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亲情散文:月饼

仲秋节过后,母亲看着一盒一盒的月饼,有些犯愁。

"这么多月饼。吃不了,会坏的。"

月饼有我们带回来的,也有亲戚、朋友送过来的。弟弟一家从上海回来,也特意带回南方的月饼,让母亲尝尝。

母亲对我说,你爱吃甜食,回去时,带些吧。又不忘嘱咐我一句,甜的东西也不能吃太多,你的胃不好,晚上不要吃。

月饼的种类很多,有五仁、豆沙、枣泥、莲蓉、蛋黄、火腿……有甜味,也有咸味,有圆的,也的方的。

亲情散文:月饼

仲秋节那天,月亮早早地就出来了。站在家里的阳台上,看一轮玉盘挂在树梢,心里多了许多的感动。

母亲忙着把月饼和一些瓜果摆在阳台的桌子上,又放上酒杯、筷子,点上香,对着天上的月亮,念念有词。

母亲在祭月。

以前奶奶在的时候,都是奶奶祭月。

奶奶祭月时,会说很多的词,大意都是祈祷全家平安。奶奶不识字,可是奶奶记下的东西很多,四时八节,都有不同的说词。可惜我们没有记下来,此时面对这样的场景,也只能想像着当时的情景,内心里反倒多了一份思念。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

祭月,自然少不了月饼。奶奶、母亲总是把最大的一个月饼摆在桌上。祭月结束后,一个月饼要分成很多份,家里的人一人一点,吃一份福气。

记得小时候,每到仲秋节,最盼望的就是吃月饼。家里的月饼不多,一人分不到一个。爷爷用刀把月饼切开,一人分一份。我和姐姐、哥哥拿在手里,舍不得吃,一小口一小口地咬,一只手放在嘴边,接着掉下来的渣。

月亮亮亮地挂在天上,清凉凉的。奶奶的故事里,有美丽的嫦娥,灵动的玉兔,还有不停地砍着桂树的吴刚。

有时候想,那天上圆圆的月亮,岂不就一个大大的月饼?

那时候的月饼都是圆的,大多是五仁馅的,还有青红丝、冰糖,又香又甜。

做月饼的,只有乡里的饭店。没有什么先进的工艺,都是手工做成的。母亲说,那时,她还去饭店里帮过工,帮着剥核桃,揉面。

有个姓马的师傅,手艺好,做出来的月饼味道好。大家走亲戚,都会来乡里的饭店,买上二斤月饼。月饼用纸包好,上面放上一张印着嫦娥奔月图案的红纸,再用纸绳缠上一个十字花,可以提在手里。

提着月饼,人走路昂首挺胸的,脚步也有力。

在老家,爷爷奶奶的辈份高,邻里总会过来走动。东家的婶子,西家的大娘,南家的三叔,北家的二哥,来的时候,带几个自家的鸡刚下的鸡蛋,可是几把刚从园子里拔来的青菜,少不了的当然还会有月饼。

亲情散文:月饼

月饼不多,多是一个。大家生活都不是很宽裕,大人孩子舍不得吃,送给老人表表心意。

家里的大门一直开着,谁来了,直接进来。走到院子里,就会喊。三婶的声音最响亮:"五叔,五婶子,俺送月饼来了!"

爷爷那一辈兄弟多,爷爷排行老五,从我记事时起,就没有见过比爷爷大的那几个爷爷,只有六爷爷和七爷爷还在。听爷爷说起过,四爷爷去了东北,另外几个都已经去世了。

奶奶盘腿坐在炕上,笑着招呼:"他婶子,快上来坐。"

虽是经常见,三婶还是要说一些吉利的话。虽是客套,听着倒也实在。临走时,自然把带来的东西一一摆在炕上,再说上一些暖心话。

"今年买的月饼好,大人孩子都有,这个给五叔和五婶子。鸡蛋是今天刚从鸡窝里摸出来的,五叔和五婶子可要好好的。你无身体好了,就是我无做晚辈的福气。"

奶奶再三地推让,说拿回去吧,家里都有。拿回去给孩子们分分,我们老了,也吃不动了。

推让自然没有结果。奶奶收下了,再从炕前的圆笼上一个笸箩里拿出一个同样用纸包着、扎着纸绳的月饼,送给三婶,说,那你把这个带回去,给孩子吃。

三婶双手往回挡,边说,家里有,孩子缺不着。

奶奶自然不让,说,这是我和你五叔给孩子的,怎么能不要?快拿着吧!

三婶只好接过月饼,边说边笑着走了。

西家的大娘来了,也是这样。

一个月饼,从这家转到那家,要一直转到过了十六。邻里间的一份情,也转得浓浓的。

爷爷喜欢吃甜的东西,月饼放在圆笼上的笸箩里,一点一点的,要吃好久。

直到进城时,爷爷的那个圆笼还带了过来。圆笼上没有了笸箩,放上了一个搪瓷的脸盆,里面盛着我们平时买回来的一些甜食。

每次带着孩子回去,爷爷总会从那个脸盆里摸出几样点心,递给孩子。看孩子吃得高兴,爷爷的脸上都是笑。

亲情散文:月饼

爷爷的胡子很长,都已经白了。爷爷笑的时候,白白的胡子一颤一颤的。有时候孩子调皮,爬到爷爷身上,捋捋他的胡子,咯咯地笑。

每到仲秋节,我们带回去的月饼种类多了起来,包装也精美了,一盒一盒地摆在爷爷奶奶屋里的圆笼边上。

奶奶总是说,别花钱了,又吃不了。

然后又会说,那年你大娘、婶子给的月饼好吃。

我知道,奶奶想老家的人了。

又到仲秋,爷爷奶奶早已经离开了我们。看着天上圆圆的月亮,想着小时候那些有趣的故事,又想起了过去那些虽然贫苦但却温暖的日子。而今,月饼的花样多了,味道也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一个月饼分成好多份,一家人吃了。但是,那些记忆总会随着一缕月光在心里悄悄地流淌,那些月饼的香甜味道,还是那么绵绵长长。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是东坡先生的句子,一份吃食,竟是那么诗意无穷。

而今,月饼早已经不是记忆里的奢侈品,也不只有仲秋时才有,但是在每一个人的心里,它都是一种象征,一个符号,平里面充盈着的是一份化不开的情。不管身在何处,一个家乡的月饼,足以把你的乡思鼓得满满的,圆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