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6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元代初建时忽必烈将首都迁至北京,最为抓心烧脑的难题就是粮食和水。北京虽然地表水源丰富,但大多是苦水,难以饮用;南方通过大运河运来的粮食,到通州便戛然而止,此后只能陆运进京,车马短缺且受气候掣肘,皇城因缺粮少水几乎窒息。

水利专家郭守敬为解决大都漕运,引白浮泉水向西南,流入瓮山泊,再向南汇入积水潭,然后穿过城区,从东南方向的文明门出城,最终与通州的潞河相汇。连接大运河之后,南方的粮食和各种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市中心,百姓也不再为生计而顿足。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白浮泉作为通惠河最北端的起点,曾拯救过大元帝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这样评价:“与历史上的北京城息息相关者,首推白浮泉。”

通惠河的北起点

——白浮泉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白浮泉又名龙泉,

是白浮引水工程的源头。

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昌平区化庄村东龙山东麓。

一眼草根之泉

想当年,白浮泉可是个成色十足的草根山泉,“出生于”古代昌平州东南隅的一座高不过70米的小山上。一千年前的昌平还是荒草离离,是北京城抵御北方强悍民族、血染疆土的边陲。或是想讨个好口彩,这座小山被当地居民冠以众多令人咋舌的名字:龙泉山、龙山、神山、凤凰山、神岭山……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后来,一股泉水在这座山半山腰冒出,在一片平展的洼地上汇集成潭,给村民带来福音。但因那个年代泉水遍布昌平,所以人们顺口以白浮村名命名——白浮泉。

工程举世闻名

为了解决当时大都内缺水少粮的问题,人们搜遍今房山、门头沟、石景山诸地,希望能引水东行进入大都,然后与通州的运河对接。原本最被看好的是永定河,但它暴虐无常,人们难以掌控,所以一切设想都化为泡影。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水利专家郭守敬在考察时发现,白浮泉水不仅水量大而且异常稳定,是引入京城极为理想的水源。

并且运用早年治理黄河时得出的海拔高度理论(比德国大数学家高斯同一理论的提出要早560年),测得白浮泉的地势要高于西山山麓,所以将泉水大体沿50米等高线南下,避开河谷低地,向东南注入瓮山泊。按照今天的测量,白浮泉的海拔为55米,瓮山泊的海拔为40米,白浮泉引水选线,循山麓绕行六十余里,而海拔高度缓缓下降不过数米,其精确程度令人拍案叫绝!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天府广记》载:“郭守敬所筑堰,起白浮村至青龙桥,延袤五十余里。”河渠沿大都北部的山脚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沿途又拦截了沙河、清河上游的水源,汇聚西山诸泉,使水量大增。河水再向东南流入高梁河,进入积水潭,并以此为停泊港。积水潭东侧开河引水,向东南流,再经金代的闸河故道向东至通州。“全长一百六十四里又一百四步”,真乃北京水利史上的惊世杰作。从此,北京有了供水的命脉。

长河逐渐废弃

到了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选址昌平区天寿山修建皇陵,担心引水工程破坏了皇陵的风水,便决然废弃。从此,白浮泉引水工程形迹渐失。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尽管如此,白浮泉水仍旧汩汩流淌,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过往的一切。它那珠玉落盘的美妙,明清两朝均被评选为“燕平十景”之一。明初在泉上修建了九龙池,池壁系花岗岩砌筑,龙头用汉白玉雕刻,嵌入石壁,泉水便从九个龙口中流泻而出。

直至上世纪50年代,修建了十三陵水库,加之北京城地下水水位陡降,白浮泉的龙头渐渐干涸,至此,700多年的盛景不复存在。

重现昨日辉煌

为保护白浮泉,一座398公顷的“白浮泉湿地公园”建成,它的面积是颐和园、朝阳公园的1.5倍。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公园里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河道和湿地,湿地比较原始,长满了芦苇和荷花。园内有一条很长的环湖跑道,湖面开阔,里面鱼类、鸟类众多,还有很多大型涉水禽类。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除了建成这座湿地公园外,昌平区正在对白浮泉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开发,不少专家学者到遗址所在地化庄村实地考察,听年长村民讲村里古老建筑和民俗文化。

村里老人说因为这里是大运河的源头,所以在以前每逢阴历六月十三,村里都会到龙潭的水池边求雨。村里人会用五彩线把油布拴在玻璃瓶口,之后放在龙头下面,等上一炷香的工夫,然后取出瓶子看里面有多少水就代表着天要下多大雨。

曾拯救过大元帝国的「白浮泉」「醉美乡村」

目前,白浮泉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未来包括化庄村在内的大片区域要建成白浮泉遗址公园。

大运河文化作为一种活化石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同根同脉,让我们一起努力,保护好大运河文化。

旅行小贴士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昌平镇化庄村

公交:乘坐地铁昌平线,在沙河高教园站下车B2口出,换乘昌52路公交车在化庄南站下车,步行800米左右即到。

驾车:沿京藏高速行驶至科技园出口驶出高速,在水屯桥右转进入白浮泉路,行驶1.8公里后右转即到化庄村。

THE END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一键关注“北京美丽乡村”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