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也许,腾格尔就不应该去《歌手》,作为观众的我只爱华晨宇与霍尊

不管怎么说,《歌手》都是一个竞技场,在竞技的同时还要吸引,吸引别人或者说是观众的眼球。这就是说在这个舞台上,除了唱歌的技术对决外,还多少有那么些外在长相的较量。虽然我们都说,人吸引人不一定要用长相,得用气质,但有谁能不承认长相是气质的基础呢?这个问题说起来或多或少有些悲哀,因为不知多少年以来,人们都直观地认为,长相是能决定气质的。

也许,腾格尔就不应该去《歌手》,作为观众的我只爱华晨宇与霍尊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腾格尔就不应该去《歌手》,不应该去那里竞技,因为从长相而言首先就已经输了一筹。人一老就不好看了,而不好看了,气质再好,被挖出来吸引人,就多少有一些难度。这不是我有意在说腾格尔的相貌和年龄问题,而是面对华晨宇与霍尊,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个事实,或者说是现实。现实是无情的,这不是我说的,是哲人说的。无情的现实在华晨宇与霍尊的光鲜与讨人眼球里,针对的不仅仅是腾格尔,同样参加《歌手》的汪峰亦是。

也许,腾格尔就不应该去《歌手》,作为观众的我只爱华晨宇与霍尊

于是,面对腾格尔与汪峰和华晨宇与霍尊同台竞技,我不由地想感叹——岁月不公!但事实是,岁月很公平,属于腾格尔《蒙古人》以及汪峰《春天里》的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他们在各自的那个年代里,当然地曾风光过,所以在《歌手》的舞台上在华晨宇与霍尊长里被逊色,也是一件再也正常不过的事情。古人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是很客气的,不客气的是,古人还说:“老而不死则为妖!”这里没有作坏榜样的意思,但至少可以告知人们,应该隐退的时候就要隐退,成功的隐退也是一种境界。

也许,腾格尔就不应该去《歌手》,作为观众的我只爱华晨宇与霍尊

这么一说,腾格尔与汪峰不应该去《歌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但是,事情如果这么简单就好了,更加要命的是,我在看《歌手》的时候,似乎发现了这么一个也许大家都已经发现了的问题,那就是各个时段都会有各个时段的表达,属于《蒙古人》以及《春天里》表达分明已经过去。虽然我不知道现在流行什么样的表达,但我一定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的摇滚乐要是放在现在一定是没几个人喜欢了。所以,腾格尔与汪峰在《歌手》的舞台上玩不出什么花样或者说是不能适应现在的表达的时候,事情就会很尴尬,就有黔驴技穷的意味。

也许,腾格尔就不应该去《歌手》,作为观众的我只爱华晨宇与霍尊

这不是很好,但却是事实。这种现实只会让光鲜的更加光鲜,受欢迎的更加受欢迎,比如华晨宇,如此霍尊。在良好的长相里,应用现时段的表达方式,把歌都唱成“歌精”了,这不是腾格尔与汪峰能比的。不管你是否承认,歌唱都是一种表达,而一个人连适应潮流的表达方式都艰难找到或者说还停留在过去,他的歌唱基本上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也许,腾格尔就不应该去《歌手》,作为观众的我只爱华晨宇与霍尊

作为观众的我只爱华晨宇与霍尊。这就把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留给了《歌手》——如果下一回还让类似于腾格尔与汪峰的人和类似于华晨宇与霍尊的人同台,这个节目可能就没人看了或者说办不下去了。为什么呢?观众的爱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个台子上的人全爱,他们爱了这个就一定不会爱那个,所谓爱是自觉地专注是也。而作为一档节目也不可能“老少通吃”,让大家老的年轻的一块儿喜欢,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歌手》想要走下去了,就得想办法,想出这方面的应对办法。而这已经与华晨宇与霍尊以及腾格尔与汪峰无关了。(文/二把刀娱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