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师生同餐的另一重意义


师生同餐的另一重意义


有成语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一说法强调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如同自己的父亲;既然为师者等同于父,则师生之间除了教学,另有一些同甘共苦、亲密无间的亲人味道,当属情理之中。

然而,生存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学任务的日趋繁重等诸多因素,已导致师生关系今非昔比,其各自的境遇与苦衷、喜怒哀乐,似互不关涉,更枉论所谓师同于父。可现实的悖论是,为师者的困难和问题大多只能由自己承担,而其学生的吃喝拉撒、人身安全等等,往往与老师(特别是学校领导)难脱干系,其职责内涵远非一个“教”字可以涵盖。

近期一些省市组织学校食品安全风险排查,在查找问题隐患的同时,还制定出台许多相关规定,以强化责任,防患于未然。如湖北省武汉市规定,在全市各中小学实行负责人与学生共同用餐制度,旨在把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饮食挂钩,让包括学校负责人在内的教师与学生一起,亲身感受食品安全之必要,直接承担食品不卫生、不安全所带来的风险,从而增强责任心,把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做到位、做得更好。

此项规定虽得到普遍赞赏,但也不乏忧虑之声。有人担心,它会引来领导和老师们在学生面前故意作秀,把精力放在表面工作上,不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作秀”之忧可以理解,但其逻辑推论似不一定成立:秀外者即不慧中?未免失之武断。仅就这“作秀”的预期结果而言,除了强化领导和老师们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似乎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讲台上下到同桌共餐,平起平坐,大家吃一样东西、喝一样水,师生之间共品甜酸苦辣,自然就会亲密起来。这对于及时发现问题,优化校园生活管理,乃至教学氛围的改善、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均可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具有吸引力的传播者更能影响他人;一则信息的说服力,常常会随传播者吸引力的增强而增强,而决定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情境因素,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熟悉程度,即个体之间实际接触的频率。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塞格特等人,在一项对他人好感的研究中,让一组大学生对某些特定溶液的味道进行评分,溶液放在不同的房间里,要求被试者从一个品尝地点走到另一个品尝地点,有时他们会碰到另一个品尝味道的人,有时则仅仅是溶液放在那里。测试结束时,被试者们还要作一个另外的评分,即对其他每个参与者的喜欢程度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碰到别人时,不管被试者们品尝的溶液的味道如何,他们都更喜欢那些自己更频繁见到的人。此项实验提示我们,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与其学生在课外的频繁接触,特别是同桌共餐,定当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增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作为知识、技能和道德规范等信息的传播者,教师们自身吸引力的提高,对信息传播质量、对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学生的身心健康,无疑都是有利的。

韩愈《师说》言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传承也好、业之传授也罢,除了仰仗为师者的道德水准、知识底蕴和业务能力,同时也与师生关系的良性互动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因此,师生同食同餐作为一项制度,其积极效应,远不止于强化学校领导和老师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其实还有其他更为深远的意义和作用蕴含其中。

(作者系退休检察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