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眾所周知,日本是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經濟總量長期位居世界第二,2010年被中國超過後位居世界第三,歐洲的德國、英國和法國始終未曾超過日本,足以看出日本強大的經濟實力。那麼,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呢?

日本並不是小國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日本是一個小國家,地盤小人口也不多,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根據數據顯示,日本國土面積為37.7萬平方公里,乍一看還不如我國的甘肅省(45萬平方公里)面積大。

事實是,日本的國土面積超過德國(35.7萬平方公里)、英國(24萬平方公里)、意大利(30萬平方公里)等歐洲國家。如果把日本放在歐洲,那就是名副其實的大國。

同時,日本的總人口高達1.2億,位居全球第11位。要知道,歐洲只有俄羅斯人口上億,其他國家都在1億以下,以日本的總人口可以排名歐洲第二。所以,日本無論在人口還是面積上,都在全球佔有優勢,並不是小國。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那麼,為什麼我們總感覺日本是個小國呢?因為參照物的不同,我國國土面積高達960萬平方公里,要跟中國比人口,比面積,全世界也沒有多少個國家可以相比較。而且,日本位於東亞,地理位置上靠近中國、俄羅斯等大國,所以總顯得渺小,如果把日本放在歐洲,那就是大國般的存在,參照物不同,感受到的的也不一樣。

所以,日本人口上億、國土面積不小,這都是日本經濟發展的基礎,巨量的人口對於經濟發展無疑是有巨大好處的。

日本高速發展20年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西方逐漸崛起,日本尚未“甦醒”,到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日本已經開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迅速崛起成為亞洲第一資本主義強國,不但沒有成為被殖民國家,而且和西方國家一樣開啟全球殖民的模式。

日本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工業實力大幅提升,成為當時的世界第五強國,在此期間,日本的財團開始生根發芽,逐漸發展壯大。二戰後,日本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摧殘,滿目瘡痍,但是日本的工業底子及相關技術還是存在的,所以在上世紀60年代以後開啟了高速增長的模式。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日本在1960年GDP僅為443億美元,而美國GDP高達5433億美元,日本佔美國的比重僅為8%。到了1970年,日本GDP增長至2126億美元,美國GDP為1.07萬億美元,日本GDP佔美國的比重上升至20%。到了1980年,美國GDP為2.86萬億美元,日本GDP為1.11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1980年全球前10大經濟體

日本只用了20年時間,經濟迅猛增長,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數據顯示,日本在1966年至1969年的年GDP增長率高達10%以上。隨後在“廣場協議”的影響下,日本經濟從此陷入長期的衰退,增長緩慢,在這情況下,歐洲的德法英也未能超過日本,如今德國要超過日本還有1萬億美元的差距。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儘管90年代以後,日本經濟衰退了,但是日本在這20多年的衰退期間順利完成了產業轉型升級,成為躋身全球發達國家第一梯隊,與美國、德國處於同一水平。所以,國際上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日本這20多年看似衰退,其實根本沒有衰退,而是運用韜光養晦的策略,悄悄完成了產業升級換代,至今也很低調。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從日本國內來說,二戰後的日本實行國家干預政策,集中力量和資源在各個領域加大生產和發展,工業開始迅速增長,日本的汽車、造船、軍工、機械等各領域開始迅猛發展。其次,日本非常重視教育投入和科技研發,大力度培養各領域的人才,從日本這些年獲得的諾貝爾獎就能看出端倪。

從國際上來看,美國對日本的影響巨大。二戰後的日本是由美國佔領的,美國對其進行了各方面的“改造”。二戰後的美國也進行了幾次大型的戰爭,這些軍需訂單就給了日本,這無疑極大刺激了日本的經濟增長和發展,隨後日本製造蔓延全球。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中,美國對日本進行了一段時間的經濟扶持,這對日本的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日本是怎麼樣成為發達國家的?

要說主要原因,還是日本自身對於教育、科技創新的重視,以及日本國民的工匠精神,對於製造業追求精益求精,追求細緻入微的工藝,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精密儀器獨霸全球的原因。所以,日本只用了短短20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再用20年成為全球高度發達國家,這背後有著許多的原因。當然了,在很多高端製造及尖端科技領域,日本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