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让青春在农村天地里闪光——记延长县母生村扶贫工作队长呼新

今年29岁的呼新,是共青团延长县委少先队总辅导员,她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开朗外向、落落大方、做风干练、敢于担当。2016年6月,根据组织安排,呼新来到了延长县张家滩镇母生村,满怀憧憬地挑起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的重担,期待在广阔的农村天地里大干一场,使这里的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的生活。

让青春在农村天地里闪光——记延长县母生村扶贫工作队长呼新

呼新(右)传达县上脱贫攻坚会议精神。

呼新进村第一天,个别村民议论:一个城里来的丫头片子,还来当驻村工作队队长,小胳膊小腿的,能顶什么用?村民的话将她的一腔热情浇凉了一大截。在乡亲们质疑的眼神中,呼新硬着头皮走进村委会。那一刻她更加懂得,扶贫工作不能空喊口号,需要认认真真地做,实实在在地干。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精心思考一整套的扶贫方法,以工作成效来撑起母生村这片天地。

呼新凭借自己在法院两年的工作经验,三年的纪检工作经历,先后组织全体村民进行了法律知识宣传,进行了纪检知识培训,让老百姓学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参与到村里的民主管理之中来。两次培训宣传,让村民开始认可了这位思维活跃、思路清晰,口齿伶俐,能说会道的扶贫驻村工作队队长。

让青春在农村天地里闪光——记延长县母生村扶贫工作队长呼新

深入果园查看果树受灾情况。

开展精准识别工作期间,呼新对母生村的所有群众无论路程远近,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充分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放弃休假,带领工作队员深入村农户开展精准识别入户评估工作,真正做到评估不漏一户、识别不少一人,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

去年7月3日,呼新要去苏家岭村为刘志德家送明白卡,由于苏家岭自然村至郝家窑科自然村尚有道路没有硬化,前几天的大雨把土路彻底冲塌了,汽车没有办法进村,她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一起先坐三轮、又坐摩托,然后步行,才进村把明白卡送到了刘志德手上。

让青春在农村天地里闪光——记延长县母生村扶贫工作队长呼新

入户了解贫困户生活情况。

在入户工作中,呼新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母生村郝玉胜的妻子患有精神病,唯一的儿子在延安打工,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住的是土窑洞,因年代久远导致房屋受损。了解到他家情况后,呼新登门解决问题,由于郝玉胜妻子有精神病,呼新不止一次被她扔来的东西砸着,轰出门外。

呼新把郝玉胜妻子看作母亲一样来对待,以一个女儿的身份善待她、引导她、亲近她。终于有了收获,郝玉胜妻子接纳了呼新。了解到郝玉胜他们家的真正需求,呼新及时向张家滩镇政府领导汇报,并依据有关规定为郝玉胜申请了分散自建指标,使郝玉胜一家终于有了一个新家。

呼新每次到郝玉胜家跟踪走访情况时,郝玉胜总是要激动地拉住她的手,说什么也要留呼新在他们家吃了饭再走。郝玉胜逢人便动情地说:“是这个女娃娃给了我一个家,没有她我们全家现在还要窝在塌了半边的泥瓦房。”

让青春在农村天地里闪光——记延长县母生村扶贫工作队长呼新

给贫困户宣传脱贫政策。

面对陌生的环境,呼新对母生村的脱贫发展思考起来:村子到底为啥贫困?该怎么帮村民们脱贫?经过分析,呼新认为,母生村以发展苹果产业为主,全村共有果园面积果园1505亩,其中已挂果1280亩,幼园225亩。果园面积大,基础条件好,但管理粗放、效益不高是影响村民经济收入的一大制约因素。

为了帮助村民的果园提质增效,呼新把精准扶贫与贫困户的“小扶贫”相结合,坚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一是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通过产业技术培训、农资肥料支持、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积极助力贫困户苹果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增收致富。二是因户制宜,切实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对个别贫困户因自身身体原因(因病或因残),无法承担农田繁重体力工作,却又无其他经济收入,而造成生活贫困的,呼新采取党员带头、干部紧跟、群众参与,帮助贫困户管理果园,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副业,增收创收。

为了方便村民的出行,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呼新和村三委会班子成员又做起了基础扶贫这篇“大扶贫”文章:促成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示范村建设项目落户母生村,完成巷道硬化和路灯安装项目,修建了村集体活动广场;协调解决了郑家岭和桥头两个自然村通村道路硬化问题;实施水上源项目,解决了郝家窑科、桥头、郑家岭、苏家岭4个自然村“吃水难”问题。

让青春在农村天地里闪光——记延长县母生村扶贫工作队长呼新

对母生村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呼新。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完成巷道硬化千米以上,安装路灯60余盏,修建了300余平米的村集体活动广场;修建人饮蓄水池2个,4个自然村130余户群众的“吃水难”问题得到解决;郑家岭和桥头两个自然村5公里的通村道路全面硬化。目前,母生全村基础设施配套等基本完成,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彻底改善。

现在,正是陕北酷暑炎热的夏季,呼新依然坚守在母生村的扶贫工作岗位上,又开始为今年秋季的苹果销售“大战”做着各种准备,以便使所有贫困户和全村的苹果卖上好价钱。 (来源《陕西农村报》 李文化 文/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