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寫作業拖沓,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東北南丁格爾


  • 孩子寫作業拖沓,小動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

以上問題,歸根到底,反映的是孩子小時候的學習習慣問題。 學習習慣不好,究其原因,有孩子自己的,比如先天性格使然;但更多的是與家長的引導和家庭環境氣氛等影響有關。

有一句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什麼樣的家長,就能培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父母所營造的家庭氛圍,對孩子有直接的影響。

那麼,既然前期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該如何帶領孩子克服這個缺點和毛病,進而培養起好習慣呢?只能在家長的引導下慢慢矯正,也許這是個比較長時間的過程,需要家長耐心,不能著急。切忌每天進行大段的說教,更不能用強制的手段逼迫孩子,否則不僅作用不大,反而容易使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那麼怎麼做才是有效的手段呢?

  • 首先,家長要為孩子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儘量把引起孩子分心的一些因素去掉。比如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避免家長過多的打擾,能讓他專心於學習。試想,如果孩子做作業,旁邊父母看電視,這時候孩子必然會分心,精力難以集中;更別說父母搞其他娛樂活動,那孩子就更不會去安心寫作業了。
  • 其次家長做孩子的“同道者”,與孩子一起學習,給孩子做出示範,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比如跟孩子約定,每天晚飯後媽媽讀書,爸爸工作,孩子寫作業,各自完成各自的任務。家長能夠專心致志讀書工作,不僅為孩子營造了一個濃厚而安靜的學習氛圍,而且家長的“示範效應”巨大。孩子在這種情況下,一開始也許還會拖沓,還會做小動作,但是當他抬頭看看父母,父母身教重於言教,孩子慢慢的就會有所約束。
  • 這種約束不是說教,沒有強制,但卻是最好的暗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這種環境的薰陶下,孩子的放鬆自己的毛病慢慢會有所收斂,習慣會慢慢改變。俗話說,一天改變一點點,一天進步一點點,久而久之,孩子的毛病就會慢慢地克服,於無形中,養成好的習慣。
  • 父母的行動勝過萬語千言的說教。同時需要注意——
  • 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長不要插手太多。可以規定在父母讀書工作的時候,孩子寫作業,有一個家庭共同的時間表;但是要讓孩子從小就有一個意識,寫作業是他自己的任務,至於寫得好與不好,家長可以偶爾提出建議,但不能時時監督,更不能包辦代替。
  • 如果一段時間寫不好,家長可以跟老師溝通,讓老師提出批評。因為老師的話更有分量。這樣三方面齊抓共管,孩子的壞習慣就會慢慢矯正,良好的寫作業的習慣才能最終養成。
  • 我的建議對正在為教育孩子迷茫的你有幫助嗎?歡迎在下面留言討論哦!

我是李lin


注意力不集中是孩子常有的表現,家有“蝸牛”的父母一般都是多催促,“快一點,快一點”成為口頭禪,殊不知,反而使得孩子動作更慢,更嚴重。要想孩子改善注意力,有兩個方法:

1.多陪孩子玩。在玩耍中孩子的腦神經得到發育,注意力自然提高。

2.多鼓勵,少批評。鼓勵能讓孩子身心放鬆,自信提高,注意力會相應提高。“蝸牛”的孩子需要被允許。

最後,注意力不集中嚴重的話,帶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別貽誤治療時間。





心理諮詢師魚兒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在我們的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過同樣的難題,孩子的注意力總是很難集中,特別是在上小學以後,聽課和寫作業的時候小動作太多,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最為明顯,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父母又該如何引導教育?

先來了解一下注意力到底是什麼?

孩子的注意力並不僅僅是我們簡單理解的“坐得住、靜得下來”。事實上,人的智力構成有五個基本因素,而注意力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的準備狀態。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因此我們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注意力是一種人為的意向活動。它雖然不像認知力那樣能夠反映客觀事物的特點和規律,但它又和各種認知活動緊密相關,同時起著主導的作用。

眾多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所有心理活動總是和注意聯繫在一起的。 由於注意,人們才可以不被其他事物所幹擾,靜下心來,集中精力去感知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如果沒有注意,人們的精神世界將會失去控制,因為自己的各種智力因素,比如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等得不到注意力的支持,也就沒有了支撐下去的動力。

由此可見,注意力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而注意力又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指向和集中於某種事物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注意”,能夠成為古老而又永恆話題的原因。

並不是只有父母焦慮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其實我們成人也常常被注意力的問題困擾,這是人之常情。

只是作為父母,與其焦慮孩子的注意力的問題,不如更加清晰透徹的去做學習、瞭解“注意”,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孩子的“三心二意”。

孩子三心二意的樣子,是因為孩子“注意”的特點與成人不同

1、孩子的注意力具有指向性

這是指人的心理活動會對周圍的客觀事物有自己傾向選擇。人注意到的對象不一樣,接受的信息也就不同,也就是因為注意的指向性,孩子和我們的關注點才會不一樣,也就成了我們眼中的三心二意。

2. 孩子的注意力具有集中性

這是指人的心理活動在特定的“方向”上活動時,心理緊張強度,當我們越是對這個方向上的事物越是緊張,意識就越強,自然注意力就越集中。

所以“方向”對注意力的影響很大,理解孩子心理活動關注的方向,就能很好的引導、調整孩子意識的強度,就能引導孩子的注意力。

注意的種類功能有哪些?

瞭解注意的功能種類可以有效的避免在引導孩子注意力的時候,少走彎路、錯路,不用著急上火的手忙腳亂,能夠直接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源頭,更好的幫助孩子。

基於上述注意的特點,在教育學上根據注意的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又將注意分為兩種。

一種是主動注意,是指按照自己的主觀意志或是他人的要求,把精力集中到某一件事物上,以達到某個目的或完成某項任務,也稱“有意注意”。

另一種是被動注意,是客觀事物通過其自身的特點吸引了人的注意力,地是人可以隨意地、不費勁地把注意力轉向和集中到這些事物上,不需要自覺地、特別地努力,我們也稱作“無意注意”。

蘇聯心理學家加里培林又在上述基礎上提出注意的功能:

1. 選擇功能:即人在支配自己注意力的時候,會選擇符合自己當前活動需要、要求的信息,同時避開自己不感興趣的,這是注意力的首要功能。也是孩子注意力的發展方向。

2. 維持功能:是指人會將自己選擇的信息在意識中加以保持,以便更好的完成相應的學習和工作。

3. 調節監督功能:即認為的控制心理的注意朝著一定的方向和目標進行,排除其他對自身的干擾,保障注意的有效進行,也有利於我們及時調節矯正孩子的注意。

如何因材施教的利用“注意力”來陪伴孩子的成長髮展?

1. 用遊戲鍛鍊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的不同年齡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是不相同的,家長要在生活中,根據孩子的年齡,以多種遊戲的方法積極鍛鍊孩子的有意注意。

比如與孩子一起,不帶任何目的邊走邊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眼睛能夠像閃電一樣。可以在眨眼的功夫,即01~04秒之間,攬盡眼前的事物,因此當你用中等速度穿過房間、辦公室、教室時,便可以大致記住看到了什麼。

這時候家長可以一邊回想一邊與孩子分享自己看到的事物,最好寫出來,然後對照補充。又或者帶孩子出去時,看到馬路上疾駛的汽車,和孩子一起記車牌號碼;

看到一張陌生的面孔,和孩子一起回想其樣貌特徵;看到路邊的大樹和高樓,回想其棵數和層數;看到廣告牌,回想其畫面和文字等等。

俗話說“心明眼亮”,父母經常和孩子進行這樣的遊戲,不僅可以有有效鍛鍊孩子的視覺靈敏度,更在無意間增強了孩子的瞬間注意力。

2. 維持有意注意的條件

①加強孩子對學習活動目的和任務的理解

顧名思義,有意注意就是有目的的注意,因此家長應該明確告知孩子當前應該做的事情,孩子對學習任務越明確,對其意義的理解越深刻,而完成任務的願望以及目標感也就越強烈,這樣就能引起孩子的有意注意。

②合理組織孩子的學習活動

家長可以及時向孩子提出問題,讓孩子進行積極的思考,提高思維活動能力,這樣有利於孩子集中注意力。另外,把智力活動和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讓多種分析器協同活動等,都有利於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③培養孩子的間接興趣

在有意注意中,注意和興趣的關係往往是間接的,這一點我想所有人都感同身受,如果孩子對一件事物有深厚的興趣,那麼他就會期待做完這件事後的成果。

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孩子就會自覺地把注意力集中在這件事情上。孩子的間接興趣越穩定,就越能對此產生有意注意。

3.形成有意後注意的習慣

此外,還有學者提出,為了引起和維持有意注意,還要使智力活動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變操作對象為有意對象,不斷地用內部語言提醒自己、命令自己將注意力集中在應該做的事情上,也就是排除千擾。

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思考環境,讓孩子能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比如在孩子學習時,周圍一定要安靜,拒絕大聲聊天或看電視,最好是父母也陪在一旁看書學習,有了學習的氛圍,孩子才能更加專注於這件事上。

另外,家長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孩子學習時,不停的問孩子問題,打斷孩子的思路,比如問孩子“餓不餓”“吃不吃水果”等,這都不利於孩子集中思考。在孩子提高相對注意能力後,自己便形成了習慣,對於日後孩子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我是胡巴媽媽,專注分享母嬰育兒知識,和各位父母探討育兒經驗,您有任何關於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在下方留言,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請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