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中江塔為何“折損二層”

中江塔為何“折損二層”

中江塔是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蕪湖市區僅存的兩處清代以前的古塔,也是船到蕪湖的標誌。該塔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它的一、二層建設於明代,三、四、五層建設於清代。據《蕪湖縣誌》記載:“工未竣,或謂與工關有礙,折損二層。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乃落成。”歷時51年。縣誌中的“工未竣或謂與工關有礙,折損二層”的說法,值得商榷。這是因為蕪湖工關和中江塔是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地理事物,從風水地理的角度來看,也找不出中江塔有礙工關的理由。另外,蕪湖工關始置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早於始建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中江塔一百多年,如果中江塔真的有礙於蕪湖工關的話,那早在中江塔選址時就會考慮,不至於出現後來“折損二層”的情況。因為中國有句俗語“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七級浮屠”就是七層塔,在佛教中,七層佛塔是最高等級的佛塔。如果不是因為其它原因(地基不牢),實屬無奈的話,作為關係到蕪湖風水的中江塔,是不可能減少層數的。再從蕪湖工關和中江塔與全城人的關係來看,中江塔“此塔一成,真是文筆插天.官星鼎峙,人文秀髮.閣閻殷富,風俗貞良,為合邑適萬世攸長之福也”。如果是因為“與工關有礙”,就“折損二層”,而破壞蕪湖風水的話,這在風水盛行的明清時期應該是很難想象的。

不過,縣誌在記載“與工關有礙,折損二層”時,也是存疑的;前面加有“或謂”兩字。“或”的基本解釋是也許,有時,表示不定的詞。這說明縣誌在記載此事時,也不是肯定的。因為縣誌成書於民國八年(1919年),此時距中江塔建成時的清康熙八年(1669年 )已經有二百五十多年,許多歷史的事實已經模糊,出現不準確的記載也在所難免。當時也搞不清“折損二層”的真正原因,實際上就是一箇中江塔之謎。

2007年因濱江公園建設的需要,在中江塔北側附近新建一條隧道,隧道基坑距塔最近約5米,深度約3米,為了對開挖的基坑進行加固,中鐵蕪湖建築設計研究院承擔了該項目的勘察設計工作。在探明中江塔的基礎型式時,他們採用了高密度電阻率法,對靜力觸探試驗成果進行分析。在具體實施中,他們在與中江塔平行的3米處沿直線佈置了3個靜探孔,並在距塔0.5米處佈置了1個靜探孔作為對比孔,通過4個孔的靜探曲線分析,發現孔靜探曲線平均值顯著提升,提升幅度約為10%,這說明受塔基及塔身荷載的長期作用,塔基礎影響範圍內的地基土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固結,土體的承載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由靜探試驗結果得出,中江塔地基土經過300多年的固結,其承載能力達到顯著地提升,其電阻率與塔基礎材料電阻率差異已經很小。他們從淺基礎和木樁基礎兩種基礎型式出發,用軟件建模分析中江塔沉降,最後得出現實中中江塔並沒有因地基土承載能力不足而嚴重下沉,反而屹立300多年,因此推測中江塔之所以歷經51年才建成,是在等地基土固結至滿足沉降要求,原塔準備建7層,後來只建5層,“折損二層”,這可能是當時的地基土的承載力,達不到7層塔的要求。這次在中江塔的維修過程中,利用科學的手段探明瞭中江塔建造的時間長、折損二層的原因與“工未竣,或謂與工關有礙”無關。也解了中江塔建造的時間長、折損二層的原因之謎。

從歷史自然地理的角度來看,中江塔所在的長江與青弋江的交匯處,在古代曾經是古長江和古丹陽湖的一部分(此時江湖不分)。古代的長江蕪湖段是發育在揚子準地臺的擠壓斷裂破碎帶上,此段長江流向幾乎完全和擠壓斷裂破碎帶一致。由於擠壓斷裂破碎帶是由一系列斷裂組成,寬度達幾十千米,當時的長江和古代的“丹陽湖”是連成一片的。

歷史上的古丹陽湖遠比後來當塗縣的丹陽湖大得多,地跨安徽、江蘇兩省,今天的江蘇高淳、溧水和安徽當塗、蕪湖、宣城、南陵諸縣之交的圩區即為古丹陽湖區,面積3000多平方千米,比今天的太湖還要大。後來的“蕪湖”(湖名)當時也是古丹陽湖的一部分。

具體到“蕪湖”,南北朝時南朝的梁元帝蕭繹曾寫有一首《泛舟蕪湖》詩:“桂潭連鞠岸,桃李映成蹊。石文如濯錦,雲飛似散珪。橈度菱根反,船來荇葉低。帆隨迎雨燕,鼓逐伺潮雞”。詩名中的“蕪湖”不是聚落的名稱,而是一個湖泊的名稱。古代的“蕪湖”,碧波無垠,浩浩蕩蕩,它從今天的蕪湖縣黃池向西一直延伸到大小荊山一帶,東西長約30裡,東北與古丹陽湖相連。每當雨季來臨湖面擴展到青弋江口;雨季過後水位下降,較高的地方露出水面,生長著一些喜溼的植物。這大片的湖泊溼地是水鳥成群棲息的地方,所以蕪湖古代的聚落名稱叫“鳩茲”。後來由於湖泊的淤積作用,湖水日漸淤淺,湖面不斷縮小,原來的大湖變成了“蓄水不深而生蕪藻”的“蕪湖”。三國時期,今日的青弋江的入長江口一帶還處在溼地的環境之中。

三國時期,長江沿線戰爭頻繁。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蕪湖城從遠離長江的鳩茲古城遷移的今天的雞毛山一帶。為什麼當時不直接遷移到現在的青弋江的入長江口處,這是因為現在的青弋江口,也就是今天中江塔的位置還沒有完全成為陸地,當時的青弋江口在雞毛山附近。到了建造中江塔的明代萬曆年間,青弋江口雖然已經成陸,但因成陸時間較短,地基不牢,因此中江塔的建塔工期不得不延長。

由此可見,中江塔到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時,雖然落成,但是終因地基達不到七層塔的要求,最後“折損二層”,成為五層的中江塔。

胡毓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