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農民離永久退出承包地的日子還有多遠?

在八十年代初,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提高農民生產積極性和糧食增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這種責任制在某些方面已經不太適應農村目前的現狀。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和大量農村勞力進城務工,許多的農村成為了空心村。加之糧食價格下降,除了少量種植經濟作物外,傳統農業種植基本賺不到錢。許多地方出現了大量土地擱荒的現象。

雖然土地確權已經基本完成,土地可以自由流轉,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許多在城市發展和無力耕種的農民的土地卻流轉不出去,沒人願意接盤。

所以,許多農民只能把自己的土地無償讓親戚耕種,或者以極其有限的價格交給同村人耕種。

農民離永久退出承包地的日子還有多遠?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怎麼樣才能讓願意流轉或者永久退出承包地的農民找到下家,有人接盤,形成一個雙贏的局面就顯得非常迫切。

但是按照目前的政策,農民長期退出承包地甚至永久退出承包地還不允許。

農民離永久退出承包地的日子還有多遠?


不過,針對農村人多地少、地塊較為分散、勞動力大量外出、耕地撂荒、村民增收乏力等問題,國家已經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在部分地區進行了試點。

四川省內江市就是試點之一。試點分為永久退出承包地和長期退出承包地兩種方式。前者是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永久交還給村集體,後者則是將土地剩餘承包期限內(2029年之前)的承包經營權交還給村集體。補償標準是同村民協商而定的,永久退出按每畝每年1000元,補償30年計算;長期退出按每畝每年850元,補償按到2029年計算。而且規定,退出土地的農民不僅能有一份收益,如果戶籍還未遷走,還能享受村上的其他權益。

農民離永久退出承包地的日子還有多遠?


這個試點的很好地解決了土地擱荒流轉難的問題,更解決了農民進城務工發展的後顧之憂。當然,這種試點也會引發其它的一些問題。但不管怎麼說,這種為農民切身利益著想的探索是可取的。

這種試點能否在全國推廣,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