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亮剑》中,李云龙率部攻打平安县城时所使用的意大利炮到底是什么炮?

妙笔生花难落墨


简单说说。《亮剑》中的主角李云龙团长,“将军冲冠一怒为红颜”,为救他的未婚妻,调兵围了平安县城。在攻打平安县城时,日军据城而守,李云龙部屡次攻击都因为鬼子火力太猛而被打了回来,遭受了很大的伤亡。随后李云龙的一句话,成为了经典:“二营长,你他娘的那意大利炮呢?给老子拉出来”。最终一炮炸了城门楼,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亮剑》中的李云龙与意大利炮

早就有人根据这门炮的特征查出了它的来源,李云龙所说的“意大利炮”,是法国的施奈德M1897式75mm火炮,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法国小姐。1897年设计定型,在一战中大出风头,产量超过2万门。意大利从法国购买了一批施奈德M1897,并进行了仿制。一战结束后又卖给了中国一部分。

之所以被称为“意大利炮”,是因为该炮的炮身上刻有意大利文,当时我们的部队并不了解这些,认为其就是意大利货,所以在很多记载中才称其为“意大利炮”。


法国施奈德M1897式75mm炮,因其性能卓越,不仅是意大利对其进行了仿制,包括德国、英国等都进行了仿制。该炮实际上就是一款直射型加农炮,口径,75毫米;炮管长,36倍口径;炮长,2.7米;射程,8500米。相比于大口径榴弹炮,比如说当时的105mm榴弹炮,在火力、射程、射角方面都居于劣势。

M1897式火炮的最大特点就是加装了一个液压驻退机,这个驻退复进机构能够吸收火炮的后座力,传达到炮架上的后座力得以减轻。再有一点就是,该炮为速射炮,也被称为法国75快炮、法国75毫米速射火炮。

尽管其在火力、射程方面不如大口径榴弹炮,但是其野战能力强,受限小。“意大利炮”对于当时的我军就是一个宝贝,一个团也未必能有1门,其弹药更是无法保障。

在一位美国战地记者的记录中,讲述了1944年湖南战场上的一些情况,“当(中国军队)发起进攻时,他们得到了2门大炮的支援,这2门炮还是一战时法国生产的75毫米炮。只有200发炮弹,用起炮弹来好像一个守财奴数金币一样”。那每一发炮弹,都意味着战友的生命,他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浪费:在攻坚战时如果能多有几发炮弹,就能有更多的战友活下来。



结束语,为了胜利,以血肉之躯去与敌人的飞机、坦克、大炮相抗。今天的和平,就是他们用自己的热血、生命换回来的,向他们致敬!


儒道之主


那门意大利炮,其实是法国造的,是法国1897式野战榴弹炮,有一个响亮的绰号:“七五小姐”。1897式野战炮是法国陆军步兵师的标准支援火炮,每分钟能喷射15发炮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直到30年代,地球上射速最快,性能最好的榴弹炮。

《亮剑》是一代人心目中最经典的抗日剧,很多台词十分流行,比如“二营长,把意大利炮拉上来!”有趣的是,这门炮的名称是“M1897式75mm野战炮”,其实是法国研制的一种75毫米野战炮,常常简称法75,并不是意大利生产的。

M1897式75mm野战炮是一款鼎鼎大名的火炮,是世界上第一款弹性炮架速射炮。最大的特点是高射速,所以也被称为速射炮。正常情况下,M1897可以保持4秒一发的高射速,每分钟打15发,接近同口径迫击炮的射速。如果极限装填的话,甚至还能提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军曾创造过2秒一发的极限射速,每分钟能打出30发炮弹。

主要原因是M1897拥有独特的液压气动反后坐力装置。配备液压反后坐力和气动驻退/复进装置,火炮发射时产生的巨大后坐力,带动炮管后坐,大部分能量都被储能筒传递到储气瓶之内,然后通过复进装置使炮管复位,这以使得火炮的炮架能够保持在原位不动,且射角也不需要再调整。

为什么一门法国炮被八路军称之为意大利炮呢,意大利其实并没有列装过“75小姐”,仅有意大利商人因为对华军火贸易,从法国订购过一批M1897火炮,后来这些火炮被出售给国民政府,在后来辗转来到了八路军的独立团,这些火炮上面有被意大利军火商人铭刻的意大利文,所以李云龙就称呼其为“意大利炮”了。


科罗廖夫


法制1897式75mm野战炮:其实就是传说中的”独立团二营长的意大利炮“的原型,绝对的打鬼神器


坚定的钱行者


“二营长,你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来”,这句台词成为了《亮剑》的经典,那么李云龙口中的意大利炮到底是什么炮呢?


李云龙口中的“意大利炮”实际上为法国施耐德公司生产的M1897式75毫米野战炮,称为“法75”或法国小姐。法75是世界上第一种装备了弹性炮架的野战火炮,这样的好处就是开炮后火炮不会后腿,有利于提高射速。除此之外,法75还采用了螺式炮闩,使其射速为15-30发每分。因此,这款火炮是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火炮。

法75又是怎么进入中国的呢?一是蒋介石的中央军曾经在1932年购买了20多门的法75;二是滇军曾经装备过数目不详的法75。衡阳保卫战时,国军就用此炮重创过日军,但是自身也损失惨重。八路军哪里来的此炮呢,电视剧中给出了答案,是攻打日军的据点时缴获日军的,日军的此炮从何得到的呢,自然是缴获国军的。



历史军魂


以前看李云龙打县城有门意大利炮,楚云飞有个炮营,哪个炮才是中国当时最强的炮?

亮剑是个挺考究的小说,电视剧也是,那是一代人的记忆。首先提个事,就是那炮可不是意大利的炮,是法国1897式75mm野炮。也不是错,抗战时候确实有一批法75到中国,炮身有意大利文所以那时候叫它意大利炮。这炮刚出来那时候是顶好的炮,这算是世界第一款有反后座装置的炮。

然后说火炮,这当然不是最强的,除去机动的话那时候中国有不少重炮。可真正发挥威力的应该是在德国采购的一批150mm榴弹炮,还有就是驻印军有m1918型155mm榴弹炮的装备记录,但这不是威力最大的。

再就是各种老货,比如中原大战时候各路军阀就有点自己的家底,中央军有日本买来的四式榴弹炮,奉系钱砸出来所谓奉造“十四年”式和“十九年”式,这都是150mm的榴弹炮。后来沈阳弄出了“十九年”式240mm榴弹炮,论威力看口径那得是这个,再数基本也就到炮台了。

不过,那时候中国最需要的不是炮,最少不光是炮。能造炮或说买零件、钢胚加工组装的有东北军、晋绥军,沿海中央军之流普遍财大气粗直接买,南边跟英法打交道有些货。

那时候最需要的是整个体系的建设,大家伙来了怎么挪动它?骡马?不成,按吨算重量的铁砣子本地骡马拖不动。38年8月的时候孙连仲就为炮五团活活累死的近百匹骡马直接给中央打过电报。

所有人眼睛都盯着炮,但那时候真正有威力的是履带牵引车,是钢卷尺和测角板,是炮队镜和观测气球。


浩汉防务论坛


在抗战时期,中国的野炮数量本来就少,来源更是非常单一,仅仅为三种:法国施耐德Mle 1897 75毫米野炮,德国克虏伯75毫米系列野炮,苏制76.2毫米系列野炮。其中使用年代最久,作用却最小的是法国施耐德Mle 1897 75毫米野炮。虽然如此,它的名气却最大,在一战之前它是完美野炮的象征,是野炮的明星,它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叫做法国小姐!!!


沃特阿尤浓啥呢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vname": "\\u610f\\u5927\\u5229\\u70ae(2).mp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