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创业不忘故土 致富不忘乡邻—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外出务工典型赵海泉

走进丰盛物流园区,我们可以看到十余名装卸工,正在紧张有序地搬卸着货物,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喜登来装卸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人,到此务工已有近两年的时间了,今年38岁的赵海泉,正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他原本是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苏林毛都嘎查一名普通村民,年少时,由于家里耕地面积少,家境十分贫寒,再加上,1997年天气连续干旱少雨,在庄稼几乎颗粒无收的情况下,年仅17岁的他,不顾父母的反对,独自一人背井离乡到呼和浩特市打工,在建筑工地上做力工,一干就是5年,5年中,他逐渐掌握了建筑工程方面的基本技术,并不断总结经验技巧,凭着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寻找商机,先后与内蒙古第三建筑等多家公司签订合同,成立了20余人的工程队并逐渐扩大队伍规模,人数最多时,达到了700余人,承揽市内及周边旗县大型建筑工程,不断吸纳村内和周边剩余劳动力。

创业不忘故土 致富不忘乡邻—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外出务工典型赵海泉

✦工人们在工地干活

通过几年的打拼,他在呼和浩特市购买了楼房和私家轿车,用他的话说:“自己富了,就不能忘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要带领更多的人致富”。2014年,他回到村里,在申请的一块空闲地上投资300万余元建起了占地9600平方米的喜登来粮食贸易有限公司,秋季负责联系外地有实力的客商收购玉米,促进了村里闲置劳动力就业。2017年春,赵海泉在通辽丰盛物流园区成立了喜登来装卸服务有限公司,组建由50余名村里剩余劳动力组成的货物搬运队负责搬运货物,增加了村民收入。

到目前为止,赵海泉累计为苏林毛都嘎查转移劳动力212人,在他的鼓励帮助下,村民的收入从3700余元提高到了8000元左右,如今村里盖新房、买桥车、经商、到镇里买楼房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大家表示愿意跟着赵海泉干,都坚信在他的带领下致富路会越走越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