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第一次去东北吃饭是一种什么体验?

小甜猫喵喵喵


来答一下。今天跟朋友聊天,他说第一次来东北一个人去吃饭,哇,一看这么便宜,点了四份菜,服务员说一个人恐怕吃不完,就点了三个菜,结果是三盘,盘子也大,装得也多,吓到了,心想东北多牛高马大的是有道理的。然后他的最大感受就是,东北人民这么实在?不可思议啊!以后就得少点。

还有一位朋友,当时他来吉林四平上大学,发现食堂的好多菜,竟然都有胡萝卜这个配菜,不过我倒是没有太注意到哈,如果对于爱吃有胡萝卜的人来说,那就是福利了。不过说道南方差异,东北的菜比较偏咸口,甜的也有,但比较滴少。

其实东北菜虽然不是大菜系,家常菜虽然看着不那么精致,但首先的印象绝对就是量大,实惠,经济。还有就是虽然看着各种炖,便如果你第一次吃东北菜,会改了对东北菜之前的肤浅印象的,就像朋友说的,每个菜都很入味。东北菜就是豪放!东北菜看上去乱作一团,大大咧咧,其实香味暗藏其中,而且很有营养,种类很多,又很有特色

最后提醒一句哈,东北菜不必非得去大酒店吃,要去东北人开的那种小菜馆才是真的好吃!但是还是不如在东北吃!



东北人自己的十大东北硬菜!伙伴们都吃过没!

锅包肉

东北乱炖

溜肉段

地三鲜

东北大拉皮

尖椒干豆腐

猪肉炖粉条

酸菜炖血肠

小鸡炖蘑菇

不知道你第一次吃东北菜时,是何感受呢?欢迎一起818。

(xtm)


新文化报


有一次去了回东北 ,我真的切切实实的体会到了东北人民的热情以及东北菜的热情。回去十天就在饭店就吃了六天,每天都有他家的亲戚请客。第一次上菜的时候我是真的震惊了,因为我是南方人,没见过这个排面。虽然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在学校附近东北菜馆吃过,已经见识到了东北菜的分量,但是第一次真实的来东北吃东北菜我惊到了,真的没见过一盘菜能这么多的。

在南方一般装菜都说用的盘子,但是在东北都是直接用盆的。一是因为东北菜基本上都是非常扎实的炖菜,比如乱炖、杀猪菜、白肉火锅等等,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东北气候寒冷,如果用盘子装的话,菜很快就会被吹凉。

东北人吃饭喜欢围着火炉吃,久而久之就衍生出了鱼锅饼子、豆角炖排骨这样主菜和主食一体的菜。非常美味,很有特色。东北因为气温非常低,人体体温流失快,所以东北人都特别能吃!看到一个东北人一口气吃50个饺子不要惊讶,常规操作。

东北人爱喝酒是举世皆知的,就算是平常没事都能喝二两。好不容上了饭店,怎么能不先吹一瓶呢?对于东北人对酒的热爱程度,我就这么说吧,上饺子馆吃顿饺子都能喝的面红耳赤。而最令人感到厌烦的就是“劝酒”,迟到了要自罚三杯。发言的要先喝一杯,给别人敬酒要喝,别人给你敬酒也要喝。如果不喝,轻则“没事,就这一杯酒,我先干为敬”,重则“咋滴,小子,看不起我啊”。所以说和东北人在饭桌上喝酒要三思而行。











时间的流浪者wo


2012年的时候,由于所在公司北方分公司车险查勘案件增多,一时间招不到合适的查勘员,总公司就把我们几个调往北方支援一段时间,为期三个月的支援,地点就是在哈尔滨。

通知下来以后,第二天我们就从广州火车总站踏上北上的列车,记得是第一天下午坐车,第三天才到哈尔滨,北方分公司的领导和同事代表到火车站迎接了我们,同时也准备设宴欢迎我们的到来,所选的餐馆就是东北菜馆。

在南方也经常碰到东北菜馆、东北饺子馆,而且也经常去吃东北菜,但是在东北本土地方吃饭,却是第一次,当然心中也充满了好奇和疑问,习俗和招待方式,饭菜口味,这些是否和南方那些东北菜馆一样,俗话说入乡随俗,我这个外地人,是不是也要学一些规则,万一冒犯了本地规矩,就不好下台了。

进去刚坐下,嗓门很高的老板娘就说,几位大哥吃点什么,经理跟老板娘说:这几位都是南方来的同事,老板娘你先介绍一下你这里的特色菜,也让他们多了解了解,随后老板娘就一句一个大哥的来给我们讲东北菜的特色,东北人吃饭的方式风格。

首先是东北人比较豪爽,比较直来直去,你要是喜欢吃什么,我就给你上什么,你要是不喜欢吃我这一家,我也会很客气的欢送你去另外一家餐馆都可以,不管是餐馆还是家里吃饭,大家都没有那么多规矩,也不用拘束,一般都是大哥大姐、老妹小妹的称呼,不会像南方人那样,不断的叫着先生、小姐、老板、靓仔靓女等称呼,而且东北人还特在意别人突然对一个女性称呼小姐,你叫个老妹老姐都没事,那是对当地女性最亲切的称呼。随后又给我们介绍了几个经济实惠而且又最能代表东北的特色菜,猪肉大葱饺子,蘸酱菜,拉皮,哈尔滨红肠,酱牛肉,拔丝地瓜等,菜都还没上来,就感觉当地的待客气氛很浓,当地人十分亲切,同时也消除了我太多的担心和拘束,你觉得是什么样,就表现成什么样,东北人的大气豪爽,绝对能够容纳你。

喝酒的时候,点了当地的哈尔滨啤酒,老板娘又说话了,东本人在全国都有贼能喝的称呼,但是在喝酒上他们绝不欺负人,能喝就多喝点,不能喝,咱也不劝,本来吃饭喝酒就是开开心心的事,不会让喝酒影响大家的气氛。

就这样一顿饭,差不多对东北的生活习惯方式有了新的认识,第一次在东北吃饭,心情很放松,饭菜更是可口,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人,真诚,真实。

在哈尔滨支援了三个月,走之前又去东北菜馆吃了顿饭,回忆这三个月的工作和生活,又为我的人生添加了一到绚丽的色彩!


时光作坊


量大量大量大。

说一下我的经历吧。那是2012年第一次去沈阳,当地朋友请吃饭。

进了饭店是典型的东北菜,八大碗。然后我们十个人点了八个菜,人均不到一个菜,心想,这点菜行吗,完全不够啊。结果,我错了!大错特错!

开始上菜就懵了,拆骨肉一大盘,是用口径30厘米的盘子装的,堆到冒尖,感觉是半扇猪的拆骨肉。锅包肉和蘸酱菜也都是如此。

这时候高潮来了,服务员敲锣打鼓抬上来一个轿子。轿子里放的是整鸡,垮炖大公鸡,那盘子比剁椒鱼头的盘子还大,而且也是堆满状态。我滴妈呀。

结局就是,我们吃了半天之后发现,菜好像没什么变化。这就是我对东北饭店等我第一印象。太实诚了。


植物人史军


对于第一次去东北吃饭,多有哪些体验,我还是知道一点的,因为在年前的时候,我刚去远嫁东北的堂姐家做客,记得刚到东北的时候,堂姐和堂姐夫,就早早的来车站接我们了,等到了堂姐家的时候

桌子上己经摆满了做好的菜品了,初步估计了一下,摆在饭桌上的菜品,最少有二十道左右,而且每个装菜的盘子,多要比我们苏北这边的菜盘子大多了,里面的菜品份量,也多是跟着盘子走的,盛的高高的

而不是那种盘子大,份量小的样子货,总之给人看起来,就是很丰富的感觉,等和堂姐夫一家人,简单的聊了一些家常后,于是就安排我们上桌了,而且在座位的选择上,非要我们做上位,我们这些人哪肯答应呀

毕竟我们来的这些人,多是和堂姐一个辈分的,但堂姐夫一家人,非说我们是堂姐的家人,难得大老远的来一次,肯定要做上位的,最后实在推不掉了,只能让我们一起来的,年龄比较大一点的人做在上位了



接下来喝酒吃菜的时候,堂姐夫一家人,也充分的体现了东北人的豪爽和热情,让原本还有点放不开的酒席气氛,也因为堂姐一家人的热情,给逐渐的带起来了,慢慢的就和堂姐夫一家人,尤其是堂姐夫喝的尽兴了

后来到第二天的时候,我也问过堂姐,是不是东北的酒席上,多是这么的热情和豪爽,还是做做样子的,我堂姐告诉我说,东北这边的酒席文化多是一贯如此的,而且不管是在家里喝酒,还是在酒店里喝酒


多是一样的作风,多是讲究的大碗吃肉,大杯喝酒,喝的尽兴,后来在我们回来的时候,堂姐夫一家人,还坚持送我们到车站里面才回去,经过这次东北之旅后,给我的个人感觉,就有以下几点

其一就是,东北那边的酒桌文化,是非常的豪爽热情的,其二就是,东北人在吃的方面,多是讲究的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其三就是,东北人在喝酒的时候,非常的会活跃气氛,不会让大家的酒桌上无聊的喝闷酒


七哥美食记


第一次在东北吃饭是在2005年,因工作关系到黑龙江省伊春市,下车时正好到晚饭时间,顾不上舟车劳顿,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一家宾馆的餐厅吃饭,总共点了四五个菜,现在能记得的有老村长炖菜、柴锅炖鱼,盛菜的家伙什儿真可谓是大盆子大碗,一点不夸张,老村长炖菜装在一个洗脸盆大小一样的搪瓷盆里,排骨、豆角、土豆、老玉米应有尽有冒尖儿一盆,就这一个菜就足够七八个人吃的,那条鱼也得有五斤往上,用一个直径有50公分左右大盘子,除了鱼还有很多粉条儿。虽然之前在北京也吃过很多东北菜馆,对菜码大有一定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惊着了,四个菜就把桌子摆的满满当当,而且东北菜口味重,不就着主食还真不行,这一顿吃得我们几个忍着蚊叮虫咬在河边溜达了半天才回驻地睡觉。再有就是一当地朋友在自己的烤肉店里宴请我们,席间叫他家的大堂经理来敬酒,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丫头,二两半一杯转圈敬,眨眼两瓶白酒下肚,脸不红心不跳,转身该干嘛干嘛去了。还有是第一次见识当地特产的林蛙,酱焖的、整只的蛤蟆,满肚子里都是黑紫色的籽,不敢下嘴,在当地朋友的百般劝说下吃了一只,味道还不错,据说是大补。返京时买了几十只活的送给亲朋好友,居然没一个人敢做着吃。


栾钧程


2013年我陪媳妇儿回娘家(黑龙江鸡西)。正赶上她姥姥办八十八大寿,在她姥姥家边上的饭店办了四桌。什么溜肉段,锅包肉,地三鲜,鸡鸭鱼肉一大桌,吃完饭我去结帐加上酒水一千三百多元,当时吓一跳以为算少了,人家老板也吓一跳说要不零头给抹了您给个整数。我当时也挺不好意思,忙说不用不用赶忙结帐了。这就是第一次吃东北菜的印象,量大,实惠,便宜的不像话。当时同样的菜和酒水放到北京是不低于三千元的。


又盛元


东北同事家串门,赶上饭点,鸡蛋炸酱面,既来之,则吃之。大碗挑好面条,蒯酱的时候,同事慢悠悠的说~自己家烀的酱啊~哦,还是地方特色。不锈钢勺挖了两平勺,拌匀,挑起来一大口,我滴个妈呀~咸,真咸,真他妈的咸啊!!!我咽不下,吐不出,面红耳赤,耳朵轰轰作响,脑袋发晕,有一种上头的赶脚,抓起桌上水杯,连水带面灌下肚。看着同事,眼神透着今天这事儿你必须给我一个解释。同事吃了一大口面,慢悠悠的说~我刚才可说了啊,自己家烀的酱啊,你不知道东北的酱咸?!~哦,是我无知且莽撞了。最后,我把碗里的汤汁倒掉,再加上几大筯白面条拌匀,一吃,还挺香。


烟酒不分家945


我是爱做饭的大明,今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第一次去东北旅游是在2012年的冬天,体验很好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记得那年是去的哈尔滨,第一 就是有好吃的,第二 就是有好玩的。哈哈!

那天到站是晚上8点了,找了中央大街的一个酒店就住下了,下楼就是中央大街想吃些晚饭,就到楼下饭店点了一盘葱花炒鸡蛋(8元)和当地的特色烤马哈鱼一块(25元),以为是小份没多少,可是等上来后哇~量好足(给我的第一印象),盘子好大,在北京估计要翻倍的价钱才能买到这一大碟子菜。结果吃撑了哈哈。

出门遛遛食吧,走在中央大街就看到了糖葫芦,哈尔滨那里的糖葫芦一串好大上面10个大山楂(10元)买了一串边走边吃,当地人说他们本地的糖葫芦冬天冻结的很快味道独特美味。吃起来感觉口感不像单单裹着糖的那种感觉,像是裹着糖和冰片,酸甜里面带着凉,还有些冰脆。我想只有去到当地吃才能体会,绝对不是放冰箱里面冻一下的那种感觉。

转天去的同学家,同学父母在家里热情款待我们,给我们做了好多好吃的,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敞亮,舒坦!记得最美味大就属那个哈尔滨红肠了,外面有个脆皮,里面肉味鲜香,咬一口满嘴肉香,肉香给味觉十分的满足,内心有一种满足感,真是一种抱着咬一口肉肠,别无所求的感觉。

同学的父母生怕我们拘谨吃不饱,可劲的夹菜夹肉,那天我又吃撑了哈哈。

记得那天我们遛食,从中央大街走到了索菲亚大教堂,那晚也看到了教堂的美景。

然后转天晚上我们又去了冰雪大世界,感受到了身临冰雪奇幻之旅。

去东北的那几天无论去家里吃饭,还是在外面餐厅吃饭,就一种体验感觉:量足 味好

可劲吃!人说话也敞亮,哈哈还会再去。


爱做饭的大明


菜品做的精致真的不代表好吃,我去过南方几个城市,饭店的菜确实做的很精致,丝是丝,块是块,汤是汤,一点不乱,但是我真的吃不出来好吃,印象最深的是在苏州吃饭,端上来的猪蹄是甜的,很甜很甜,夹了一块咬一口,到现在几年过去了,我还在反胃,当时我不信邪,听说陆稿荐很有名气,就特意跑去观前街的陆稿荐买猪蹄,期间还发生点不愉快,我和朋友说话让里面卖货的男的听出来我是东北人了,态度很不好的,好像很气愤的问我:买啥?我一听我就来气了,我说:当然买熟食,买房子上你这来干嘛?那个男的气的把刀一顿,死死地看着我,买了一只辣的鸡,两只猪蹄!回去一咬,我勒个去,真是不止甜,简直甜的齁死了,我就纳闷,我只说了一句话至于这么报复我吗?猪蹄本来就腻,还做的齁甜,地区差异真的是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