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安徽换省会已经六十多年了还没有发展起来?

用户59591683616


安徽的省会,曾经是“长江五虎”之一的安庆。当时安庆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实力可以抗衡另外的“四虎”上海、武汉、南京、重庆。



但是后来安庆开始衰落,芜湖崭露头角。芜湖作为清帝国四大米市之首,被孙中山誉为“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建国后,初步意向是省会设在芜湖,因为芜湖是当时安徽省最发达的城市。


但是毛主席从战略高度考虑,认为在非和平时期,如果省会在芜湖,敌人可以沿着长江一路攻克上海、南京、芜湖、武汉、重庆这些省会和直辖市。所以,最后毛主席决定安徽省会设在合肥,而且合肥也在安徽南北向的正中间。

建国之初,芜湖和安庆甚至是蚌埠,人口和经济都要强于合肥。合肥完全是从县城发展起来的省会,而且当时安徽还很贫穷,可想而知为了建设合肥,吸收了全省太多资源。

如果省会设在芜湖,现在的芜湖早已经成为特大中心城市,也已经形成了“南京——芜湖都市圈”,皖南地区将会极为发达。当然弊端就是皖北地区会更为落后,所以选择合肥确实是个权衡之举。

而且,安徽的落后和省会并不是直接关系,而是因为农业省的定位,导致与曾经一家的江苏拉开了差距。以前同为江南省,江苏和安徽各方面比较接近,但后期国家在江苏的投资完全超过了安徽,这才是根本原因。


坚果旅行


安徽的省会一直在安庆,建国后一直争论不休。主要在当时的条件下,合肥既不沿江(淮河和长江),也没有铁路干线和周边相连,交通劣势过于明显,底子太薄,建国后只是一个不到5万人的小县城,不如省内的安庆 芜湖 蚌埠。直到伟人的一句居皖之中,省会的争论才暂时停止,合肥最终成为省会,也就是从此开始,安徽就注定要落后。

1.建国后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中,因为安徽交通太过落后,只有一个项目-淮南谢家集中央洗煤厂放在安徽。和处在京广线的湖南 湖北 河南相比相去甚远,甚至都不如江西的三个项目。从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导致安徽从建国后就没有工业底子。

2.合肥位置尴尬,中国的几条铁路大动脉,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通通不过合肥,导致安徽丧失好多发展机会,沿海企业也不愿意搬迁到交通不便的安徽。直到高铁时代才有所改观,但是此时已经是2010年以后了,各种布局已经确定。

3.合肥没有产业支撑,底子太薄,只有强行搬兄弟城市的优质企业和国企。如图上显示有中煤建投,蚌埠铁路局, 蚌埠卷烟厂,滁州卷烟厂,荣事达等等。从而壮大自己。再通过拆分巢湖一步步靠近沿江城市。结果皖北几乎停滞发展,沿江的皖南也丧失发展机会。从而导致省内其他城市去供养一个合肥。

4.向心力不足,历史上几乎整个皖南和南京同属一个文化圈。黄山和杭州同属一个文化圈。而皖北的阜阳 亳州又属于中原文化圈,还有淮北和宿州对徐州认同感远远超过合肥。而合肥庐州文化的影响力仅限于合肥当地,所以导致安徽变成一盘散沙。总结来说安徽文化分为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各自有各自的文化圈,方言不同,文化传承不同,气候不同,饮食不同,所以很难产生认同感。

5.安徽没有抓住沿海产业升级的时候,转移更多的产业,增加就业,连富士康都不考虑安徽,可见安徽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的力度有多差。

6.合肥地处皖中,历史上并没有什么影响力,现在已经是2018年,还没有开通到皖南的动车。而皖南的滁州和马鞍山到南京坐高铁不过17分钟而已,人员往来 信息流 物流都走南京了,而南京的历史底蕴 经济 城市建设 产业布局又强于合肥,导致省内大部分地区对合肥认同感不强。知名度也大大落后周边省会。

7.无法带动省内城市,今年前三季度,合肥旁边的六安经济已经负增长,淮南也停滞不前,其他城市就基本不会跟合肥了,都融入各自的都市圈。

8.房价过高,合肥的房价已经高过很多新一线城市,比如成都 重庆 长沙,而自身收入却没有多少提高。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总之安徽选择合肥完全是政治上的考虑,而忽略了经济本身,如果安徽一开始就发展沿江经济带,就不是今天尴尬的局面。经济和湖北 湖南肯定是差不多的,甚至更好。现在已经不能改变了,安徽其他城市也只能靠自己发展了,积极融入江浙才是唯一出路。










星空星月神话


屈指算来从一九五二年安徽省会从安庆迁入合肥确实六十多年了。原来江南省划江苏安徽两省时,经济发展不相上下,令世人刮目相看。一九五四年长江流域两省发大水,安徽人打着花鼓到江苏逃荒,江苏人也来安徽要饭。这是历史真相,不再详叙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江苏省因地制宜发展轻工业带动乡镇企业,探索出了强省之路。现在江苏省十三市,都有百强县,苏锡常率先致富,带动苏中苏北先后脱贫。现在苏北宿迁在江苏不算富,可比邻近省经济强市富多了,可超北部省会城市GDp,一个县级市海安GDp可超安徽十多个地级市。安徽改革开放以来,重视发展农业。一九八0年农业生产责任制就从滁州凤阳小岗村试点向全国推广,讲心里话安徽当时是农业省的旗帆。江苏四十年发展工业,而安徽发展农业,两省GDp不同,安徽落后江苏已成现实。江苏经济很强大的。安徽近些年也转型了,集全省之力发展合肥,以合肥引领淮北带动沿江城市圈发展,从而拉动经济发展,可省会合肥经济也不行,只能和江苏无锡常州等地级市比高低。现安徽在全国省GDp位于十一位,合肥在省会城市中位于九位。比不到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福建。比西部省(省会)GDp高多了,不久的将来安徽一定会迈入强省之列。






安徽农村广播听评员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你这个是伪命题。不管你的意思是换省会后,是省没发展起来还是省会没发展起来,这两种观点都不对。

何为发展起来了?这个你有标准吗?我认为安徽如今是发展起来了,安徽省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被国家定位为农业大省、资源大省,明确为长三角发达地区输送原材料、能源、人力等,所以安徽在这段时间里几乎是在种田、挖矿、烧电、送人……工业发展十分滞后。本来就没存在感的安徽在全国人民眼里,是一穷二白的地方,而且在人口输出目的地还被歧视,实在是尴尬。

但是,随着近年来江浙沪产业转型,安徽开始承接产业转移,说得好听是产业转移,不好听就是接了人家不要的。话虽如此,但是总算有了发展机会,加上国家开始重视中部塌陷区的发展滞后,政策也跟上了,总算能好好搞发展了。安徽这几年发展还是不错的,全国中上游,当然还是和沿海还有很大差距。

再说合肥,有很多人说要是没换省会会怎样怎样,说这话的真是幼稚。且别说已经无法回头,就是回头也不会选皖南,皖南局限太小,做省会辐射弱。当初选省会,不是拍脑袋做的决定,而是有通盘考虑的。不能说当初的决定是不是正确,因为时代确实不一样,当时是计划经济而且是建国初,所以要服从当时的大局。

合肥底子非常薄,刚作为省会时是有名无实,毕竟只是个小县城,谁都瞧不上眼。但是日子得过啊,于是这么多年来一直是一声不吭,默默无闻。改革开放后,看到全国都热火朝天搞发展经济,合肥却找不出什么路子,发展也没什么起色。原因还是在区位差(当时江浙沪的虹吸太强)、基础差。欠的账终究要还,种的恶果终究要自己吞下。

不过时来运转,这十年来合肥是找对了路子,逆袭发展、弯道超车,省会全十这个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承接产业转移,还有就是全省重点发展省会。这里我要着重提出的是,这是全国进入“强省会”时代的必然选择,不是某些人口中的“吸血”,合肥gdp占全省比时26%,这个比例排在所有省会第13,远不及成都、武汉、西安超过30%的比例。但是为什么大家对合肥误解这么深呢,一个从来都躲在角落的孩子出来了,长大了,变强了,周围的人会是什么反应呢?


Autumn以高


我觉得合肥发展已经相当快了。如果往前推20年,合肥还不如昆明呢?今天,单比GDP,合肥已是昆明的1.5倍,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综合实力超越了很多省会城市。




安徽人会认为安徽不如江苏,这不仅仅是省会城市由安庆迁到合肥能解决的,安徽发展滞后于江苏这不是安徽人的错,很大程度上是两省的区位、资源禀赋、人才及资本吸纳能力、人口素质、管理水平、财富和文化积淀上差异决定的。中国有34个省市区,仅广东省的经济总量略超过江苏,所以安徽落后于江苏也很正常。



说安徽省没发展起来也很不客观。作为一个中部省区,安徽的经济社会发展近几年还是比较迅速的,更重要的是发展质量在不断的改善。一方面是,安徽的原有重工业基础比较好,近几年大力发展电器、电子、新材料、现代装备、人工智能等产业,再加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的转移,安徽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中心;另一方面,安徽省政府主动谋变,全面提升合肥的战略地位,依托中科大为首的教育科研单位,将合肥打造成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合肥成为中国高科技创新和高科技创业的新高地,对全省的产业转型升级会有极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安徽省自然资源、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全省上下对文化教育和科技十分重视,人民勤劳能干,只要充分发挥合肥科技中心城市的龙头作用,进一步在合肥周边城市群合理的配置现代高科技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和产业集群效应,安徽未来发展的前景将十分美好,在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地位还将进一步提升。


牛哥的天空


感谢有机会回答这个问题,题主的意思或许是想表达安徽省会合肥发展不如周边,或许是每个人对于发展好坏的理解不同,个人觉得合肥如今发展速度应该还是不错了。今天借此机会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合肥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

根据2017年的数据显示,合肥全年生产总值达到7213.45亿元,比上年增长8.5%,三大产业占比为3.8:50.5:45.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91113元。在2017年可持续竞争力城市排名第31位。个人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合肥已经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家用电器、食品加工、电子设备和光伏新能源为主的6大支柱产业,这点来说个人觉得合肥发展还是不错的。

合肥本身发展还不错,但是无奈周边强手太多

通过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到,安徽省会合肥是全国为数不多在300公里范围内有诸多大城市的城市之一,300公里左右经济发展较好的城市就有徐州市、南京市、武汉市、杭州市等,如果算上500公里范围那就更多了,基本上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合肥也不为过。所以个人觉得在四面强势围堵和资源掠夺的情况下,能够发展成今天这个样子已经不错了。

有人会拿武汉和郑州说事,都是举全省之力发展为什么这两座城市的GDP会高出合肥那么多?其实很简单,从地铁可以看出来,基本武汉和郑州在500公里范围内基本没有能与其竞争的城市存在,可以说是独一份,所有的地级市小弟都在为他们服务,能发展不好?合肥就不是了,南边的安庆因为被换省会如今也是不服气,北边的徐州经济发展不比合肥差,距离南京这么近,有点能力的人才和企业都会选择南京,这就是先天不足导致的。

合肥需要的是同省的兄弟城市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上面我已经讲过了合肥没有周边其他省会城市发展迅速的原因,个人觉得合肥的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的,尤其是同省的兄弟城市。而根据我的观察,安徽省内的其他兄弟城市似乎很不愿意合肥发展的好,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安徽经济要发展合肥必须发展好,要不然安徽省内的优质资源会被周边的省份吸走,这点是毋庸置疑的。这也是我一直呼吁的中西部城市要打造明星城市效益。

最后希望安徽省内其他城市的朋友能够给与自己省会多一点支持,这样安徽的经济才会好转,安徽人民才不用外出打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原创不易喜欢就点赞关注吧。


勇谈房产壹贰叁


其实安徽的位置不差,江苏,湖北,河南,山东所包围,都是是鱼米之乡,再加沿海经发展强市,所以吸引力不足。

这是省会成立60年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别的不多说,“安徽缺少,特别,特大,特殊的重大成市带动”也就只有省会,特大城市带动后花园,这是有先例的!

切记“勿喷”我想把省城落到我的家乡,可太偏,也没本事更不可能,这就不能自私!

因为合肥是省城又是中心位置!笔者认为最好!特别是中科大的带动!“科技兴城,大家看深圳是怎么成为经济强市,是科技兴城!又是制造业与长三角副中心城市,抓住时机快速打造”全省经济在此一哆嗦的时候!


义良8


来来来你说要怎么发展才算好?老早之前国家就给定位个农业省的帽子……你再能耐难不成你还能跳出国家划的条条框框?至于合肥,60多年前从一个一个县城开始发展,再看看周围的南京、武汉、郑州、南昌、徐州,60年前哪一个比合肥底子薄?哪个不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从无到有,虽然差距还好大,但是合肥06年gdp才过1000亿,12年后的去年7000亿多已经够快了,再快难不成把地全卖咯?


事无巨细


安庆发展200多年了,也没见你安庆有什么大发展?远的不说就说说近的,皖江经济发展带,安庆多好的政策支持,多好的地理条件,如果论安徽第一阿斗当属安庆,第二阿斗就是芜湖,第三阿斗是马鞍山。不要问为什么?因为皖江经济发展带这三个城市浪费了安徽绝大部分的财力和精力,现在合肥发展起来了,三个地方的喷子就开始跳起来了,什么合肥吸血了,什么如果省会不在合肥怎么怎么,合肥发展起来吃你家大米喝你家水了?吸你家血?不要脸!


扬起45嘴角的微笑


己发展算快的了,中国5000年文明,发展也就这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