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VC笔记19:怎么学习Model 3 21700电池技术

结论先行:

  • 构建自己的电池生态,否则光电芯一项的生产良品率(天朝企业一遍90%,)就能拖垮企业。
  • 技术导向,开发跟a高能量密度,b快充,c循环次数高的电池。
  • 忘掉补贴,汽车电池全国前三的“深圳沃特玛”从18年7月1日,全体放假半年。踏踏实实做好研发才是立命之本。

一、构建自己的电池生态,否则光电芯一项的生产良品率(天朝企业普遍90%,)就能拖垮企业。

看一张特斯拉的电池生态图。(下图)

VC笔记19:怎么学习Model 3 21700电池技术

为啥是这样?因为电池生产有个致命问题,每个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都有差异,体质有好有坏。拿18650为例,有的2800mAh,有的3000mAh,有的最高充到4.2V,有的4.18V。电池厂也是按体质把电池分了4个等级甚至更多。质量控制最好的松下能做到良率98%,天朝企业只能做到90%。对于一辆Model S P100D,有8256节18650电池,全部都是挑了又挑,捡了又捡,扒了又扒,选了又选。质量最好的,偏差最小的,同一批次用于电动汽车,那剩下的呢?18650因为其标准规格,不同等级用于笔记本,充电宝,高光手电筒,电动工具等等。2170因为其标准规格,会带动上述产品向2170型号电池迁移。毕竟容量更大,价格更低。

特斯拉就更有绝招,叫Power Wall,储能墙。体质稍差的自己也能消化。现在明白Musk为啥又搞电动车,还搞Solar City,太阳能发电,能量储存在自己电池厂生产的储能墙中。把质量不同的各级别电池都充分利用了。这也是Musk电池不选择软包电池的原因。不标准化,级别低的电池没法消化。

然后赚到的钱,再次投入电池研发,推出更好的电池。形成正向循环。

二、技术导向,开发跟a高能量密度,b快充,c循环次数高的电池。

三元锂电池vs磷酸铁锂。目前市场主要二种技术路径,它们是此消彼长、彼此竞争的关系。

VC笔记19:怎么学习Model 3 21700电池技术

2017年前动力电池行业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主要应用在公交系统领域,但是三元材料正快速崛起,主要应用在乘用车方面。

磷酸铁锂电池2016年总搭载量有20GWh,市场份额比例为73%,三元材料电池出货量6.3GWH,占比22%。

但是到了2017年9月,三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4.75GWH,市场份额提升为52.45%,市场占比提升很快,说明三元电池是市场认可的主要技术模式。

三元电池主要用于慢充,它的负极是石墨,正极是三元材料,核心优势是能量密度更高。它的能量密度能达到180Wh-200Wh/kg之间。快充以磷酸铁锂为主,能量密度在90wh/kg。

国家相关政策为了保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在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要达到300Wh/KG,400Wh/KG,500Wh/KG。

也就是说,现在的能量密度还达不到2020年的要求,必须不断通过研发,材料和技术的革新来提高竞争力。

这里进行下成本对比

2016年,电芯产品价格为1600元/kwh,成本为1200元/kwh,毛利润为25%,电池组价格2400-2500元/kwh,成本在1800-1900kwh,毛利润

24%

相对来说,这个毛利润空间很一般,一般情况下一个新产业产品的毛利润应该非常高才对,我们来看看行业的竞争状况就知道了。

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宁德时代为100-130wh/kg,比亚迪的单体能量密度是156-190wh/kg,而补贴要求是115wh/kg以上可以获得1.2倍补贴,。

这一块是比亚迪有优势,但问题是这个类型的电池逐渐被三元电池替代了。

宁德时代的三元电池单体密度现在是200wh/kg,到2020年的规划是250wh/kg-300wh/kg,而比亚迪到2020年最高是250wh/kg,所以宁德时代有一定的优势。

特斯拉Model S P100D拆机电池经分析能量密度在258-276Wh/kg之间,宁德还有差距,实验室能做和量产车上用还差了两大步。一步是量产,二步是上车。

三、忘掉补贴,汽车电池全国前三的“深圳沃特玛”从18年7月1日,全体放假半年。踏踏实实做好研发才是立命之本。

【债务违约】 【沃特玛。深圳。近万人的大厂,倒了。】的 谁都不曾想到,连续几年跻身动力电池行业前三,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一时瑜亮的沃特玛会在短短几个月内“大厦将倾”,超过200亿元的整体债务让很多人直接判定该公司已无药可救。

沃玛特是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17年盲目扩产,国家补贴磷酸铁锂转向三元锂电,一下就完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