气的地方。是体液中气体和外界气体交换的地方。

人刚出生的时候就是没有污染的地球,河流,海洋清澈见底,陆地上草木茂盛。随着年龄的增加,河道被阻塞了,海洋被污染了,森林也不见了。是谁倾倒的垃圾?正是我们自己,把自己认为有营养的东西通过嘴放进来,吸烟的时候让自己的身体里充满雾霾。你的心在贪婪美味时,满足口欲时,你的身体里已经惨不忍睹了。养生就是养我们身体的环境。

练气功,就是通过以意领气的方法,让更多的气体进入体内,融入体液,加速体液的流动,是第二套呼吸系统。浅呼吸启动的是肺循环而放松的深呼吸启动的是体循环。人的皮肤是透气膜可以呼吸。所以修行的最高阶段是体呼吸,气从身体的毛孔直接进入身体,沿经络滋养全身的细胞。关键点就是放松和缓,匀,长,细的呼吸让气容易透过各种膜。

第二个氣是气中的能量,简单可以理解成氧气。脂肪,蛋白质,糖通过与氧的结合转化为滋养身体各个细胞的能量。复杂一点空气中就有这种能量,无处不在。所以古代的食字是食气这2个字合一而成。食气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但是随着食物的增加,人们忘记了。修行的人还在坚持,僧人的过午不食,是需要打坐的,在打坐的时候食气。道家的辟谷也是这样的。我现在晚上不吃饭,打坐后吃些坚果。

植物用半年的时间通过呼吸作用将空气中的能量收集到种子里,让这种能量用于生命的繁殖。古人发现了这一点加以利用。我们吃食物的能量来源来源于种子,如果让我们在肉和饭中二选一,正常人都会选择饭,就是这个道理。人类的科技进步到现在,粮食仍然不能人造,只能从植物中提取。大米,白面,地瓜,土豆,大豆都是种子。有一种用于肠道疾病患者的营养粉,据说解决了肠道疾病患者的维持生命问题,重要的原料是大豆,其实就是豆浆。中国人已经吃了几千年了。

第三个炁是道家专有的炁,我理解为元气或真气。是先天具有的,是前面我说的原电池。通过采天地之氣可以给元气充电,目的是长生不老。

气功应该是练气的功夫,目的是采氣。采天地之气应该是采天地之氣,练气还神应该是练炁还神。

原来气不止是气,还是氣和炁。听徐文兵和梁冬讲黄帝内经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重学汉字了,认字不识字说的就是46岁的我。以上是我的拙见仅供参考。太极拳改变人生观,打坐找回自己之19——气、氣、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