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8 大數據將構建城市公交新格局

大數據將構建城市公交新格局

大數據將構建城市公交新格局

公共交通服務不僅方便市民出行,也是緩解城市擁堵、減少空氣汙染的必要手段。然而,《2017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儘管公交運營車輛、線路和里程不斷增加,但常規公交年客運量仍從2014年的781.88億人次下降到2017年的722.87億人次。

從乘客的出行體驗看,公交站點佈局不科學、等車不規律和時間長、車速慢、車內擁擠等問題的存在,阻礙了人們選擇公交出行。同時,政府管理部門及公交公司對公交需求分佈和出行規律研究不夠,導致管理粗放,線路設置、車輛安排等方面滯後,不僅導致公交服務供給與市民需求的脫節,也影響了公交運營效率。

隨著車載GPS和移動支付的普及,日益豐富與開放的公交數據給城市公交大數據研究帶來了極大便利和無限機遇。“大數據的湧現、新技術的革命與市場力量的助推為城市公交服務升級提供了巨大機遇。”世界資源研究所中國可持續城市項目主任劉岱宗表示,隨著自動駕駛、共享出行、大數據技術、新能源技術相繼湧現,未來城市出行將被重新定義。

不過,目前在公交領域大數據的應用仍然不夠充分。劉岱宗說,出行領域的革新、大數據的應用已經在出租汽車等領域得到了充分應用,解決了打車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但在公交領域,受困於IT能力與資金的不足,公交車實時回傳的數據並沒有得到充分分析和使用,乘客等車時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

但大數據仍然是解決公交發展的突破口。“車來了”總裁兼首席科學家孫熙表示,期望通過大數據分析挖掘數據的價值,通過公交提速全面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最終優化居民乘車體驗,提升公交出行分擔率,增強居民生活幸福感。“屆時,藉助大數據與創新技術的發展,未來的城市公交也會如同共享單車、互聯網約車、自動駕駛一樣,變得更加摩登、便捷、有趣,成為包容、智慧和綠色生活方式的代名詞。”孫熙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