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看待美国要求所有国家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是不是太把自己当根葱了?

毛开云


6月26日,德国《时代》的报道,从2018年11月起,所有从伊朗购买石油的国家将受到美国的制裁。

6月28日,参考消息网的报道证实了这件事:26日,美国一高官称,期待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削减至“零”,否则它们将遭遇制裁的风险。


美国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压伊朗,试图加大对中东的控制力度,进而控制石油。美国试图推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政权,扶持库尔德武装,就是想控制住叙利亚,目的当然是为了控制中东。然而,由于俄罗斯的出手,美国在叙利亚没能实现它的战略目标,现在将目光转向伊朗,也是为了控制中东——美国的中东战略大目标并没变,不过就是将目光从叙利亚改为了伊朗。


撕毁伊核协议,不过就是打压伊朗的前奏曲。伊核协议签署后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随着伊朗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军事实力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这无疑降低了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怎么可能让中东出现一个新的霸主?打压伊朗,提高美国对中东的控制能力,就成了美国必然会做的事情。特朗普为此找了个看上去还算说得过去了理由:伊朗仍在研发核武。以色列为了打压伊朗,更是拿出来个“2.5吨”的所谓证据。


这就有了打压伊朗的借口,而限制伊朗石油出口,对其实施经济制裁,就是美国打压伊朗的具体措施。美国要求所有国家在11月4日之前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就是美国的具备行动了:美国已经就此事通知了其欧洲盟友、日本、印度等。

那么,该如何看待美国的这一举动?

第一,美国在钢铝关税问题上已经招来了各国的贸易反制,此次将期限定为11月4日,无疑是不想再因此扩大贸易战。时间远比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时,美国商务部给出的期限要晚得多,很明显美国不想将贸易战扩大。先解决钢铝关税问题,看看欧盟等国的实际反应,以及美国这种“极限施压”的效果,恐怕才是特朗普政府这么做的原因。


第二,美国试图利用自己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政策。对伊朗实施最严厉的经济制裁,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其它国家与伊朗做生意,否则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这没任何用处。美国就是要切断伊朗与外界的贸易往来,彻底孤立伊朗,而石油贸易又是伊朗国家经济最重要的支柱,打断伊朗与各国的石油交易,伊朗的经济将遭受重创。美国这是在打着限制伊朗核武研发的旗号打压伊朗,迫使伊朗重签符合美国利益的伊核协议。

第三,美国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毫不顾忌其它国家的利益关切,这是美国霸权的再次表现。这是毫无疑问的,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如今又威胁对其它与伊朗有石油贸易的国家实施制裁,这就是美国的霸权,更是美国的自私行为:置国际协议于不顾,为本国谋利。美国优先政策,说白了就是把美国的利益永远排在前面,其它国家全都靠边站——这对其它国家已经构成了实质性的威胁,欧盟之所以对美国开始贸易反制,就是因为美国损害了它们的利益。


第四,美国正在透支它的国家信誉,撕毁协议、贸易制裁等等,都是在伤害美国的国家公信力。不惜与各国开打贸易战,制裁与伊朗有经贸往来的国家,特朗普就是想趁美国还是世界老大的时候,重振美国的经济,再用得到的这些经济利益维护它的霸主地位。这其实就是一个悖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被美国剥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给美国当奴才。特朗普的这种做法只能加速美国的哀落。

第五,特朗普对美国的实力太过于自信了,对盟友的作用太轻视了,小瞧了其它国家的反制力度。其它国家暂且不提,就拿欧盟来说,它也不会轻易听美国的话。特朗普对欧盟征收特别关税,已经与盟友间产生了很大的裂痕,在伊核协议上,更是遭到了盟友的批评。而与伊朗石油交易最多的国家就是欧盟,美国此举就是拿盟友不当回事,根本不考虑欧盟的经济利益、安全关切。


如果美国与欧盟的关税贸易战继续打下去,欧盟必定会对美国的制裁再次实施反制——如果欧盟退让,则钢铝关税问题上也就输了。美国之所以能够称霸世界,它的盟友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与前苏联的对抗,还是冷战结束后的几场战争,美国的盟友都功不可没——没有它们的支持,恐怕美国也不会比前苏联强到哪去。再有就是其它国家的反制,包括印度、日本等都与伊朗有石油交易,而这些国家也是世界的主要经济体,一旦制裁,无疑将会扩大贸易战的范围。

各国与美国的贸易战,如果能坚持到一年半,那么美国将会输的很难看:国家信誉丧失,与盟友矛盾加深,控制中东的能力下降,美国经济受损……同样,各国的经济也将受损,但总好过成为奴隶!美国之所以把自己当根葱,就是因为美元霸权、军事霸权,使得美国可以随意制裁它国,唯一付出的就是美国的国家信誉。但这无疑是美国投资最少的有力措施,尤其是对那些中、小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