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史上中国骑兵最厉害是什么时候?

生活360x


说实话,历史上中国骑兵什么时候最厉害,这个问题有些宽泛或不够明确。

因为对比骑兵厉害,要看是横向和纵向对比。

前者是看同一个历史时间段里,中国骑兵在世界范围里的厉害程度。

后者是从整个中国历史里看,哪个时间段里的骑兵最厉害。

要横向比的话,应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骑兵——甲骑具装在世界领域里是最厉害的。

之所以说,这时候的中国骑兵最厉害,是因为当时的中国骑兵拥有一种世界其他国家骑兵没有的利器——马镫。

英国科技史学家怀特如此说道,“很少有发明像马镫这样简单,却具有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马镫把畜力应用在短兵相接之中,让骑兵与马结为一体。”

而标准意义上,马镫的产生与普及,正是在魏晋南北朝的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成对标准马镫是晋代的一件装着双镫的陶马(公元322年左右),双镫实物最早的发现是辽宁省北票市5世纪初墓葬中的铜马镫。

马镫大大减少了骑兵的训练成本与时间,也让他们更不易在战斗与冲击中从马背上跌落,并能更为充分利用马匹冲锋所产生的巨大动量带动骑兵武器,特别是骑矛来发动冲击。这使得骑兵,特别是重骑兵能更加频繁甚至放肆的发动冲锋。即使在面对严阵以待的步兵坚阵时,重骑兵的冲击方向也不仅像古典时代那样仅限于侧后方,有时候也会从正前方直接撕开对方的阵型。冲击过后,马镫也能让骑兵们更加安全的撤退,从而进行那种冲击-撤离-再次冲击的重骑兵典型战术。

此时的中国骑兵,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拥有来自中亚的优良马匹(中国本土骑乘种马匹质量一直不怎么样,这是困扰中国骑兵一个长久以来的问题)。

因此当时的中国甲骑具装骑兵们,骑着高大的战马,全身和战马都披挂着铠甲,手持巨大的长骑矛——马槊,并以锋利坚韧的环首刀为副武器。同时,汉代发展而来的高桥马鞍,以及最重要的马镫,又为甲骑具装提供了当时最稳定的作战平台。

所有的这一切,中亚马种、马镫、长骑矛、更高鞍桥的马鞍,全具装的马铠,提供全身保护的骑兵重型札甲,使得当时中国骑兵拥有全世界最领先的攻防能力。

而要纵向比的话。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骑兵高峰,汉代、唐代、北宋末年,以及元代。


汉代骑兵由于汉帝国重视马政,建立三十六个官方养马场,注重良种马匹资源的引进与饲养,还鼓励民间养马,使得当时官马数量达到空前的40万匹。

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发动的漠北之战,卫青与霍去病这两位在汉匈战争中多次建立卓越声望与辉煌胜利的骑兵统帅,各率领5万名骑兵,还携带4万匹驮马,以及还有数十万名保证后勤的步兵与民夫,兵分两路,深入大漠1000多和1600多公里。在这次史诗级别的远征中,卫青依靠合理的“车骑协同”战术,重创了伊稚斜单于主力,使得匈奴单于一度失去了统帅全军的调度能力,更造成了匈奴主力军处于溃退及混乱的境地。而霍去病以其擅长的长距迂回包抄的骑兵战术,在如此长距离奔袭中,依然准确锁定敌方最脆弱和重要的核心大营,从而则创造了汉民族最高军功——封狼居胥。两位名将以2万人的损失歼灭了匈奴军队89443人。

正式依靠着汉代骑兵的辉煌战绩,汉武帝开创了中国的征服者时代。中国边界向西部迅速推进,塔里木盆地与中亚的道路逐步通畅,河西走廊开始归属于汉帝国,也让汉帝国掌握了丝绸之路的东端。汉帝国骑兵的强大,使得汉使看到罗马人的老对手,以骑兵著名的帕提亚王国(中国称帕提亚王国为安息)时,评价其“兵弱”。


唐帝国的骑兵风格有些继承魏晋南北朝时期,但有进一步发展。唐帝国时代是中国金属札甲发展的一个高峰。唐代的全套重札甲,有作为头盔的兜鍪、护颈的巨大护项、作为肩甲的披膊、保护前臂的护臂,腿甲保护则一直延伸至脚踝,可谓非常齐全。这样的盔甲和同时代的欧洲、西亚、中亚相比,也都是拥有极强的防护力。

凭此为基础,唐帝国的骑兵会根据作战目标的不同,让战马披挂铠甲,增强防御力,成为具装骑兵,或不让战马披挂铠甲,保证机动力,成为快速突击骑兵。

唐帝国的快速突击骑兵,最辉煌的一战,就是公元630年李靖灭东突厥之战。当时李靖的3000名精锐骑兵先锋,冒着严寒发动突然袭击,通过凶猛地攻击,坚韧不拔地连续追击,最终连续击溃突厥军队,最终俘虏突厥可汗,从而一举让那个曾经在隋朝、唐帝国初期一直对中原地区构成重大军事威胁的东突厥汗国,宣布灭亡。

至于北宋末年,最为著名的则是以铁浮屠为代表的金军骑兵。其训练、装备、及战术素养,基本反映了公元12世纪远东最高骑兵水准。铁浮屠“被两重铁兜鍪”,还将整个头部与脸部包裹起来,只露出双眼。“兜鍪极坚,止露两目,所以枪箭不能入”。而金国骑兵最为突出的高超的战斗意志。其“胜不追,败不乱,整军在后,更进迭却,坚忍持久,令酷而下必死,每战非累日不决,盖自昔用兵所未尝见。”说明金国骑兵即使在第一个回合与敌人交锋失败或是还未冲溃敌军阵型,也会重整队形,连续发动冲锋,“不能打一百余个回合,何以谓马军”。

至于元代骑兵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忽必烈远征大理,损失了四十万匹军马,都不心疼。土豪到没天理……


冷兵器研究所


这个要比较的话就得分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了。

横向比较也就是和当时世界上其他地区的骑兵进行对比,那么中国的骑兵有三个时期是最强的。

第一个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具装骑兵,这个优势主要体现在马镫上。中国人率先发明了马镫,从而彻底解放了骑兵的双手,使得骑兵可以同步兵一样自由的挥舞着兵器。同时也是因为马镫的发明,使得骑兵在马背上可以更稳当,减少了骑兵的训练成本。当时北魏的具装骑兵,同时兼顾了世界上所有的先进的骑兵装备,有来自西亚的高桥马鞍,东方的马镫和马槊,皮质的缰绳和中亚的良种马匹。

第二是初唐的骑兵,当时的唐军骑兵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厉害的中型骑兵(具装骑兵最牛逼的是拜占庭的甲胄骑兵),因为敌人突厥多为轻骑兵和中型骑兵,因此中原沉重的具装失去了作用,故而初唐的骑兵多是不装备具装的中型骑兵(当然也会视敌情而披挂具装)。



唐军步兵虽然是唐军的主力,但是骑兵确实唐军制胜的关键。当初大唐剿灭东突厥,决胜战就是靠李靖带着3000骑兵不断的对突厥发起突袭,最后彻底灭亡了危害大唐已久的东突厥。

第三就是金国初年的铁浮屠,金国的铁浮屠取自于辽国的镔铁骑兵和西夏的铁鹞子,装备有60多斤的冷锻钢札甲,这是当时世界上防御力最高的骑兵甲胄,同时还有宋军改良的骑兵枪。


铁浮屠作战时,非常讲究纪律性,所有的骑兵排着整齐的方阵,不讲究速度有多快,但是阵型绝对不能乱。冲击敌人时,可以来回冲击数十次而不会散乱,这就是当时宋军和西夏畏惧金国铁浮屠的原因。

当然要比较纵向骑兵的话,最厉害应该就是清初的八旗骑兵。八旗军的骑兵,有着蒙古人的骑射技术、明军最精良布面铁甲和金属冶炼技术、高度严格的纪律性,特别擅长协同作战,在面对重装步骑时也会给马匹披挂半具装。八旗骑兵同时掌握方阵作战和小队作战两种模式,冒进或者逃跑的士兵都会被抓住然后杀掉。入关之后,八旗骑兵还装备上了火绳枪和拐子铳,以提高骑兵的杀伤力。这种高强的战斗力一直保持到平三藩之后,关内的旗人开始慢慢腐化。不过关外和戍边的八旗驻军依然保持着高强的战斗力。



火器工坊


中国最利害时候的骑兵应该是汉宣帝时期的弩骑兵,当时的汉军装备是清一色的汗血宝马(经改良),清一色骑兵弩,清一色锁子甲汉长剑。而且军队总数量高达8万骑。整个历史时期就这个时候可以有这么装备,虽然在盔甲上比不上唐代的明光铠结实,可是强驽宝马确实是一绝,对周围草原民族也是全碾压的状态。

真正的骑兵不是人骑上马就行了,这是一个完整的作战系统,从战马武器到战士都得讲究!我们汉族地区的骑兵一直不行主要就是三个原因,一个是马不行,由于中原地区不是变马地区,中原十分缺马。以汉文帝时期为例,1.2米以上的马匹就被列入国家战略物资了。而匈奴人的战马则比我们的战马好得多。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汉朝从汉武帝时期便开始鼓励民间养马,并引入了西域的良种战马,然后再改良再选育(技术活),这种选育工作一直到汉宣帝时期达到鼎盛。

人不行主要也是因为缺马,因为没有马所以不可能会骑马,都是入伍的时候才开始训练,而且这种训练速度非常慢,往往要三五年时间才可以形成战斗力。而汉宣帝时期,由于得益于汉武帝的骑兵训练,汉军的骑兵训练一直是循序渐进,长年保持着强大的骑兵力量,这批骑兵训练足,战斗经验丰富。

第三是后勤与武器工业。在汉宣帝时期,汉朝强大的国力,已经发展一百多年的武器兵工厂,给骑兵配备的骑兵弩。这使得骑兵的射程高达200步,准确度上面也比原先的弓箭高得多。历史上,汉宣帝时期是中原王朝唯一将草原各游牧部落蹂躏的时期(几乎没怎么伤亡)。


优己


中国古代是农耕民族,打仗以战车为主。一辆战车四马三人,加上步兵共百人叫一乘。春秋时期,楚,赵,秦等国家都是万乘之国。后来赵武灵王向草原民族学习,“胡服骑射"中原军队打仗逐渐始用骑兵作战。

中国历史上几只典型骑兵部队有汉武帝时骑兵,北魏骑兵,唐初骑兵,元骑兵,宁关铁骑和八旗骑兵。但是,唐初骑兵,明末的关宁铁骑和清末八旗兵规模太小了,仅数万人而矣排除在外。剩下汉朝骑兵,北魏骑兵和元骑兵。汉武帝引进天马改良马种,培育了优质战马。

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漠南之战,河西之战和漠北之战取得胜利,除了兵器精良外,骑兵发挥重大作用。汉武帝新率十八万骑兵御驾新征,汉朝骑兵规模应该是最大的。北魏装备的是重甲骑兵,防御力和突击力强大,面对柔然骑兵有时也非常头痛。

蒙骑兵人数不多,一般情况下十多万人。蒙古铁蹄横扫殴亚大陆,建立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蒙古骑兵是非常历害的善迂回作战,诱敌深入,机动灵活和长途奔袭。所以中国古代骑兵战斗力排名,元朝初期骑兵最历害,北魏骑兵次之,汉武帝时骑兵战力第三。




关东侠客


明朝朱棣时期的骑兵最强,以弩兵,火器火铳大炮的炮兵神机营,骑兵步兵组成的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六十万大军五次打到外蒙古斡难河畔的乌兰巴托附近,一打就是一年多,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壮举,其次是朱元璋时期的几次深入大漠消灭北元政权。再其次是汉代霍去病时期,不带补给以敌人物资资己,打完就走不停转移。


红星照耀神州


破一下题:历史上中国,骑兵最厉害是什么时候?

如果这样理解题目,中国骑兵显然是指的古代骑兵,也就是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如果有人拿热兵器时代的骑兵来杠,我一概无视。

冷兵器时代的骑兵,主要分为重骑兵和轻骑兵。


先说重骑兵。

重骑兵什么时候最强,其实只要看看中国甲胄和兵器的发展史,就可以推导得出。

中国古代的甲胄,从早期的皮甲逐渐发展到铁甲,汉晋时期占据主流的两当凯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出现著名的明光铠,并在唐宋发展到汉甲巅峰,出现了步人甲这样的变态盔甲,总体趋势是盔甲越来越重,防护越来越严密,骑兵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

重甲骑兵,也就是甲骑具装,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人马皆着铠的具装重骑兵在北方政权占据重要地位,比如402年北魏与后秦之战中,

“太祖诏毗陵王顺以精骑冲击,获兴甲骑数百,斩首千余级。”

东晋桓温的北伐,5万大军也是被鲜卑名将慕容垂的1万多名骑兵突袭损失惨重。天王冉闵也在鲜卑重装骑兵与弓骑兵的配合冲击下败下阵来。

到了隋唐,具装铁骑发展得更为成熟,也发挥了更大作用。

599年的灵州之战,隋朝名将杨素正是使用具装铁骑正面冲垮了轻装的突厥骑兵,大获全胜。

罗艺手下著名的虎贲铁骑,就是隋朝战斗力最强大的具装重骑兵。

还有李世民的玄甲军,也是甲骑具装,由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等勇将统领,是李世民最精锐的部队。

《资治通鉴》:秦王世民选精锐千馀骑,皆皁衣玄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分将之。每战,世民亲被玄甲帅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向无不摧破,敌人畏之。

到了宋朝,甲骑具装发展到了顶峰,宋朝也有自己的铁甲骑兵“铁林军”,但由于战马质量比如北方,军队战斗力也不强,所以始终被敌人压制。这一时期,最强大的重骑兵无疑是金国的骑兵。金国骑兵既精于骑射,也强于冲击,“每五十人为一队,前二十人全装重甲,持棍枪,后三十人轻重操弓矢。”不过这还不是最强的,最精锐的当然是著名的超重装骑兵“铁浮屠”,代表着当时亚洲地区骑兵的最强实力。

铁浮屠披挂非常厚重的双层札甲,

“被两重铁兜鍪,兜鍪极坚,止露两目,所以枪箭不能入”

在金国前中期战争中,基本上是战场所向无敌的存在。

当然并非金国有重装骑兵,岳家军同样也有,著名的背嵬军就是岳家军的精锐重骑兵,在岳飞手下,已经能与金军一较高下。

回到开头所说的甲胄和兵器方面,重骑兵的强大,正是由于其越来越优秀的防护力,使得普通兵器难以对其构成严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损失,提高对抗,战场上披挂重甲成为常态。

而由于重甲的存在,使得刀枪弓箭对其效果不大,于是锤、鞭、锏这类打击类兵器在唐宋时代大行其道,担负起了破甲的任务,在演义小说里,甚至出现了“四猛八大锤”这样的击兵团伙,可见其流行。

所以,小院的结论是,中国历史上的重骑兵,在南北朝开始发展,到了宋朝发展到了顶峰,是最其强大的时期。

至于轻骑兵,那当然是蒙元最强,不光是中国最强,说是当时世界最强也不夸张,这应该没有什么争议。


小院之观


这个问题不好比较,因为骑兵的发展和步兵一样,都应该放在军事体系里去衡量,同时还要与国力挂钩。基本上每个王朝在国力允许的情况下都会为自己打造一支重骑兵部队。

据我所知,早在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就经常出动人马具甲的重骑兵往来攻杀。初唐除了重步兵之外,还依靠突厥人组建了自己的重骑部队。元朝、清朝这两个少数民族王朝同样都有重骑兵,而且都取得过不俗的战绩。

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流传了一系列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即轻骑兵淘汰了重骑兵,重甲无用,骑射万能。说实话,这真是搞笑。

骑兵作战有两个优势,一个是机动性,可以实施快速奔袭穿插,达到战役出其不意的目的,这通常是轻骑兵的任务。另一个优势就是冲击力,即骑兵正面冲击敌方阵地,这就需要人马具甲的重骑兵来完成,同时,重骑兵的冲锋也会给步兵带来强大的心理冲击,很有可能导致步兵心理崩溃。


关于重骑兵的优势,我就引用一下熊廷弼对满洲重骑兵的评价吧吧。臣又见在辽回还人等。言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故鲜营对垒。被奴步兵骤进。将拒马木登时撤去。鲜兵非无铳箭。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

所以重甲无用吗?呵呵。

至于骑射万能,甚是可笑。首先,马背颠簸,骑手不可能像步射手那样可以稳定的瞄准、射击,结果就是骑射很没有准头。所以,骑射只能起到骚扰作用,而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正面突击的任务,还应该由人马具甲的重骑兵来完成。


进入火器时代,骑兵就逐渐走向了落寞,随着火器的发展,重骑兵最先被淘汰。因为火绳枪的弹丸已经足够击穿盔甲,重骑兵的重甲不再具有优势,所以东西方差不多同时淘汰了重骑兵。与其花费巨资去培养重骑兵,还不如用来发展枪炮。

尤其是燧发枪以及刺刀出现之后,步兵往往结成空心方阵就可以克制骑兵的冲锋。滑铁卢战役期间,法军骑兵就多次向英军的空心方阵发起了冲击,然并卵。
空心方阵就是步兵结成一个环形方阵,前两排骑兵蹲下,装上刺刀当长矛使,用来扎敌军的骑兵;后两排步兵站立,向地方骑兵射击;中间的空心用来布置火炮或者是骑兵。这标志着骑兵彻底走向没落。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中国历史上拥有强悍奇兵的朝代很多,但骑兵是否强大取决于其机动速度、兵种组成、武器装备、战术战法等方面。我个人认为,历史上最强大的骑兵应该是出现在元朝早期,成吉思汗征战欧洲时带领的那只不足十万人的骑兵部队。但那时的他们是属于“外国人”的范畴,不过元朝是中国的一段历史,那我就把这只骑兵部队算作了中国历史最强的骑兵吧。



公元1241年,由匈牙利、日耳曼、奥地利三国组成的十万欧洲重装联军,由柯罗曼率领,迎战一路势如破竹杀奔此处的蒙古帝国骑兵。十万身穿全身重甲的欧洲骑兵,与身穿简易皮甲的蒙古骑兵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欧洲人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战胜蒙古骑兵,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只蒙古骑兵如累卵般不堪一击,那他们也就不会出现在莱茵河畔了。



蒙古骑兵中60%是轻骑兵,而他们的主要兵器是“蒙古弓”,这种弓装备有轻重两种箭矢,重箭破甲,轻箭远攻。据后世科学家实验表明,蒙古重箭的射程在130——140米,可以轻易穿透复原后的欧洲重甲五公分,而轻箭的射程可达180——200米,也可以对欧洲重甲造成破坏。



蒙古骑兵一般的战斗队形是排成五列,前两列是重骑兵,后三列是轻骑兵,战斗开始后,轻骑兵首先冲锋,重骑兵紧跟其后,轻骑兵使用弓箭远程攻击敌人,在将要接触敌军的时候迅速向两翼迂回,给后方的重骑兵让开冲锋道路,然后继续在敌军两翼进行骚扰和减员,此时的敌军阵型已经被打乱,重骑兵的冲锋就会得到极大地打击效果。



蒙古人打仗很有特点,蒙古人打仗因为没有后勤,人数也比较少,医疗条件几乎没有,所以打的是非接触战,蒙古骑兵还有一种被古罗马人成为“安息人”射箭法的功夫,可以在逃跑的过程中回身射击敌人,让敌人防不胜防。



蒙古人虽说武力强悍,但毕竟是游牧民族,文化底蕴远远不及其他文明,所以攻城是把好手,但守城就相形见拙了。所以,元朝入主中原97年就回了草原,中国还多了一个蒙古族。


BV疯言疯语


历史上中国骑兵最利害的时代?这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可能存在争议,欢迎各位发表不同意见!

我个人己为,有几个时代是广意意义上的中囯骑兵最为厉害的时候!

1,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时,彼时不仅赵国武力强盛,得以佂服心腹大患中山国!而且还使得中原各国"弃车改骑”,开创了中国历史王朝军事改革的先河!而后秦军习之而后来居上!

2,元朝时的蒙古铁骑,他们横扫亚欧而少敌手。最终得以建立蒙古人席卷半个世界的"四大汗国"!

3,明朝的“关宁铁骑″!这支武装,为明用则拒清于关外,为清用则席卷海內!不可谓不利!

4,清朝初期的″八旗铁骑″,他们不仅席卷中原,而且在维护中国边疆的安危上也有所建树!尽管其后期朽败,但其前期还是有功于中国的…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


北疆同心侃历史


候选的很多,但我认为最好的骑兵应该是曹操的虎豹骑和李世民(还没当唐太宗时)的玄甲骑兵。霍去病的骑兵落选是考虑到当时还没有马镫,都是弓弦轻骑兵,作战的主要难度在于找到敌人。至于元军,其实到元朝成立时,和四大汗国已经分裂并处于战争状态,忽必烈的军队是以北方汉人为主。换句话说,忽必烈的元军打败了蒙古骑兵。所以蒙古骑兵也落选了。八旗清军,则有大量史料证明他们并不是骑兵,而是步兵为主,或者骑马的步兵。

顺便多说一下,野战中对付强大骑兵的办法古今中外始终都是同样的两个:结阵和弓弩。蜀汉就是靠山地步兵和曹魏的骑兵对抗。这也是马谡为什么在街亭失败的原因。让他当道列阵,以长矛和弓弩阻挡敌骑兵。而两边都是山,敌军无法迂回。但他自己却上了山,结果被敌骑兵包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