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把土地上交,农村老人60岁之后每月可以领取500-1000元的养老金,你觉得可行吗?

棒奔霸


如果把土地上交,农村老人60岁之后每月可以领取500至1000元的养老金。这个问题,我觉得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如果农村老人60岁之后每月能够领到500到1000元的养老金,作为农民的我,应该替农民感谢国家感谢政府。我敢说,如果农村老人60岁以后能够领到每个月1000元的养老金,那80%以上的60岁的农民愿意交出土地。

大家都知道,城市里的人60岁以后,有几千块钱的退休金,他们可以无忧无虑的逛商场,打打太极拳,散散步,完全可以干自己兴趣以内的事情,想干啥干啥,甚至可以牵着宠物狗到处遛一遛,可以手提鸟笼,悠哉悠哉玉鸟同乐……反正城里老人的悠闲,我们农村的老人享受不到城里老人的十分之一。

而我们农村的老人,60岁以后没有人给退休金,衣食住行,全靠自给自足,儿女们生活稍微好一点的,就不让自己的父母下地干活,让他们轻轻松松安享晚年,如果过的不好,父母还要下地干活,虽然地里收入很薄,但总能给家里贴补贴补,父母的心永远在儿女身上。现在随便走到哪个村子里面,下地干活的全都是六七十岁甚至于80岁的老人。如果给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月发给1000元的养老金,儿女们能不高兴吗?谁愿意自己的父母60岁以后还努力在地里干活?

所以,这是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如果农村老人60岁以后能够领到1000元的养老金那再好不过了。


道文天地


把土地上交,农村老人60岁之后每月可以领取500-1000元养老金,这个问题我的觉得应该分多方面来看。但是总体来说,可行性是比较差的!

从目前实际的农村情况来看,农村现在剩余的都是一些年级比较大的老人,基本上年轻人脱离了农村,都在城市打工生活,说真实一点,现在的年轻人有会种地的吗?没有吧,都是一些老人在种地!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一年种地的收入是有多少,根据目前的显示,一年的话一亩地种种麦子,种种玉米,能有2000块钱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还要自己出钱投入一部分!所以一年下来一亩地也挣不了多少钱,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土地上交,60岁以后农村的老人每月可以有1000块钱养老金是个不错的选择,能给自己的儿女减轻压力,自己也有一部分的收入!

但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还是不少的,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如果土地上交了那么60岁之前他们怎么办?? 这个问题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的农民工还是比较多的,可以看一下:

这个是早期网上的数据,从这个数据我们能看出农民工的数量是持续上升的,已经有2.8亿之多,如果说农民都放下了土地,那么他们60岁之前的生计就会成为问题,都去做农民显示是不可能的,毕竟有一些人已经习惯了农村的生活,然他出去打工,是不会愿意的!长期在农村生活,没有一技之长,去了社会上,生活是很困难的!所以这个问题是比较大的一个问题!

再者我们还要考虑现在农村年轻人的一个问题,对,他们是出去了,去了城市,但是难保他们不会再回村里,毕竟他们的户口是农村的户口,在村子里有他们的土地,现在来看,他们是不缺那一点点的养老保险的,毕竟在外工作五险一金都是有缴了,如果让他们放弃土地,应该非常困难的事情!

之前网上还在说有些地方再试点国家出钱,按照每亩多少多少钱的价格来回收土地,有说3万的,有说5万的,按照这个条件很多人也是不愿意的,更何况把土地上交变为60岁之后500-1000的养老金!

并且我们还要考虑一个问题,现在的通货膨胀的一个问题,手里的钱是贬值的一个状态,谁也不能保证以后的1000块钱能否顾住10年20年以后的生活保障,毕竟现在农村也开始通天然气,一年的费用算下来也是不低了,更何况还要买生活的必须用品!

所以我觉得如果把土地上交,农村老人60岁之后每月可以领取500-1000元的养老金,这个会比较难实行!


村闻直播间


说实话,我是95后的,我不会让我父母把土地买了,或者上交国家,我爷爷奶奶也不会同意,曾经我叫爷爷奶奶少做一点农活身体要紧,他们说干了几十年,一下子不干了,感觉不习惯,我父母都经常给他们钱,他们都还在做几亩地。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没了就是一辈子,我的根是农村,以后落叶归根是我的家乡,那片土地是我成长的地方,我不允许有碍眼的东西,父母留给我的就是土地,也是我最珍贵的东西。以后不管我在事业上多成功我都不会改农村户口,到老了我必定回农村守着我那几亩地,颐养天年,呼吸那熟悉的空气。


不破楼兰誓不还


如果老人没有后代,那么可行;如果老人有后代,那么完全不可行。

  1. 60岁以后的老人,即使在农村里种地,估计一年最多也就2000-3000元,而且他们的身体也已经不如从前了,种地对他们来说比较辛苦。
  2. 如果只要把土地上交,每个月就领取500-1000的养老金,这比他们种地所得的钱多的多。
  3. 表面上来,老人把地上交是占了大便宜,如果没有后代的老人这么做也确实是占了大便宜,也可以安度晚年了。
  4. 但是如果老人有后代,老人把地交上去换养老金,他确实可以过得比较滋润。但是他的后代肯定会埋怨他,甚至憎恨,亲人间反目成仇。
  5. 农村老人的后代如果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根。一旦他们在城市生活不下去了,他们回到农村就没有任何收入了。
  6. 即使他们一直在外打工,老了之后,他们的养老问题怎么解决。他们和他们的后代在城市生活本来就已经捉襟见肘了。

总而言之,农村有后代的老人如果拿土地换养老金那就是竭泽而渔,我相信这些有后代的老人不会这么做的,他们会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农村大学生


上交土地,给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500一1000元,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从农民的现状和国情是不可能的。

首先,上交土地并非所有农民的意愿。现在种地赚不到钱,不想种地、不会种地的年轻人很多,又为了孩 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在农村已经有不少的人在城里买房落户了。留在村里基本是老人或者手头很紧的人。有的自己不想种地,有的想种又干不动,很多田地荒芜了。于是有些人盼望国家把土地能收回去,可是还有很多农民不同意:其一,世代靠着土地可以自给自足,保证生活不成问题,很多人很难割舍对土地的情怀;其二,说不定哪一天自己的耕地被征收修路或其他工程,其价位一定很高,等待“机会”;其三,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打工挣钱,也却有老去的一天,没有地又没有钱,该怎么去生活?


其次,土地二轮承包期限又延长了30年。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而农民只是拥有承包地的使用权。国家最新政策,在二轮承包地到期后,又延长使用期限30年,也就是到了2057年了。也就是说土地承包关系是不会以个人意志而改变的,上交土地是行不通的。

其次,养老金上涨与上交土地是没有关系。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经济生活来源,而养老则关系到农民未来生活的保障。养老基金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实行的是储备积累,建立个人账户。缴费分12个档次,自己缴费越多,个人养老就越多。就目前农村实行的是每人每年200元的缴费档次,基础养老金是88元。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村的养老,只能提高基础养老金,而不是依赖于土地保障,土地只是农民的生产资料。比如有的农民已经摆脱土地束缚,参与到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中。他们的养老并不靠土地。其实,上交土地,给农民发放退休金倒在情理之中。


为生活而提神


农民把土地还回国家,60岁以后每人领500~1000元的养老金肯定行不通。

一是国家财力还沒达到只要有國民身份就无条件领取养老金的水平,再过10几年看能否实现这美好愿望。

二是全國14亿人口,遍及各行各业,國家不可能一味地贴农惠农,把下岗失业和城镇居民就严重区别对待。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强行买断,一年工龄只给几百块钱清算,他们上无片瓦,下无立班锥之地,全部流放社会,任其自生自灭,若想老有所养就必须真金白银每年几千上万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最少缴费15年,否则,养老问题路自寻出路。

难道拥有土地的农民是皇民吗?可拿國家资源置换养老金,为何下岗买断职工和城镇居民不能?

再则,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己覆盖全民,大门是天天敞开的,只要乐意,就可根据自已的社会身份参加相应的养老保险。相反,农民的生存环境比下岗职工和城镇居民好得多,不仅拥有山林、田土和宅基地,有能力的还可外出打工、创业还可与城镇户口人员一样参加职工社保。

至于己享受基础养老金的老农民待遇偏低,那是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一线城市不论农民还是工人养老金都高,可咱不是那户口,也不是那退休的,只能怨自已了。


小草144270718


如果把农村的土地上交农村,农村的老人60岁之后,每月可以领500块钱到1000块钱的养老金了,我觉得这个不可行。

为什么呢?


第一,农村,不仅仅是留守老人哦,还有他的家庭成员,怎么办?

因为农村它不仅仅是老人啊,农村还有一些老人他的后代啊,它也是属于农民啊,只要他的户口本还是农村的都是农民啊,那怎么办?

把这土地交出去之后,就顾着老人以后的养老,那他儿子怎么办是吧?那她的身子怎么办?他们就这样一夜之间失去了土地,就是仅仅为了他有个保障吗?所以,还要考量这个家族,家庭的长远生计,才是真理哦。


第二,不管什么手段,只要能保证和包装农村的家庭,能有长期的稳定的持久的收入来源,才是真理。

所以说哈,你这种假设和前提啊,哎呀,让人感觉到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好像都不是一个日式一个弱智的问题。

实际上要让农民愿意把土地上教化,个人感觉到不仅仅是养老的问题要解决,而且还要怎么保持农民有一个长期性,稳定的这种可靠的这种收入,这才是核心和关键。

只要这两者。这两者配合起来之后,我相信农民啊,愿意把这个土地上交出去。

本文原创于《三农创业坑》,三农创业活下去,是第一位,活不下去,别谈梦想和情怀了,

小故事,大教训,少走弯路,不掉进坑里,是我们的初衷。

亲爱的三农回乡创业的朋友们,是否能给你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能给你一些帮助,给一个点赞吧,

如果觉得能够帮助到身边的朋友,就转发给他哦,这也就是《三农创业坑》的最初出发点,本文章原创,请监督版权,谢谢!


馒想你


上交土地领养老金。我不知道,是谁又这么脑洞大开想出这一招。

明知道又是一个布满荆棘的问题,但我还是决定写这篇文章。如果引发的讨论能有效地促进改善国计民生,我也就觉得专注写三农,这条路,我走对了!欣慰了! 欢迎大家来出言献策,一起为三农加油!

一,有人说,农民,看着你老实巴交的,原来你会玩套路啊。

之所以这么说,是那些网友认为,土地是1949年解放了国家分给农民种的,凭什么现在你反过来作为私人财产上交国家换作养老金?你在玩空手套白狼吗?说你这糟老头原来坏得很!

还说,你老了上交一部分领养老金,你儿子老了上交一部分,你孙子老了上交一部分,你成了世袭土皇帝了!土地是你家的吗?

我说:如果能象两会代表张亚忠提议那样,给60岁以上的老农民每月400养老金(据悉在河南安阳已试点),试行成功推向全国的,这一代的老农民打死他都舍不得把土地上交的!

二,中国人的家庭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老农民说:不交不交就不交!

1,为了子孙后代,中国的父母可以奉献一切。不到万不得已,他不可能为了自己能拿到每月的养老金而把土地交出去。

2,就算是孤寡老人,估计也不交。因为他不敢相信,他上交土地后,种了他土地的农业公司,是否真能保证每月定时给他的养老钱。再个他想,当老到卧床不起时,谁来为他端茶递水?所以,他那怕没儿没女也不愿意上交,而把土地留给侄子,亲戚,让亲戚受惠,老了有个照应。心想,还是"手中有地心不慌!"。只要有地,总会刨出几斤粮来。

三,交!老的种不动,少的不提种,也不会种!

也有人认为,会有一部分农民上交。因为现在新生代90、00后已不提种地,也不懂种地技术了。与其把地抛荒,不如上交了能拿500一1000的养老钱,自己心安,子女们也减轻负担。

刚刚还有个农民朋友跟我说:如果真有人给三,四万一亩,他愿意全上交!他说,他今年8亩地玉米,卖了7000多元,扣去种子,机械,管理,肥料,浇水等4000元,不计人工,8亩地他只挣了3000多!所以,他说交!交!交!

回顾历史,从小岗村模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种地,越来越多的土地荒芜,很多人都感到焦虑和心疼!

中国的土地,到底何去何从?农民的养老,到底怎样才能两全其美?真的让国家操碎了心!看来,土地再次集约企业化,真是唯一出路!

希望在河南安阳试行的给老农民每月400的养老金政策早日实施吧。这样,既体现了国家对老农民作出贡献的肯定,也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人文关怀!

热爱祖国,一起为三农加油吧,国泰才能民安!


2师姐


回答,六十岁之后领取养老金,于土地没有关系,因为土地是国家的,农民靠的是土地,收回土地也要安种庄稼,不收回农民也要安种庄稼,因为土地国家已减免农业税,收多收少农民没有怨言,六十岁之后还能活几年,土到胸口,备钱留能活多少年,甚至晚上脱衣早不穿,过一天少一日,虽着太阳快落西山了,没有长巴子瓢了,国家解决农民养老金,能享受几年,这是农民累一辈子,老了干不动了争个脸面,享享福,省得城市工人看不起农民,实际农民实干实累向国家贡献最大,献出的最多,农民有英雄气慨,一身的汗气,不但是庄稼虎子,又是黑脸汉子,重感情讲意气,重国情报国恩,时刻跟着共产党,为国家忠心耿耿。


万则红


如果从同情,照顾农村老人方面来说,可行。如果从社会公平,从实际操作可行性方面说,怎么可行?一一农村老人交出土地,每月拿500元至1000元,当然很好。但是对广大的城市老人和下岗职工来说,公平吗?对广大参保缴费者来说,合理吗?一一土地不是农民的私有财产,农民只有承包权,没有变卖权。不应该以此作为交纳社保的依据,再说,农民要交出多少土地呢?如果他连子女的土地一起交了,难道世世代代的农民到了60岁,就因为曾经是农村户口,从此就不需要缴纳社保,从此就不需要子女奉养,都要平白无故地去世袭这500元至1000元吗?不会吧?看来,这个想法出发点固然不错,却会引发社会矛盾,还会让政府难堪,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不大。所以,60岁以上的老人最实际的做法,还是地能种就种,不能种租出去。安下心来,田园之乐,等待着政府发给的老年补贴再一次上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