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黑龍江是國家的糧倉,從生產隊那時開始就按規定任務向國家糧庫送公糧,支援國家建設。那時秋收結束後,社員們在場院一邊脫粒糧食,一邊挑選子粒成實,質量好的糧食裝在麻袋裡,把麻袋提前裝上馬車,起早貪黑的用馬車送往糧庫。直到國家的糧食任務完成後,剩下的糧食才按戶按人口分給社員,生產隊時每年農民都積極完成國家的糧食任務。甚至一九六零年和一九六一年國家經濟緊張的那兩年,我們大隊所有生產隊都把秋收的糧食一粒不剩的送到糧庫,直到每家每戶快要缺糧斷炊時,國家又給村民們返回了部分返銷糧。儘管東北生產糧食,但東北農民們無所保留的把糧食交給國家,他們和全國人民一起同呼吸共命運,共同度過那段曾經吃過樹皮,吃過豆餅,吃過莊稼秸稈熬製出黑黑的澱粉的艱苦歲月。生產隊時老一輩東北農民們用他們的熱忱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為國家建設默默付出過。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我參加農業生產勞動時,生產隊已經解體,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已經在東北農村開花結果,農民按人口分得了口糧田,按勞力分得承包地。農民自己有了耕種的土地,但按規定每畝土地得交農業稅和提留錢,每畝土地有一定的糧食任務。秋收後按照規定的糧食任務,把糧食交到糧庫,按等級確定糧價,用賣糧食的錢頂替農業稅和畝提留的錢,多出的錢給農戶。那時糧食市場還沒有放開,國營糧庫還是糧食變現的主要渠道。那時糧庫職工是最吃香的職業,他們有對糧食等級確定的權力,差一個等級一斤糧食就差四五分錢。他們也有讓誰家的糧車不用排隊優先過秤的權利。那時人們都扯勾拉縴的找和糧庫職工有關係的門路,為的是在送糧時得到照顧。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記得我家買農用三輪車那年,我才第一次到糧庫送糧。雖是初冬,但那年雪來得比較早,早上天剛亮,我和父親開著三輪車就來到大用糧庫,本以為我們應該排在前面。可到了那才發現農業四輪車,馬車,三輪車已經排了兩公里長的隊伍,可能半夜就有車來排號的。車隊走一段距離就停一會,走走停停,我的三輪車到糧庫的大門口時,整整排了半天的時間,在我渾身凍得直哆嗦時,從糧庫門裡走出兩個穿綠大衣,拿著布袋和鐵扦子的人。他倆每人負責三個車,他們來到每個車前,把農民的糧食預購本放入布袋後,也不管是不是新麻袋,在車上就是一頓扎,扎出的糧食就順著扦子後面直接流到布袋裡,農民們看著新買的麻袋被紮成一個個窟窿,雖然心痛,但農民們誰敢吱聲,弄不好糧食給你壓一個等級,就得不償失了。直到每個車都扦出一布袋糧食,他倆才提著布袋到大秤旁邊的小屋子。這兩個人進去不一會,秤房子的喇叭就通知簽完樣的車子上大秤,過秤。這時我看見我們村的二明白開著四輪車從對面的十字路直接過來,跟在我的後面直接上大秤。我問他你咋不排隊呢?他說:“要是排隊我能送三趟啊!我表弟在糧庫管事,和哪個工人打聲招呼不好使啊?”朝裡有人好做官啊!我只有無限的感慨。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如今農民種地不用交農業稅和提留錢,國家還給直補和糧補兩項補貼,糧食交易也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路,坐在家裡就能賣糧了,農民富了,國家強盛了,憶往昔,看今朝,怎能不為我們國家感到自豪。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東北往事之送公糧(原創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