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当前的相声之争,是所谓的“雅俗”之争吗?

吴半山山神


在聊相声界纷争前,先聊一个小故事吧。

在闽越交界一带的闽南及潮汕(粤东)地区里,有一种深受当地老百姓喜欢的地区戏曲——潮剧,在现代流行娱乐文化盛行之前,潮剧和南派舞狮并列为当地传统娱乐文化。

尤其是潮剧,只要是当地各个村镇有重大民俗节日、重头戏必然是村民集资请戏班来搭台唱戏。在改革开放前,只有县一级才有剧团、而且是国营的。最关键的是还是稀缺资源,贵且不好请。

后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当地一些农民组建了许多个体性质剧团,专业上也许不及国营院团、但服务很好、价格低廉。慢慢的民营剧团占据了当地戏剧市场的大部分,而曾经衣食无忧的县剧团有的边缘化、有的解散或市场化。

当前相声界之争,既是体制内相声界与民间相声团体之争、表面上也是“该雅还是该俗”的艺术方向之争——或者说是“俗之底线”之争,但实质上就是民营相声团体德云社树大招风、名气盖过了几十载来衣食无忧的曲协和国营曲艺院团。

所谓的“雅俗之争”、实际就是动手之前的双方口水战,虽然都是千年的狐狸、但该装绅士还是要装的。先是在道德层面进行谴责、营造和引导舆论倾向,然后就撸起袖子干架。

从2006年开始双方进行了“反三俗”和“我要反三俗”的口水较量,到了2010年就开始出现德云社被挖墙脚之事、直至“八月风波”后台柱子相继出走,这可都是丰硕的“实战”成果。

只是到了今天,相声界的两股势力显然天平已经倾向于民营相声团体这边,德云社的相声市场并非仅是“半壁江山”、而是绝对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网友戏称所谓的主流与非主流、如今已轮换位置了。

那么,体制内相声界是否会走上前文所述地方剧院的窘境呢?这个只有留给时间去考验了。而伴随这个过程的依旧是“雅与俗”的无休止撕扯。


岑詮


相声界所谓雅俗之争只不过是表象。难道仅仅是“文人相轻”“艺人相贱”吗?它是古今中外各行各业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是在相同群体内部存在的相互排斥、相互歧视,从古至今,莫不如是。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话题,郭德纲没火之前,就早有讨论,只不过都是体制内部之间的争论,没有扩散到外部。作为作品本身,业务范畴之内是可以讨论的,没有错,但后来却直接上升到表演者的道德有问题,上纲上线,甚至引发社会范围的大讨论。


天津的少马爷马志明在以前的访谈中记者就问他,为什么不上春晚,他自嘲说自己的东西不如北京的高档次,自己的水平太低。上不了春晚是因为他水平低吗?论单纯相声技巧和表演,他不够资格吗?显然不是,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是他的作品无法达到评审者的要求。

相声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可以说几次受到冲击都挺了过来,并且有所发展。比起其他曲艺形式,不是已经灭绝淘汰,就是作为文化遗产,摆在博物馆成了标本。相声作为一门撂地起家的艺术形式,有幸被选中,成了宣传的一种工具,作为艺术门类来讲,很难说是幸运还是不幸。幸的是有了扶持,不幸的你得担负起艺术本身之外的责任。相声也确实担负的不错,作用非常有效。因为观众喜欢这种形式。

看过《笑傲江湖》的朋友们肯定记得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之争,谁是正统,谁又是歧途。本来一派最后争到刀剑相向,血流成河。相声的雅俗之争还会继续下去,这是对行业的内耗,对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雅俗作为内部的作品可以讨论,但如果用雅俗作为武器,主动挑起或者是攻击,我认为其心可诛。

欢迎大家补充,批评指正,同意观点就点给个赞呗。


智圆行方1230


恕我直言,其实根本没有争。争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较力,但是实际情况确实老郭根本没有没有理他们,不屑于跟他们争,只是本分的在做自己的事。所谓的争只是另一方在单方向的打压德云社,大有在业务上干不过你,就在道德上搞臭你这种感觉。


想学吉他


没有雅俗之分,应分民间相声、庙堂相声,相声来自民间服务百姓,太雅太俗都不行,百姓接受才有饭吃,解放后才登上电台舞台,必须改良,出现了所谓“雅”相声,是时代需要,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爆发,就有了民间相声的空间,将过去一些老段小曲及一些地方戏曲挖掘,群众喜欢是王道,庙堂之人对民间相声打压是霸道,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有市场空间,避免只许官家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果蛋皮01


姜昆不知道说相声的艰辛和下践。就象马季当年立歌颂相声大旗时?懂相声的笑他无知,不懂相声真章。姜昆也是不知道高雅和三俗之间是窝窝头和养家糊口的道理?像马季,姜昆之流想以一己之力改变相声讽刺世道,男女俗事等老祖宗的(承)呈样,纯属不自量力。


凤之子4


无论怎么炒?怎么争?对曲艺相声都是非常好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答在下面。无论是市-场派或着体系内的相声团体,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需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推陈出新,创作出让观众喜欢的作品来,演员们的基本功和表演形式都要活灵火显,吸引观众们的情趣,很好地把气芬活跃起来,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深入观众们的脑海和心中。两个派别谁更加努力创新,谁就能嬴来胜利的掌声,反之,灭门之灾是再所难免的。所以说,争炒背后的好处,归根结底还是壮大了相声的知名度,把相声推向了高潮,谢谢分享。


大器晚成aa


我觉得争到最后都只是个人的魅力之争。

有因为喜欢相声而喜欢某个人的,有因为喜欢某个人从而捎带看相声的,个人认为郭德纲和张云雷就非常有个人魅力的。

说到雅俗我又要把郭老师的话提出来看一看了

郭:“什么叫雅,什么叫俗?牙佳为雅,人谷为俗。一个牙字儿,一个佳字儿,这字儿念雅。

嘴里说出来的,吃饱了没事儿坐那儿叨叨叨,叨叨叨,说出来的,这叫雅。

单立人儿,一个谷,五谷杂粮的谷,这字儿念俗。吃喝拉撒,这是俗。人可以不说,就是说,你可以不需要雅的东西,但这俗,你离不开。雅与俗,俗与雅,相辅相成。

好些个高雅的人,喷了香水儿,我都能闻出人渣儿的味儿。

于:骨子里的。”

再来看看我们雅俗共存、可刚可柔的张云雷











微云拂月


谁炒菜不搁盐呢?相声段子里的雅和俗就像菜里的盐,你搁多搁少的问题。我看目前相声的纷争主要在于对基本功的认识,体制外的相声表演者不重视基本功很难生存,体制内的更注重路线正确。


深秋的黎明81467964


根本不是,说到底是利益及所谓的官方权威之争,也是官民之争。


用户2142628922186


表面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