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師生同餐的另一重意義


師生同餐的另一重意義


有成語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一說法強調學生對老師的敬重如同自己的父親;既然為師者等同於父,則師生之間除了教學,另有一些同甘共苦、親密無間的親人味道,當屬情理之中。

然而,生存環境的變化,生活節奏的加快,教學任務的日趨繁重等諸多因素,已導致師生關係今非昔比,其各自的境遇與苦衷、喜怒哀樂,似互不關涉,更枉論所謂師同於父。可現實的悖論是,為師者的困難和問題大多隻能由自己承擔,而其學生的吃喝拉撒、人身安全等等,往往與老師(特別是學校領導)難脫干係,其職責內涵遠非一個“教”字可以涵蓋。

近期一些省市組織學校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在查找問題隱患的同時,還制定出臺許多相關規定,以強化責任,防患於未然。如湖北省武漢市規定,在全市各中小學實行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制度,旨在把學校食品安全工作與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飲食掛鉤,讓包括學校負責人在內的教師與學生一起,親身感受食品安全之必要,直接承擔食品不衛生、不安全所帶來的風險,從而增強責任心,把學校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位、做得更好。

此項規定雖得到普遍讚賞,但也不乏憂慮之聲。有人擔心,它會引來領導和老師們在學生面前故意作秀,把精力放在表面工作上,不解決實際問題。

所謂“作秀”之憂可以理解,但其邏輯推論似不一定成立:秀外者即不慧中?未免失之武斷。僅就這“作秀”的預期結果而言,除了強化領導和老師們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似乎還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講臺上下到同桌共餐,平起平坐,大家吃一樣東西、喝一樣水,師生之間共品甜酸苦辣,自然就會親密起來。這對於及時發現問題,優化校園生活管理,乃至教學氛圍的改善、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均可產生積極的影響。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顯示,具有吸引力的傳播者更能影響他人;一則信息的說服力,常常會隨傳播者吸引力的增強而增強,而決定吸引力的一個重要情境因素,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熟悉程度,即個體之間實際接觸的頻率。美國心理學家蘇珊·塞格特等人,在一項對他人好感的研究中,讓一組大學生對某些特定溶液的味道進行評分,溶液放在不同的房間裡,要求被試者從一個品嚐地點走到另一個品嚐地點,有時他們會碰到另一個品嚐味道的人,有時則僅僅是溶液放在那裡。測試結束時,被試者們還要作一個另外的評分,即對其他每個參與者的喜歡程度進行量化評價。結果顯示,碰到別人時,不管被試者們品嚐的溶液的味道如何,他們都更喜歡那些自己更頻繁見到的人。此項實驗提示我們,學校領導和老師們與其學生在課外的頻繁接觸,特別是同桌共餐,定當增進師生之間的相互瞭解,增強相互之間的吸引力;作為知識、技能和道德規範等信息的傳播者,教師們自身吸引力的提高,對信息傳播質量、對作為信息接受者的學生的身心健康,無疑都是有利的。

韓愈《師說》言稱:“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傳承也好、業之傳授也罷,除了仰仗為師者的道德水準、知識底蘊和業務能力,同時也與師生關係的良性互動互為因果、相輔相成。因此,師生同食同餐作為一項制度,其積極效應,遠不止於強化學校領導和老師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其實還有其他更為深遠的意義和作用蘊含其中。

(作者系退休檢察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