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AMD在PC市場的份額持續擴大優勢,Intel壓力山大

AMD在去年推出的Ryzen系列處理器顯示了強大的競爭力,市場份額節節攀升,有媒體報道指繼它在美國取得了超過四成市場份額的歷史新高後,在歐洲的德國市場其PC處理器出貨量也超過了Intel,顯示出Ryzen系列處理器有望助推AMD在全球PC處理器市場贏得更多市場份額。

AMD在PC市場的份額持續擴大優勢,Intel壓力山大

Ryzen系列持續擴大競爭優勢

AMD的Ryzen處理器可謂是四年磨一劍,期間經歷了首席架構師Jim Keller離職等挫折,不過它最終熬過來了。AMD給Ryzen所採用的Zen架構定下的目標是性能提升40%的增長,這曾受到業界的質疑,然而最終採用Zen架構的Ryzen系列處理器的性能提升超過了這一目標。

去年Ryzen系列處理器上市後,據性能測試軟件CINEBENCH R15顯示Ryzen 7 1800X的多核性能達到1619cb的恐怖分數,超過了當時Intel性能最強的i7-6900K的1474cb,顯示出Ryzen處理器的性能之強大,當然Ryzen 7 1800X在單核性能方面則與i7-6900K基本持平。

在性能方面足以與Intel競爭的情況下,AMD的處理器向來以更優惠的價格爭取用戶的支持,這就讓Ryzen系列處理器擁有了更高的性價比優勢,由此在美國世成獲得了廣大用戶的歡迎,推動去年在美國PC處理器市場的每個季度的市場份額都呈現上升勢頭,最終取得了本文開頭談到的超過四成的成績。

AMD在Zen架構的優異性能基礎上,進一步研發了新一代的Zen+架構,據稱Zen+架構的性能較Zen架構提升15%左右。此時Intel向來在工藝製程方面向來一直領先全球的卻遭遇了挫折,其當下最先進的14mFinFET工藝早在2014年就投入量產,而後續的10nm工藝卻一再延遲目前預計該工藝再延遲到明年底,而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廠臺積電在這段時間從從16nmFinFET演進了了兩代芯片製造工藝--去年投產的10nm和近期投產的7nm,更先進工藝為AMD的Ryzen系列處理器進一步提升了性能和降低功耗,可謂是如虎添翼。

在Zen架構持續演進提升性能、降低功耗以及代工廠更先進工藝製程的支持下,AMD將有望進一步擴大它在PC處理器市場的份額,給Intel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

AMD正全面挑戰Intel

如今從德國PC處理器市場AMD的出貨量超越Intel來看,AMD藉助Ryzen系列所擁有的強大競爭力正開始在全球市場搶奪Intel的市場份額,然而AMD的野心已不僅僅止於PC市場,它正開始在Intel視為未來的服務器芯片市場發力,在去年推出了採用Zen架構的EYPC服務器芯片。

在2017年6月AMD舉辦的EYPC服務器芯片發佈會上,大量採購服務器芯片的大型互聯網企業微軟、百度等均有出席,服務器提供商戴爾、惠普等也有出席,顯示出這些服務器芯片的客戶均有意採用其EYPC服務器芯片,近期有市調機構認為今年AMD在服務器芯片市場有望取得5%的市場份額,這對於AMD來說可謂是一個巨大的進步,要知道在最差的時候AMD在服務器芯片市場僅剩下1%左右的市場份額。

AMD在市場競爭中不止於此,它還與當前正積極發展自己的服務器芯片的中國合作,中國自稜鏡門以及美國禁止Intel向中國出口高性能服務器芯片等的影響,近幾年一直致力於發展自己的服務器芯片,AMD則早在2016年就與中國知名的服務器企業中科曙光旗下的中國海光合資成立了服務器芯片企業,據稱目前它已向合資企業授權Zen架構,這顯示了AMD開放合作的態度,這將有助於AMD進一步在服務器芯片市場打破Intel壟斷的局面。

AMD也正向定製芯片領域進軍,近期它就與中國有一定知名度的遊戲企業小霸王達成合作協議為它提供一顆定製化的遊戲芯片,這將讓小霸王將成為世界上第4家擁有AMD提供遊戲芯片支持的硬件廠商,可見AMD正在以更多舉措趁勢擴張業務。

AMD在PC處理器和服務器芯片等領域的擴張無疑正給Intel施加巨大的壓力,面對這種壓力Intel短期內似乎並無太多的應對辦法,只能繼續“擠牙膏”戰略。Intel也在積極求變,它挖來曾為AMD研發Zen架構起了重要作用的Jim keller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芯片研發,AMD 前顯卡部門(RTG)負責人和首席架構師、集團高級副總 Raja Koduri擔任高級副總裁負責研發獨立GPU核心,但願Intel能儘早拿出自己的研發成果擺脫當前日益被動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