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說現在私立小學猖獗,搶生源,把公立小學擠的無法生存,你怎麼看?

樹芽兒的心事


搶生源是表象,實質是師源,本質是現行官辦教育體制出現了不適應時代發展、難滿足社會需求。家長要求好的師資、貼合時代發展的學習內容、方式和方法,好的老師要求更高的收入,跟能發揮育人理念的平臺。這些在資金有限體制僵化論資排輩按部就班的公辦體制平臺上都難以實現。明師良師能師帶著優質的教育都往能成就他們的私立學校平臺去了,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學生當然也去了。而且有經濟能力的學生,意味著他們的視野、見識也是很大可能性要強於依賴免費義務教育的一般家庭,畢竟貧窮真的能限制想象力。如是,強強聯合,強者愈強,勝者恆勝,穩定金字塔的上方。官辦學習剩下的,是忙於應付各種體制手續、學習、論文、職稱,空閒了來講下課的老師,以及視野相對狹隘、缺乏課外輔導的學生。教與學雙方,糊里糊塗過六年,再逢場作戲混三年,然後慌慌張張過三年,才正式和對手直接交鋒一生。但光這十二年的極弱,有成為了多出來的一道坎,一部分人能跳過去跟對手平起平坐,但很多的,不能,往後一甲子的餘生,也就這樣差距了。


鬚根剃不盡


在我的老家,這種情況的確存在。

作為父母,誰的眼睛也沒有被矇蔽,之所以捨棄公立學校,而選擇私立,這跟人傢俬立搶生源有啥關係呢?

如果說,在縣鎮地區,公立學校的教學質量槓槓的,誰說起來都豎大拇指,提起學校的每位老師,都是數一數二的,在全縣都相當有名。培養出的名校學生一抓一大把。

那麼試問,還會有人,多花錢,去大老遠的私立學校嗎?

不會!

我從小就在鄉鎮長大,說實話,也沒上幾年公立小學,從四年級起就開始去私立學校了。沒辦法,因為我們村裡的小學太兒戲了,上著課老師二話不說,就帶著我們全班人,去他們家地裡幹起農活了。還美其名曰社會實踐。

正是這種這樣的種種行為,最終我爹孃才決定花更多的錢,把我送到五十里開外的私立學校,寄宿制的。

雖然二十多年過去了,但是,在很多鄉鎮農村地區,這種情況依然存在。搞得很多父母不得不掏光家底也要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去。

因為,人家那裡出成績。

別跟普通老百姓談什麼素質教育,也別談什麼口號,對於老百姓而言,就認識分數。分數高,將來能考上大學,而且還是好大學,哪怕多花兩倍錢,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去!

這就是父母的偉大!

所以,遇到這種問題,得先從公立學校自身去剖析問題,如果教學質量跟私立一樣,或者說相差不多。我想,是沒有人願意去私立的。

畢竟,誰家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你說呢?


說文寫作


我女兒今年升一年級,上的日託制私立小學,而我則在家旁邊公立小學外面的託管班找了個工作,教二年級。

說一下我的感受吧:首先,私立小學是小班制,一個班也就三十個人,雙班主任,只帶一個班。公立的一個班六十多個,一個老師帶兩個班的課,在這樣的條件下,老師勢必對自己的大多數學生都不太瞭解,據朋友說,一學期結束了老師還不認識她家小孩兒。

其次,私立小學的課程安排相對多元化,我女兒上的那所小學從一年級開始,除了語數,還有英、美術、體智能、音樂、形體、國學、樂器這些課程。公立小學裡我去接學生時看了下課程表,只有語數,美術、體育一週一節,學生說還經常不上,一年級的沒有體育課。

再次,私立小學要求早上七點半之前到校早讀,中午在學校就餐、午休,下午五點半放學。時間上符合絕大多數家長的上下班時間,就算下午偶爾去接孩子遲一點也沒關係,老師會看著在那兒寫作業的。最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校裡吃的很好,有午休室,中午孩子們可以睡個舒服的午覺,下午可以精神飽滿的學習。而家旁邊的這個公立學校呢,早上七點五十把孩子送到學校,中午十一點去接,下午兩點五十送到,四點半去接。很可惡的是中午放學還會佈置好多作業,家長沒空接送的或者不想接送的就會送到託管班,在託管班裡,吃的吧也湊合,吃完飯就開始寫作業,寫字慢的孩子能寫到兩點多,寫字快的也頂多能趴桌子上休息半個小時。託管班為了提高一下成績,基本也會隔一天發張試卷,做完作業繼續做試卷,下午上課時睡著的孩子多了。晚上作業更多,我都納悶,這老師咋能佈置這麼多作業呢!孩子連一點玩兒的時間都沒有。有時候我看著這些趴在桌子上不停寫寫寫的孩子,都感覺好心疼她們。

最後,這只是我自己根據自己身邊的情況總結的,到底是公立孩子學習成績好還是私立孩子成績好這我也不知道,每個讓孩子上私立的家長都有他們自己的考慮,像我們家,一是孩子年齡不夠上不了公立,二是想讓孩子有個多姿多彩的小學時光,不想讓她那麼累,三呢私立小學環境比較好,上這個學校的孩子家長相對也都比較在意孩子的教育,畢竟人都是環境的產物,處在一個積極向上的環境裡的孩子,我相信她們的成績不會差。


有個小妞睡著了


我站在家長的角度說說這個問題。我認為不能說私立學校猖獗,把公立學校的生源搶走了,而應該說公立學校的辦學理念應該進行調整。

我孩子小學上的是公立學校(昆明私立小學不算多,主要集中在初高中),並且是公立學校中比較好的,成績在班上也排在前三。六年級時和私立小學的孩子在一起參加小升初考試補習,他們一個月考一次試,頭三次考試直接讓孩子差點失去了自信,幾乎每次都是倒數。第四個月,孩子考試成績才上來,可以排在補習班的前十。進了初中問題又來了,跳繩,排球,800米全過不了關,因為小學時學校沒有場地上這些項目,孩子就沒有練過,但私立小學出來的同學卻很少有過不去的,他們說每週最少有三天放學後老師都要找場地讓他們參加籃球排球跑步這樣一些項目。所以現在真的後悔,小學時還是應該把孩子放到私立學校。

初中孩子上的是私立學校,小學時成績差不多的一位同學上的是公立學校,兩人期中期末考完後都要交換試卷做題,很明顯,她做對方的題覺得簡單,但對方做她的題卻覺得很難,所以我覺得即使出昂貴的學費也要上私立。當然,私立學校中也有差的,一次中考現形後,接下來就沒有家長願意讓孩子去上了。今年也確實有幾所私立學校招不夠學生。

提問描述中還提到,私立學校可以收高昂的學費,公立卻不可以。對此我認為,如果達不到家長期望的教學質量,哪怕收那些好一點學校一半的學費,只怕都會招不夠生,既然都要出錢,為何要選擇教學質量不高的學校呢?畢竟,中考高考是決定孩子命運的,誰願意把孩子放在教學質量不高的學校呢?


冼翠花


首先我就是私立學校的老師,而且我已經在私立學校工作了快三年了,我來回答你的問題。

先說一下我們學校的情況,我們學校本來是一所公立學校,後來被我們私立學校收購了,便成了半公半私的學校。什麼意思呢就是原來公立學校的老師仍然留在這裡,我們私立這邊的老師也來到了這裡教學,這個學校裡現在系收公立的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也收願意花高價錢來上私立的學生,有什麼區別呢?

區別就在於,即便在同一個學校裡也分成公立班和私立班,願意花錢的就享受私立班的待遇。一開始我覺得這些人是不是吃飽了撐的,明明可以上公立學校,都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環境,為什麼要花錢上私立班呢?

逐漸的在工作中,我通過觀察孩子們的行為表現,我體會到真的是不一樣,公立班的老師只管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不會把額外的時間過多的分配給孩子們,而私立學校的老師不一樣,他們為了自己保住工作或者提升自己在單位的地位,會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績,這樣的話他們會把很多自己的額外的時間分配給孩子。這樣一來,老師對孩子的關照多了,孩子進步自然會大。

我們來這裡快三年了,每一年都有兩次全市的同行,每一次我們都是全市的第一名,從來沒有第二個。但是有一個前提,假如這次統考抽到的是五年級,那麼這個學校裡既有公立的五年級,也有私立的五年級,這個時候算成績的時候是要分開算的,也就是說公曆的五年及他們的成績沒有被跨進我們私立學校的成績裡面,這樣我們的私立的成績是第一名,全市的第一名,連續三年都是這樣。


北派二狗子


剛帶孩子到成都讀書,不瞭解成都的學校,因為沒有戶口所以我們只能上私立或者國際學校。不想丟掉中文所以選私立,朋友說成外附小好她剛好也能找到人幫我們安排。

入讀以後雖然沒報多少期望但是還是極度失望。經常老師都安排各種事情,我最深的感觸就是彷彿一個家庭有一位孩子讀書那這個家庭幾乎有一個人就得全職在家,作業讓家長批改還得用紅筆………這周又讓每個小朋友買一份30-50元的禮物帶去學校互相送,還說讓孩子自己選禮物不要影響孩子價值觀。既然如此不知道老師又為何要規定最低價格?

剛開學沒多久就遇上教師節居然有家長說她們給班主任塞了五千元的紅包,生活班主任兩千………我無法理解為什麼現在父母都要這樣?難道不送禮老師就不上課了嗎?

我們之前在境外上學一個班24位小朋友2位班主任,孩子學習一點壓力都沒有。學校有教育局社工如果有孩子哪門課比較吃力會單獨幫他。現在………每天都是各種背書,孩子壓力大家子也很累。之前因為工作原因孩子出生到小學一年級都在境外,真不知道過來上學原來是這樣的。但是五六年是不會再調出去,好惆悵…………接下來日子怎麼熬


用戶7992852447158


呵呵,公立學校為什麼家長不願去,你們自己心裡就沒點B數?

隨機分配學校,一個年級的學生,小學成績從平均15到平均95的都有,隨便換個有點上進心的家長都不會讓孩子去這種學校讀書啊。再牛X的老師,遇到這麼些家長不管,自己不讀的學生又能有什麼辦法,而且這些學生你覺得數量少?笑話,每年只有50%的初中生能考上普通高中,你覺得剩下這50%能在學校裡佔多少?

一個班級有那麼2-3這種學生,就可以攪得全班都不得安寧,更別提有1/3甚至一半都是這種學生了。在這種環境下,老師能安安穩穩講完一堂課就要謝天謝地了,管教?別說家長會不會理睬,就算理睬了,也是開口就罵老師學校,所以還指望老師管?人家也就是掙個吃飯錢,沒必要把自己的命都賠上吧?

而且,連個普高都考不上,就別扯什麼因材施教好麼?

那好,某些人天天說公平,還要免費教育。那現在給你們免費的了,但是其他有追求的家長覺得免費的公立學校滿足不了需求,需要更好的學校。那他們願意掏錢去這些學校又礙著誰了?

自己家小孩爛,不去想辦法讓自家孩子學好,卻滿腦子想著怎麼讓其他人的孩子也變爛?這還真是有素質啊……


一百分計劃


是公立學校被一些學習不好的孩子及家長和教育局給搞爛了。既然學校不好好管孩子,那家長只好選擇其他學校了。

原本教育就是分層教學的,有的孩子接受能力差,有的孩子聰明一點就會。而教育局為了所謂的公正,為了一些家長的“面子”,不允許分快慢班,不允許多教內容。於是老師只能按照中等水平的孩子來講,聰明的孩子覺得老師囉嗦,45分鐘課浪費了30分鐘。而成績差的孩子,覺得聽不懂,回家反饋給家長,家長讓老師明天再講一遍……

於是那些成績好的孩子的家長就會覺得學校耽誤了自己的孩子,可不想陪你們這麼慢慢玩個9年,因為最後還是要面對中考和高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孩子中考高考,競爭的可不是這個班上這個學校的其他同學,而是面向全市全省的孩子。這麼搞下去,一個原本聰明的孩子,會被拖拉到中等水平,有可能影響一輩子。

另一個原因是,聰明的孩子在公立學校吃不飽,只能去外面上輔導班,一樣的交高額的學費。而去讀私立學校,雖然學費高,但是算下原本的課外培訓費,也差不多,而且更省心。

其實在國外,公立學校也是如此的走下坡路,或者定位為提供社會中下層的基本教育。因為這是國家財政投資,需要維護社會全體的利益。而私立學校,則是中上層為了更好的教學質量,而甘願為孩子投資更多。美國、英國是典型。而日本也是如此。二十年前,考入東京大學的學生人數最多的十所學校裡有7所公立中學,而如今則是7所私立中學。

這是社會發展必然結果,在競爭激烈的東亞,中日韓,包括香港和臺灣地區都是這樣的。


RaymondIT


如今小學分為公立小學和私立小學,根據學區劃分,家長可以送孩子到相應的小學唸書。公立小學收費少,對於大多數家庭都能承擔,私立小學的學費較貴,不是所有家庭的經濟條件都能滿足的。而私立小學的逐漸興起,師資力量的不斷加強,也吸引了大批生源,其中有哪些原因呢?


家長為孩子爭取最好的教育資源,私立小學在各方面能滿足家長的教育需求,越來越多的家長送孩子去私立小學讀書。私立小學的辦學水平高,優厚的薪資待遇也吸引不少教師,師資力量的增強也對學生教育有所保障。私立小學滿足家長的需求,為了孩子的教育,私立小學即使費用高,家長也會爭取孩子得到好的教育機會。因而公立小學在生源問題上,受到一定的影響。


公立小學學費低,招生沒有門檻,生源質量沒有保障,教師對學生的管理等方面,不能滿足家長的需求。私立小學在招生可能會進行學生測試,這在很大程度上拉開了與公立小學生源的差距。私立小學的學生素質高,老師的教學水平高,對於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更為嚴格,有利於學生的學習進步與成長。所以公立小學的教育質量與管理問題,與私立小學相比少了競爭力。


家長送孩子讀私立小學,也是為了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公立小學的競爭力逐漸減小,與自身的教育理念有關。而私立小學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市場需求,因而能吸引大批優秀生源。


決勝網


這個社會充滿了競爭,也是因為有了競爭,才促進了不斷前進的步伐。在近些年來,私立學校越來越多,很多家長在為孩子擇校時,衝著私立學校的教學,管理和環境而給孩子選擇了私立學校。一些學校也運用自身的競爭力和一些優惠政策招來了很多的優質生源和教師,給公立學校帶來了諸多的壓力。

私立學校在其管理上相對公立學校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招生、管理和教學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具有競爭力。相對而言,私立學校更注重績效,沒有好的成績,就沒有收益,所以在管理上更嚴格,更注重效率,不管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所以在私立學校上學和上班壓力會大一些,當然了,最後的收益也是不錯的。近些年來,很多私立學校的發展勢頭已經蓋過了很多傳統優秀公立學校。

很多私立學校在招生、管理和教學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在每一年的招生季,很多私立學校的招生老師會到各地尋找優質生源,甚至跑到了學生的家裡,給學生和家長做工作,給予一些優惠和福利,就這樣把一批優質的生源就拉到了自己的學校,也就是靠著這部分學生來出成績,掙名次。

一個私立學校的發展主要就靠口碑,口碑就是通過管理、教學和成績來塑造。也很具有風險性,做好了,就會出名,做的不好就會一敗塗地,高額的投資就會打水漂。所以在管理和教學中 私立學校很注重管理和教學,付出了很多,也會收穫很多。

身邊在私立學校上課的老師都說壓力很大,上班時間很長,要上晚自習,還要上課;管理和教學都有嚴格的要求和標準,績效直接決定工資;備課任務很重,需要提前做好學案,作業題,很多學校每週都會讓老師自己出題給學生,月考每月都有,小考基本週周有,還要做好試卷分析,如果承壓能力和教學水平不夠強,是很難在私立學校呆下去的。

與公立學校相比,管理更靈活,更能調動老師的積極性,在管理方面更科學,教學方面更高效,也就造就了好的口碑,雖然學費昂貴,但對經濟條件不錯的家長來說,只要能把孩子教好,多花點也無所謂了,畢竟教育的投資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