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玉門關”是哪?為什麼有些唐詩詞裡經常提到它?

莫安奈


很可惜,唐詩裡的“玉門關”已經淹沒在水中多年,恐怕永遠也不能重現天日了。

有人說,不對啊,玉門關遺址明明在甘肅敦煌,怎麼說在水裡呢?聽我慢慢到來。

其實很多歷史資料表明,玉門關有兩個,一個是漢朝時期的,一個是唐朝時期的,而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是漢朝時期的那個玉門關,而唐詩裡的玉門關,卻是另在它處。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根據《漢書·地理志》,玉門關建於漢朝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時,和陽關一起,成為溝通中原與西域的重要關卡和軍事要塞。玉門關的位置就在酒泉和玉門長城沿線,也就是今天我們能看到的玉門關遺址。

但是,漢朝的玉門關和唐朝的玉門關很可能不是同一個。

唐朝初年的史料記載:武德二年,置玉門關於葫蘆河東岸,東南有月牙墩,南有通唐瓜州古道,西有苜蓿烽。

可以看到,唐朝的玉門關附近有葫蘆河,又叫瓠廬河,著名的唐僧,三藏法師在通往西域時,便是過了葫蘆河,過得這道玉門關。

所以,唐詩裡的玉門關,和唐僧西行時走的那道玉門關應該是同一個,而非漢朝時期的那座。

因此根據史料和現在的地理資料,有學者就認為,那座被無數人吟唱的唐朝的玉門關,已經淹沒在如今安西縣東部的雙塔堡水庫裡了。

好在漢朝的玉門關遺址還在,靜靜地矗立在那裡,等著八方遊客前去遊覽。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黃河遠上白雲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在這首詩中,即描寫了塞外的蒼涼景色、笛聲悠悠,又體現了士卒們懷念故鄉卻無法返回的深情。

“玉門關”一詞,頻繁出現在唐詩中,那麼,它到底是哪兒,為什麼詩人們常常提到它呢?

漢武帝時,漢朝逆轉了之前幾代君王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被動局面,在衛青、霍去病等名將的帶領下,漢軍面對匈奴接連取得勝利。大約從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到元鼎六年(公元前111)這十年時間,漢朝為了對從匈奴那裡取得的勝利成果進行鞏固和發展,便在河西走廊地區設立了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這四郡的設立不只是起到軍事意義,其經濟作用也不容消失。河西走廊是漢朝和西域交流的重要通道,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為了在匈奴南下侵擾時進行及時的發現和防備,漢武帝又建造了玉門關和陽關,它們和敦煌郡遙相呼應,互相援護,保障來往商人的路途安全。

元鼎元年(公元前111),玉門關的修築工程開啟,大約歷經十一年,到元封六年(公元前105)正式建成。據說,因為著名的和田玉便是從關隘處進入中原,所以“玉門關”因此得名。根據《漢書•地理志》的記載:“龍勒有陽關、玉門關, 皆都尉治。”玉門關同陽關一道,被修築在因龍勒山得名的敦煌郡龍勒縣,即今天的甘肅省敦煌市西南部。

不過,後世則對此有不同的看法,唐宋時期的重要地理書籍,如《括地誌》、《元和郡縣圖志》等都主張,漢時的玉門關是建在壽昌縣(即今天敦煌市南湖鄉)往西北一百多里的地方。有的人則認為玉門關最早的地址位於敦煌之東,或是漢時的玉門縣處,玉門縣現在已經改名為玉門市,其舊址在今赤金鎮,後來才被遷徙到敦煌西北部。

後來,小方盤城的出現帶來了新的線索。在敦煌西北八、九十公里外的戈壁灘上,佇立著一個被風化了多年的四方小城堡。在這裡,考古人員發現了有“玉門都尉”字樣的玉簡,於是判斷此地很可能就是漢玉門關的舊址。

漢朝時玉門關是西域和中原溝通的必經之地,想要進入中原,先得到達玉門關。東漢永平十六年(73),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此後三十餘年,他在西域積極活動,憑藉膽略讓五十多個大小國家向漢朝稱臣。永元十二年(100),已經六十九歲高齡的班超請求回國,在奏疏中,他言辭懇切地說道:“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永初元年(107),西域都護段禧被龜茲國的叛軍所圍困,中原到西域的道路被斷絕,朝廷中有大臣提出“西域阻遠,數有背叛,吏士屯田。其費無已。”認為西域地區艱險偏遠,又經常背叛,派遣官吏士兵過去駐紮種地,所消耗的錢糧將會是無窮無盡的。於是漢安帝下令取消西域都護,玉門關被廢棄。

不過,絲綢之路代表著的軍事意義和貿易利潤是巨大的,於是後來,玉門關又被重新啟用,歷經數次廢和立,它的地位依然非常重要。不過,隨著歷史的演進,玉門關的位置也發生了很多的變化。隋唐時期,玉門關由敦煌西北遷到敦煌以東的瓜州晉昌縣,即今天的甘肅省安西縣東南,根據學者的考察,這時的玉門關和漢時相比已經差了二百四十公里。

唐朝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根據那時的地理著作,玉門關搬遷到了唐朝時玉門關以東的約兩百公里處。再根據考據,五代的玉門關應當是為適應當時的軍事局勢而移動到了今嘉峪關市的石關峽處。宋代,玉門關被正式廢除,從此消失在歷史中。

班超的那句“生入玉門關”,也是許多戍邊將士的心願,他們為了國家出生入死,在塞外和各部族征戰拼殺,想要活著回到玉門關,甚至回到家鄉,往往只是個美麗的奢望。

詩人們目睹塞外的苦寒和荒涼,驚訝於將士們的艱苦生活條件,想到他們對家鄉的思念,對回鄉的渴望,便不由得以玉門關為寄託,創作出許多名篇。關外,是保家衛國、建功立業;關內,是劍南江北、兒女情長,能夠常常溝通二者的詩人們,寫下這些詩詞也就非常自然了。


文蹤旅跡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李白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

……



這一首首耳熟能詳的唐詩中,玉門關被反覆提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玉門關如此出名的原因:

玉門關,位於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內, 敦煌市城西北約90公里處。

今天的玉門關只剩下一片小小的建築遺址,成了一個不起眼的旅遊景點。就是這麼一個不起眼的地方,卻在唐詩中被屢屢提起,成為唐朝時候的網紅打卡地。只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地理位置。

玉門關在漢武帝時期設立,當時從西域向漢朝輸入玉石的時候,必須經過此關,它也因此而得名,玉門,顧名思義,就是玉石通過之門。

漢朝以後,以陽關和玉門關為界限,兩關以西就是西域,出關入關都要在這裡交換通關文牒,所以在政治層面上,玉門關就相當於今天的海關,它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也因為這個原因,歷史上,玉門關一直是交通要塞和兵家必爭之地,它的地裡位置非常重要。

2,文學層面

唐代崇尚武力,安史之亂爆發後,很多的文人紛紛放下手中的筆,投身到軍隊中去,希望通過求取軍功來走上仕途,玉門關則因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軍事作用,便成了這些文人心中象徵著邊關的符號。

即使一些沒有到過玉門關的詩人,也會藉著描寫玉門關來抒發自己對故鄉和邊塞,安定和漂泊的感悟。

綜上所述,歷史和現實的兩個原因,玉門關從一個古絲綢之路上的關隘名稱,逐漸演變成了詩詞中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並且和那些著名的詩句一起流傳了下來。


浪子與俠客


玉門關位於敦煌市西北約102公里處,為漢代西陲兩關之一,是絲綢古道西出敦煌進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經關口,自古為中原進入西域之門戶。

玉門關,也叫“小方盤城”,因相傳和闐美玉經此輸入中原而得名。現存關址只是一座聳立在幹河旁、土崗上的土城,呈正方形,牆身全為黃膠夯土版築,西、北兩面各開一門。玉門關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提到玉門關,有不少唐詩人把玉門關寫入自己的詩作之中。不少作品膾炙人口,給後人對玉門關留下深刻的印象。

首先讓我們想到的是唐朝著名大文學家李白一首《關山月》,春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朗朗上口,給讀者無限遐想。其次是唐朝文學家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意思是說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再有就是文學家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所說的意思是青海上空的陰雲遮暗了雪山,遙望著遠方的玉門關,描寫了玉門關地理位置偏遠,邊關將士深處的惡劣環境。這些都是與玉門關有關的唐詩,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的優秀唐詩也寫到了玉門關,這裡也就不一一列舉了。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繼續列舉出你知道的與玉門關有關的唐詩詞,去描述出唐詩中的玉門關。





董慶江645


聊聊玉門關和陽關。

陽關,西域與中原的分界線。

玉門關,塞外大漠與中原煙柳的分界線。

這兩關,既是中原和西域地理上不同,更是詩人心中情感的波瀾起伏。

在今天的我們看來,或許西北大漠早已不是遙不可及的荒涼之地,而是塞外廣漠壯闊風光的大好去處,但在千年前的人們看來,遠不是如此。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唐朝詩人筆下的西域邊塞,以詩歌來感受一下古人的情感。

陽關、玉門關的地理條件

據文獻記載,在漢武帝元鼎年間,開通河西,設四郡,據陽關、玉門二關。文獻《漢書·地理志下》中記載到"有陽關、玉門關,皆都尉治"。在漢朝時期,陽關、玉門關就已經納入政府的管轄之下,並設置專門的官員進行管理。

在唐代李吉甫所寫的《元和郡縣誌》中更為詳細的記載到:"陽關,在縣西六里。以居玉門關之南,故日陽關。本漢置也,謂之南道,西趣都善、莎車。後魏嘗於此置陽關縣,周廢。玉門故關,在縣西北一百一十七里。謂之北道,西趣車師前庭及疏勒,此西域之門戶也。班超在西域上疏曰:'臣幸得護西域,如自以壽終屯部,誠無所恨,恐後代謂臣沒西域,臣能無依風首丘之思哉!臣不敢望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即此是也。"

這部中國古代最早的地理總志中詳細的說明了陽關與玉門關的地理位置,陽關在壽昌縣以西,在玉門關的南邊,所以得名陽關,而玉門關在壽昌縣的西北,是西域的門戶。同時也記載了班超在西域時對中原家鄉的思念。後世文獻對於陽關、玉門關的具體地理位置多有不同,目前基本上認為,漢代時期的玉門關即在今甘肅敦煌市西的小方盤城,唐代時期的玉門關即今甘肅安西雙塔堡附近;陽關則在今甘肅敦煌市西140裡的"古董灘"。

由於漢唐時期,中原地區和西域諸國的交流頻繁,同時國力強盛,對外征伐,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絲綢之路也較為熱鬧,陽關、玉門關的地理位置便是十分的重要。但隨著時間的發展,宋元以後因陸上絲綢之路的衰落,陽關也因此被逐漸廢棄。

陽關、玉門關作為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同時也是經濟文化交流的大舞臺,西方的農作物、服飾、音樂舞蹈等等,東方的絲綢、茶葉、瓷器,都在此得以交流。

在這一條絲綢之路上穿梭,其西通西域、中亞乃至西亞、歐洲,東接河西走廊直至中原地區。自從西漢張騫出使西域以來,中原地區的文明和文化也通過這條路向西影響,陽關、玉門關也漸漸成為溝通中原漢族政權與北方遊牧部落的戰略交通樞紐,也是雙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陣地。

隨著雙方戰爭與中外商旅商貿活動的日漸頻繁,越來越多的中原軍士、文人與商賈開始由此進入昔日神秘陌生的西域邊塞。

唐朝詩人眼中的西域

不同於中原地區,陌生的西域邊塞,在唐代中原詩人筆下的"陽關"、"玉門關",又是什麼樣的呢?其中最為我們所熟知的就是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和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詩句。在遠離了家鄉,詩人們對陽關、玉門關的情感變得複雜,既沒有熟悉的親朋好友,也沒有江南地區的溫柔春光,小橋流水。在面對滿眼的黃沙,荒涼的植被,內心感情有的只是無以言說的荒涼與悠遠。

遠在天邊的家鄉

由於地域上隔絕,唐代詩人對於西域最早的認識可能就是陽關、玉門關。遠離家鄉,來到陌生的地方,河西走廊與沙漠戈壁,眼前早已不是江南的小橋流水,中原的肥沃土地,中原農耕民族與塞北遊牧部落之間的差異,既遠且異。

所以在唐代詩人的筆下,"陽關"、"玉門關"是情緒中遠離故鄉家園的惆悵,在他們心中心目中,荒涼悠遠是毋庸置疑的共識,"絕域"、"萬里"比擬"陽關"、"玉門關"者實不在少數,更甚者至有"陽關"已經近天之慨嘆。如在王維的《送劉司直赴安西》中"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

唐代詩人內心的"陽關"、"玉門關",還有著更為重要的文化、情緒傾向,諸如思婦對出征良人的思念與盼望之情,征戍之人的思鄉之情與有家不能回的愁苦心緒等,皆隱匿於他們的妙筆之下。

玉門關設立於漢代,從那時玉門關便有了鄉愁色彩。"臣不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東漢班超的這句詩歌影響了後世的許許多多的人,自此玉門關不僅僅是遙遠西北地區的一個地理位置,更是人們心中的那一段關於他的故事和歷史,更是班超心中渴望的迴歸故土與濃濃的思鄉情愁。

建功立業的象徵

唐代詩人心目中,陽關、玉門關這兩關,還有著不同尋常的政治地位。因為它們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是一個重要的軍事要略。作為中央政權與西北遊牧部落接壤地帶的前哨,陽關、玉門關既是唐王朝西開疆拓土的起點,也是西北遊牧部落東向進攻的門戶。

這也就意味著,陽關、玉門關也就是中原將士、文人建功立業的戰場。因此,在渴望建功立業的詩人看來,"陽關"、"玉門關"往往意味著殺敵立功的雄心壯志與慷慨激昂的情緒。

唐代西北邊地戰事頻繁,一生清貧的文人在仕途不順的時候,往往內心的抱負無法得到實現,他們就轉而將目光投向遙遠的西域。在那裡,雖然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滿眼陌生,但他們相信憑藉自己的勇武和能力,是可以在一方廣闊戰場上有所作為的。

這些立志報國的詩人,投筆從戎,寄希望於戰場立功而求取功名,懷揣著建功立業的夢想與抱負縱橫疆場,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正如王昌齡在《從軍行七首》中寫道:"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大丈夫渴望建功的決心一覽無餘。


煮酒君


玉門關有三座,一個是漢代漢武帝開通西域時所建,故址在敦煌西北的小方盤城。玉門關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門戶,也是與西域通商往來的必由之路,玉門關也正是因為西域玉石從這裡進入中原而得名。

除此之外,玉門關也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外交使者、軍隊出兵西域,同樣要從此過,稱為國門也不為過。

唐代的玉門關則是在敦煌東邊的瓜州晉昌縣。東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與哈密相鄰,依山傍水,地勢險要。方面三藏天竺取經,走的就是這座玉門關。同樣也是唐代中原與西域的門戶要道。

那麼到了五代時期,玉門關的地址又發生了變化,跑到了唐代玉門關東邊200裡處,肅州城西100裡處,距離酒泉也僅百里,也是當時的要隘,更多的是戈壁荒漠中的重要補給點。可惜後來西夏佔據此處,玉門關便從歷史長河消失,只餘幾處殘垣。

但無論是漢玉門關還是唐玉門關,即便在當時,也已經不僅僅是一座關口,而是有重要象徵意義的文化符號。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魂迷金闕路,望斷玉門關

不識征夫三十萬,幾人生入玉門關

赤日不行蔥嶺北,雪花長繞玉門關

一點胡行朝漢天,英符來自玉門關

白首邊城休悵望,馬蹄未出玉門關

大地盡拋金鎖甲,長星亂落玉門關

漢家神箭定天山,煙火相望萬里間。

契利請盟金匕酒,將軍歸臥玉門關。

……

太多太多的詩詞,太多太多的文人墨客亦或是將軍士卒,還是商人旅客,莫不對這玉門關有著特殊的情絲。如今,玉門關在哪裡,到底有幾個玉門關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玉門關在茫茫歷史進程中給我們帶來的特殊意義。






暮雲齋主


目前認為,漢代“玉門關”位於甘肅省敦煌市西北戈壁灘上的“小方盤城遺址”。跟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玉門關”與“陽關”均位於敦煌郡龍勒縣,而西漢的龍勒縣就位於今甘肅敦煌西南方。

西漢“玉門關”的設立

玉門關,是西漢漢武帝時期所置。說到玉門關,就不得不提陽關,這是一對姊妹關,同時而建,皆為漢朝時期內地通往西域的重要門戶,也是重要的軍事關隘和絲路要道。玉門關是伴隨著河西四郡而設,因西域和田玉石運輸取道而得名。

玉門關與陽關均修建於漢武帝時,時間在公元前121年至前107年間。陽關與玉門關分距南北,兩關相距約幾十公里。絲路自敦煌向西,在玉門關和陽關被分成了兩條絲路,一路是向西北經玉門關及鄯善的天山北路,一路是向西南經陽關及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天山南路。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命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西征匈奴,大敗匈奴後,自此河西走廊被打通。同年,漢武帝將河西走廊分設武威、酒泉兩郡。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在河西走廊又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建關隘玉門關和陽關。

兩千多年前的玉門關是一個繁華的邊關,商隊絡繹不絕,駝鈴久久不息。內地精美的絲綢、瓷器以及特產茶葉、中草藥等,通過這座絲路關隘運往世界各地。大量的苜蓿、菠菜、葡萄、胡麻、胡蘿蔔等內地沒有的作物,也漸漸在內地生根。

玉門關地處絲路的咽喉要道控制著河西走廊以西的北線。王莽篡漢後,玉門關封閉,絲路中斷。東漢時期,玉門關改為玉門都尉所轄。南北朝時期,絲路繁榮不再,到隋唐之時,絲路獲取捷徑改道,經安西到哈密,玉門關也遷至今甘肅省安西縣(瓜州縣)。從此,舊玉門關逐漸衰敗。

“玉門關”遺址的發現

1907年,英國籍考古學家斯坦因在小方盤城遺址北面的廢墟中挖掘到了許多漢簡,從漢簡的文字記載判定出小方盤城附近就是漢代玉門關所在地。1944年,遺址附近又發現了許多的漢簡,其中一簡上書有“酒泉玉門都尉”字樣,再結合史書上玉門關的方位,可得出小方盤城遺址就是漢代玉門關的一部分。

小方盤城遺址呈方形,四周黃膠土夯築的城垣清晰可見。城牆高約十米,為上窄下寬之形,設有馬道,人馬可直達頂部。小方盤城應該只是玉門關的一部分,因遺址面積僅有幾百平方米。1982年,在小方盤城西五公里處發現了一處古關遺址,應該也是玉門關的一部分。

詩人筆下的“玉門關”

說到玉門關,人們馬上會想到膾炙人口的唐詩,比如:王之渙《涼州詞》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和王昌齡《從軍行》中的“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這些詩詞都表達了地處偏遠的玉門關邊塞環境的惡劣和距離的遙遠。

玉門關作為邊關,出關之後便是西域,之後更是生死未卜,玉門關作為邊塞咽喉要道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這個兵家必爭的關隘要地,自然就成為了邊塞詩人們筆下的常客。詩人們同時也會藉著描寫玉門關來抒發自己的思鄉之情、將士馬革裹屍的豪邁之情和對漂泊人生的感悟。

總而言之,玉門關因邊塞詩人而廣為人知,邊塞詩人因玉門關而佳作不斷。玉門關見證了古絲路及西漢的輝煌,同時也代表了邊關的偏遠與荒涼。


野史也是史


古關名。西漢置,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以西域輸入玉石取道於此得名。和敦煌西南的陽關同為對西域交通的門戶。六朝時關址東移至晉昌城(今安西雙塔堡附近)。宋以後倒塌廢棄。

漢武帝為抗禦匈奴,聯絡西域各國,隔絕羌、胡,開闢東、西交通,在河西“列四郡,據兩關”,分段修築障塞烽燧。元鼎六年(公元前111),由令居(今甘肅省永登縣)築塞至酒泉(今甘肅省酒泉市),元封四年(前107),由酒泉築塞至玉門關。王莽末年,西域斷絕,玉門關關閉,漢塞隨之廢棄。隋唐時,玉門關關址由敦煌西北遷至敦煌以東的瓜州晉昌縣境內。隋唐時期的玉門關位於鎖陽城北30公里許(約合唐裡50餘里),即安西縣城東50公里處的疏勒河岸雙塔堡附近,已移至漢玉門關東約240公里之處。這裡正處交通的樞紐地位,東通酒泉,西抵敦煌,南接瓜州,西北與伊州相鄰。

玉門關是戰略要地,盛唐知識分子想建功立業,就把出玉門關當做一個積極的意象表達自己積極進取的渴望。王昌齡《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前兩句在寫景的同時滲透豐富複雜的感情:戍邊將士對邊防形勢的關注,對自己所擔負的任務的自豪感、責任感,以及戍邊生活的孤寂、艱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壯、開闊而又迷濛暗淡的景色裡。其實這就是詩人的心理矛盾。

《後漢書·班超傳》“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這就出現了一個典故“生入玉門關”意思就是能活著回到家鄉。

唐詩就有很多這樣的句子。戴叔倫《塞上曲》

“漢家旗幟滿陰山, 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 何須生入玉門關。”

表現了戰死沙場無怨無悔的決心。

胡曾《詠史詩·玉門關》

“西戎不敢過天山,定遠功成白馬閒。

半夜帳中停燭坐,唯思生入玉門關。”

這首詩表現了戰爭勝利,衣錦還鄉的思念之情。

王之渙《涼州詞》

“黃砂直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光不度玉門關。”

這首詩就是充滿了幽怨之情,春風不度玉門關,不僅是春風不度,而且是朝廷的目光不看玉門關的將士,不體恤他們的疾苦。


桃之夭夭老牛


引言

西出陽關,故人;春風不度,玉門;

西走銜接萬里,邊關。

邊塞起雄關,大漠蒼涼,長河落日,烽火狼煙,萬里長征人未還……

地理位置

玉門關、陽關、嘉峪關,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關隘,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其中陽關和玉門關曾是漢代重要的軍事關隘,最值得主要的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而嘉峪關人所共知,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和軍事要寨。玉門關,經常出現在唐代"邊塞詩人"筆下,這個令得意的春風都無法逾越的地方,到底有怎樣的傳奇?

據中國地理文摘記載:古蹟"玉門關"始建於漢武帝,當年為了開闢西域通商道路,西漢政府設置河西四郡,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故址在今天地甘肅敦煌西北90公里處的"小方盤城",它和玉門關之南的另一重要關隘陽關,共同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要塞。

由於這三座關隘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一一一地處缺乏雨水,又人煙稀少的西北戈壁,故其歷史遺蹟保存至今,如今考古工作者還能依稀辨別當時的原貌。據有關資料顯示: 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上,"玉門關"遺址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明珠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獨樹一幟的"邊塞詩風"

縱觀唐詩的思想內容,其中"邊塞詩"是唐代詩歌的主要題材之一,是唐詩當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豐富、藝術性最強的一部分。許多大詩人都有邊塞生活經歷,有的本身就是"隨軍記者",通過對切身的日常軍旅生活體驗,以親歷的見聞來寫作。所以這類詩歌給讀者的感覺往往是:大氣磅礴,氣象雄渾,視野開闊,胸懷激盪,充滿了浪漫主義氣質,一往無前的英雄主義精神,充分體現了盛唐精神。

同時他們筆下對邊塞的孤寒寂寥,骨肉分離的痛苦,對友人的憶念,異地送別的悲涼,異域風情的奇特,所有這些作品情感真摯,蕩氣迴腸,能夠引起後人的共鳴。

流傳千古的"邊塞詩人"

提起唐朝的著名"邊塞詩人",我們不假思索地會想起:高適、岑參、王昌齡,進而會想到王維、王之渙、王翰,李頎……甚至連看似手無縛雞之力的"少陵野老",也會詠出"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這樣的豪邁篇章。而所有的反應邊塞風光的詩篇中,有很多都拋不去"玉門關"情節。婦孺皆知的"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




結論

綜上所述,這也就是"玉門關"之所以後世流傳的原因吧:獨特的地理位置,壯美的詩篇,一大批優秀詩人的謳歌,每一個人都有的一份報國理想和情懷。最後填詞一首,結束問題回答。


【八聲甘州•玉門關】

問秦時明月漢時關,壯士幾時還?

悵春閨夢裡,琵琶弦上,紅淚依然。

願得青驄玉勒,脫手斬樓蘭。

又怕春風起,只染江南。

漫說將軍空老,對長河落日, 衰草殘垣。

算雄才大略,君已著先鞭。

起宏圖、再開絲路;展壯猷、玉帛弭烽煙。

一杯酒,勸君更進,吟到何年?

再次感謝悟空小秘書平臺!

【溫馨提示】原創不易,敬請文友,多多支持,留言轉發,評論交流,不喜勿噴!


兵法天下


玉門關是古絲綢之路重要關隘。至於它的具體位置,其實還是有變化的。玉門關自西漢元鼎或元封中設置以來,歷時1140年,關址經歷過幾次大的變動,五代宋初的130年為其尾聲;自北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佔領整個河西走廊後,玉門關便從史籍上銷聲匿跡。

據學者考證,漢代玉門關在教煌城西北90公里處,一處叫馬圈灣遺址的西南高地,而隋代唐玉門關則東遷約200公里,這是一個非常遠的距離了,位於安西縣雙塔堡附近。

 

最重要的唐代以後的玉門關址,也是我們古詩詞中經常提到那個著名景點,位置也與之前的不同。有學者從史籍中考出,五代宋初的玉門關,移至唐玉門關之東200公里,位於肅州(今酒泉)城西35—50公里,關址在嘉峪關城樓西北5公里的石關峽(又名黑山峽或水關峽)。該峽在嘉峪關黑山南部,長約10公里,南北兩側山峰對峙,形勢險峻。峽內有大道可通車馬,為古代西出酒泉的天然要道。峽中有泉流,今名紅柳溝,可資行旅的水源補給。峽口東端至今仍有當年關城的若干殘跡。

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玉門關一直在東移為什麼呢?原因有兩點:其一,石關峽恰在東面的甘州(張掖)回鶻與西面的瓜沙歸義軍政權的分界處,是一個政權轄區進入另一政權轄區的重要關口,是東西交通的必經之地。其二,第五道原是唐代由瓜州(安西)經唐玉門關徑向西北直達伊州(哈密)的道路;此道雖不必繞道沙州,但須穿越400公里的莫賀延磧,路途險惡。而由瓜州繞道沙州再到伊州,路途雖較前遠了50公里,但沿途水豐草茂,行走較易。五代宋初,在曹氏歸義軍政權統治的130年中,社會秩序穩定,凡穿越河西走廊東來西往的行旅都經由沙州而過,第五道則棄之不用,該道上設置的唐玉門關也自然隨之廢棄。

至於,那些關於玉門關的詩詞,我就不必在舉例了,所看看中國詩詞大會,自然印象深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