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孟雲飛:《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白狼草書管窺》

白狼先生在藝術上是個多面手,在文學、書法、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相當的成就,但讓他享譽藝林的還是他那法度嫻熟、筆法蒼勁老辣、結體瀟灑飄逸,章法變化無窮的草書。

孟雲飛:《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白狼草書管窺》

一、狂來紙盡勢不盡

“勢”是中國古典美學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範疇,在書法上指“血脈”、“筋脈”。草書可謂一種“動態”類的字體,其基調是變化。因此是最能適應氣勢美的字體,同時也是最能表現氣勢美的字體。要使靜止的點畫、線條動起來就必須講“勢”,勢是發展變化、流動不息的。白狼先生注重草書的氣勢之美,在創作之前充分蓄氣、蓄勢;在創作之中則注意造勢、運勢、趁勢。他一方面通過提按頓挫、輕重快慢的運筆和離合斷續的變化造成筆勢的牽絲映帶、上下連綿,產生出一種節奏,具有音樂的旋律。另一方面又通過上下左右字的穿插避讓、顧盼呼應,使其字的體勢大小正側、左右搖曳,組成和諧的空間關係,產生繪畫的視覺效果。在其草書中,他巧妙地營造的筆畫與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流動感,使其草書給人的感覺是汪洋恣肆、一瀉千里!他草書的氣勢之美體現了運動與力量的和諧,所以他的草書因得勢而得力,因得力而得氣,因得氣而得神,其草書全在神馳情縱,得心應手之間寫出精神和氣質來。此誠如蔡邕所言:“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


孟雲飛:《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白狼草書管窺》


二、淡妝濃抹總相宜

“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墨色的起伏變化是一種節奏和韻律的藝術。“墨分五色”,墨的乾枯濃淡變化及靈活運用,觀之可以“使人如臨畫境;會輕重交替,起伏跌宕,使人如聞清音。”而墨色的變化應與用筆的變化相和諧,筆通過墨來體現,筆中必須有墨,無墨則無神采;墨以筆為寄託,墨中必須有筆,無筆則無筋骨。二者相輔相成、須臾難離。在各種字體中,草書的墨色變化是最為豐富的。一幅書法作品是否有神采,與運墨是否靈活關係十分密切。白狼先生在進行草書創作時非常注意水墨的運用,或先蘸水後蘸墨、或先蘸墨後蘸水、抑或先調和好水墨等等。無論採用何種形式,他每蘸一次,都必書至墨幹筆枯為止,墨痕縷縷可辨。其作品整行、整篇墨色的濃淡、乾枯、明暗、厚薄等變化十分豐富。他用墨之璀璨生輝、變幻莫測,令人讚歎不已。此誠如林散之說言:“筆畫之間,墨色沉著,淋漓氤氳之氣如春雨撲面;白處虛靈,又似燥裂秋風,韻味無窮”。

孟雲飛:《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白狼草書管窺》


三、神龍見首不見尾

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雲:“概草之道千變萬化,執持尋逐,失之愈遠,非神明自得者,孰能止於至善耶?”此言道出了草書變化無極的特點。白狼先生的草書章法變化之豐富多彩、錯綜複雜難以名狀,字的大小錯落、用筆的輕重緩急、結體的欹正錯綜等,皆極盡之能事,如落葉繽紛,令人眼花繚亂;滿紙盤旋飛舞,使人目不暇給。白狼先生的草書真可謂隨類生變、觸遇成形,神化自若、變態不窮,靈動天馳、不可方物。論者曾以“雨夾雪”來喻其草書之靈活多變,草書所具有的“無定質”變化性特徵在他的筆下體現得淋漓盡致!此誠如楊泉《草書賦》所曰:“眾巧百態、無盡不奇。”又如韓愈在《送高閒上人序》所言:“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

孟雲飛:《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白狼草書管窺》


四、投筆抗聲連叫呼

蘇珊•朗格曾經說:“藝術就是情感的形式”。書法是東方藝術的核心。“書者,抒也”,書法藝術的最高境界是抒情寫意,草書是諸種書體中最易於表達書家情感的書體。白狼先生是一位富於浪漫情懷的書法家,觀看他的草書作品您會感覺到他的桀驁不馴、狂放不羈。他在創作時十分投入,落墨大膽、縱情恣肆,絲毫不加修飾,一氣呵成。不會在意別人是否挑剔,任憑情感的宣洩,只管我寫我意、我抒我情,全然超越了世俗的羈絆。其情感意緒的變化通過它運筆節奏的跌宕起伏表達出來,這是心性的流淌,是生命的律動。

天分、勤奮和修養是一個成功的書法家必須具備的幾個要素。白狼先生有著很高的天分,加之數十年臨池不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同時還具有很好的人格和文化修養。此三者白狼先生都具備了,所以他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但藝無止境,在藝術的道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願白狼先生在書法藝術的道路上再攀高峰!

孟雲飛:《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白狼草書管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