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地理答啦:山东河南交界的范县飞地是如何形成的?

有读者问:一脚踏两县,一街跨两省,山东河南交界的范县飞地是如何形成的?

地理答啦:这要从范县的历史说起。

范县历史悠久,自汉高祖年间(公元前206年)置县。因为地理原因,范县县城从古至今有过四个县址。置县之初是在今范县张庄乡旧城村;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因黄河泛滥,范县县城被迫迁往今山东莘县东南部的古城镇;后来,再由古城镇迁往今位于樱桃园的范县老城。历史上,范县一直属于山东聊城。1963年,金堤河流域连降暴雨,雨水从上游的河南省汹涌而来,下游的山东范县、寿张两县水深近两米、农田被淹,受灾严重。为阻止洪水下泻,范县在省界筑坝拦阻,使得金堤河行洪受阻。为此,山东、河南两省因水而纠纷不断。


地理答啦:山东河南交界的范县飞地是如何形成的?


1964年2月,国务院以“特急国水[1964]86号文”决定,采取区划调剂的方法处理两省之间的水事纠纷,将河南省东明县划归山东省,撤销山东省寿张县,将寿张金堤以南五个区并入范县,范县金堤以北五个区划归莘县,寿、范两县的金堤河南部归并成范县,划归河南省。为便于防汛,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将范县县城留在山东,县城附近的金村、张扶村划归范县,而范县城关(樱桃园)区仍归山东。区划使金堤河水顺利流入黄河,使豫、鲁两省矛盾缓解。从此,河南范县县城在山东莘县樱桃园镇的“包围”下成为一块独特的“飞地”。范县县城搁置在距县界5公里外的山东莘县境内,也阻碍了县城的发展。


地理答啦:山东河南交界的范县飞地是如何形成的?


​那么又有读者要问了:为什么山东河南两省要以金堤河为界呢?范县县城为什么必须留在金堤河以北呢?这是因为黄河以北、金堤河以南、向东至金堤河与黄河交汇的三角形区域,是规划的蓄洪区,一旦黄河汛情突破警戒水位,为防止黄河决堤,万不得已时就要主动将洪水引入这片区域,那时金堤河以南平地水位将高达两米,整个范县都有可能沉入水底,所以才将县城留在金堤河以北,包括后来的台前县县城也是在金堤河以北。


地理答啦:山东河南交界的范县飞地是如何形成的?


当然了,现在黄河防洪等级达到了千年一遇,金堤河以南被洪水淹没的几率大幅减小,所以范县和台前县都开始在金堤河以南建设新县城了。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