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吴王夫差有孙武这位名将为什么还会灭国?

胡帅波


说起孙武,其实我也感到很神奇的。他那么出名,为何《左传》里通篇没有提起?而他生活的时代和左丘明相同。

虽然左丘明为姜太公之后,孙武为田氏之后,就因为出现了田氏代齐的苗头吗?以后再分析吧!

孙武由伍子胥推荐,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和伍子胥的指挥下,经过五次大战,只用了十几天工夫,就攻破了楚都郢。

阖闾去世后,夫差接受父亲遗愿,要为其报仇雪恨。孙武、伍子胥等继续辅佐夫差,积蓄钱粮,厉兵秣马。经过三年,吴国国力恢复如前。
公元前494年(勾践三年),越王勾践进攻吴国。吴军在伍子胥、孙武的谋划下,设置疑兵,大败越军。勾践后来只得向吴国屈辱求和。
公元484年,好友伍子胥被夫差所杀,孙武便退隐乡间,修订其兵法著作。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去世,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

所以,吴王夫差的失败在于自负和重用佞臣。

1 自负

从打败越国勾践的那一刻起,伍子胥就规劝夫差杀掉勾践,但是吴王夫差面对卑躬屈膝的勾践,忘乎所以,竟然接受了越国的求和。

2 攻打齐国

夫差听说齐景公过世,便想发兵攻打齐国。伍子胥劝其先拔掉越国这个肉中刺,但是吴王夫差听信伯嚭的谗言,不听伍子胥联齐灭越的主张,派伍子胥出使齐国。伍子胥对夫差失望透顶,便将儿子托付给齐国鲍牧。回国后,伯嚭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夫差终于动了杀心,赐剑让其自尽。

然后,夫差便称心如意地北伐齐国,而将伍子胥的警告置之不理。

3 后院起火

公元前482年,夫差再度率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霸主之位。这时,勾践趁着吴国国内兵力空虚,发动突然袭击,俘获吴国太子友。

夫差这才领兵回国,然而士兵长途跋涉,劳累不堪,只能向越国求和。

夫差失去了伍子胥和孙武,就如拔了牙的老虎,失去了战斗力,当然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灾祸。

公元前476年,勾践再次伐吴。3年后,越国彻底打败吴国。勾践想饶其一命,夫差后悔不听伍子胥之言,拔剑自刎,吴国就此灭亡。

结语:

早年的胜利,让吴王夫差极度膨胀,重用佞臣伯嚭,不用伍子胥的劝谏,使得越国有机会东山再起。伍子胥的赐死和孙武的黯然离去,就注定了夫差已是强弩之末。一心想称霸中原,结果落得个人死国亡。


史海觅踪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半句用在此问题比较好。

如果说吴王夫差是舟,那么伍子胥就是掌舵人,而孙武就是优秀的水手。

01 吴国崛起

伍子胥逃到吴国,发誓要报仇雪恨。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阖闾就是那艘船,能让他达到彼岸的船。

于是伍子胥先上了船,又为阖闾找来顶级杀手专诸,帮其弑杀吴王僚。阖闾即位后,又为其引荐齐国人孙武。从此,伍子胥兴修水利,挖胥江,东通太湖,西入长江。吴国擅长水师,胥江的通航是为攻打楚国做准备。孙武则训练士兵排兵布阵之法。

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下,吴国国力日益强盛,吴王阖闾迫不及待地开始西略之旅。

吴王阖闾西略一路势如破竹,3年,攻取楚国的舒城;5年攻占六地和飅地;7年夺取居巢;10年攻入楚国都城郢。

公元前496年,槜李一战中,阖闾被勾践手下的灵姑浮挥斩落脚趾,不治身亡。阖闾死前嘱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并托孤伍子胥。

02 夫差复仇

公元前494年,勾践想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夫差应战,两军大战于夫椒,勾践大败,只剩5000人退守会稽山。

伍子胥希望夫差杀掉勾践,以绝后患。夫差却听信佞臣伯嚭谗言,放过勾践。

后来,夫差听闻齐景公去世,又想攻打齐国。伍子胥劝其先灭掉越国,以防将来后院着火。可是夫差不听,一意孤行,攻打齐国,尝到点甜头后就完全不再把伍子胥放在眼里。

03 伍子胥赐死,孙武隐退

伍子胥在出使齐国时,把儿子托给齐国大夫鲍牧。这样,就被伯嚭抓到把柄,到夫差那里诬告伍子胥私通齐国。还记得之前伍子胥为了复仇来到吴国,现在把儿子留在齐国,的确有让儿子将来为自己复仇之嫌。

夫差对伍子胥的劝谏积怨已久,但忌惮他在吴国的声望,所以也没法让其告老还乡。如今借口来了,又怎会错过?公元前484年,夫差不假思索便以叛国罪将其处死,并用皮革裹尸,抛在伍子胥亲自挖通的胥江上。

孙武虽然也想劝谏夫差,但看着好友伍子胥对吴国如此忠心耿耿,最终不过惨遭毒手。孙武便告老隐退,死后葬在吴都郊外。

04 吴国灭亡

夫差艾陵之战大败齐国后,于公元前482年,又挥师北上,与晋国争夺霸主之位。正在其人生巅峰之际,噩耗传来,后院真的着火了,太子被俘。

夫差只能返回,由于长途跋涉,吴军疲惫不堪,只能向越国求和。公元前476年,勾践卷土重来,失去了伍子胥和孙武的夫差,节节败退,3年后,吴国灭亡。夫差不接受勾践的施舍,回想起伍子胥的谏言,悲从心起,悔不当初,自刎身亡。

结语:

吴国,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下,几乎称霸中原。然而,佞臣伯嚭的出现,如太湖上的巨浪,日益膨胀的吴王夫差不再采纳掌舵人(伍子胥)和水手(孙武)之言,任由船只漂浮。

最后,一个巨浪拍来(伯嚭诬告伍子胥叛国),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掌舵人被处死,水手无奈归隐。当然,吴国这艘船如伍子胥所言,不久便永远地沉入了湖底。



读春秋思无忌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歼十万齐军。前482年,于黄池之会与中原诸侯歃血为盟。夫差执政时期,吴国极其好战,连年兴师动众,造成国力空虚。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国力逐渐恢复。趁夫差举全国之力赴黄池之会时,越军乘虚而入,并杀死吴太子。夫差与晋争霸成功,夺得霸主地位后匆匆赶回。前473年,越再次兴兵,终灭吴国,夫差自刎,时年55岁。

当时楚国被重创过,需要休养生息;晋国正发生内乱,面临着被士大夫瓜分的危机;齐国齐景公老了,面临着被日益强大的田氏取代的危机;这些诸侯强国都处在危险期,如果等到他们恢复过来,吴国再想称霸就很难了。对于夫差来说,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身边的越国随时都可以吃,两相比较,夫差选择了北上中原。

如果夫差选择灭掉越国,之后还需要派兵驻守,万一有乱民反叛,还需要镇压,另外还要加强管理和建设,成本太高。可是越国当时非常贫穷,收入微乎其微,缴纳上的税收很难养得了驻军。如果越国变成附庸国,不用花钱,每年还有贡品,对外打仗时候还有兵力支援。两相比较,不消灭比消灭更划算。

其实不灭越国也没关系,杀掉勾践,换个年龄小的越王当傀儡也可以。其实夫差原本也打算如此,可惜勾践太聪明,抓住了夫差的心里所想,投其所好,把自己完全隐藏起来,做牛做马,甚至直播吃翔,这些连常人都难以做到的事,何况是一位君主。整整两年时间,让夫差认为勾践就是一个废物。

当然,最大的问题在于夫差没认清谁是真正的敌人,当越军打到吴国都城时,吴国的主力军还在中原和齐国、晋国玩对抗。后来,虽然越国吞并了吴国,但是随着楚国加快向东方的扩张,失去中原地区支持的越国,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嗅事江湖


如果国有名将便不会亡国,那战国时期的赵国坐拥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二是怎么被灭国的呢?

李牧,是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廉颇,中山苦陉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周赧王三十二年(公元前283年),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阳晋,封为上卿。勇猛果敢,屡立战功,闻名于诸侯。长平之战前期,采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军进攻。后为赵括所取代,致使长平之战惨败。九年后,击退燕国入侵,斩杀燕军主帅栗腹,进军包围燕都三月,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拜为相国,封为信平君。赵悼襄王即位后,郁郁不得志,先后出奔魏国大梁,老死于楚地,入葬于寿春。

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兵家至圣”,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但是,对于孙武在军事理论上举世无双的成就来言,他在实际作战中并非百战百胜。

吴国在攻破楚国后,楚国向秦国求援,秦国发兵救楚。孙武和伍子胥被秦楚联军连续击败,更被楚将子期,子西打出“焚尸之战”,连为己方将士收拾尸骨的时间都没有,狼狈逃窜。

其实,从历史上来讲,一个国家灭亡时,是有很大的几率出名将的。如秦末蒙恬、章邯;汉末朱儁、皇甫嵩等;唐末李克用;宋末种师道;明末孙传庭等。但这些名将的存在并不妨碍这些王朝的覆灭。

大家好,我是“风雨的学习号”,如果大家感觉我写的有道理,请关注我吧!


风雨的学习号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檇李之战”中被越国名将灵姑浮用戈把他脚趾砍下来了,后因重伤不治而亡。


因为父亲死于越国人之手,所以阖闾的儿子夫差一直想着为父报仇。


继阖闾之后,孙武和伍子胥等大将继续辅佐夫差。在这些能臣帮助下,吴国很快粮草充足,武器完备,军队也得到了扩张。


这样经过几年的经济、军事发展,吴国的国力在经过战争的洗礼后得到了很大的恢复。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知道吴王夫差想找他报仇,所以决定在夫差动手之前就先发制人,主动攻伐吴国,没想到因轻敌被吴国击败于夫椒。


伍子胥建议杀了越王勾践,但夫差没有听他里,而是听取了伯噽的话,答应了勾践向其称臣。

这件事完了后,夫差开始了他的连年征战,北伐齐国、讨伐鲁国;公元前482年,黄池会盟上又想和晋定公争夺盟主的位子,作罢后又想讨伐宋国。


期间,公元前484年,因好友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孙武至此也不再为吴国效力,转而隐居去修订他的《孙子兵法》了,所以十几年后的吴国灭亡已经和孙武没关系了。


公元前482至公元前476年间,经过卧薪尝胆后的越王勾践凭借着日益国富民强的实力,两次攻打吴国以复仇。


最终吴国因长年征战在外,导致国内空虚,将士们也劳顿不堪,孙武和伍子胥等忠臣也早已不在身边。


亲小人远贤臣的夫差终于被勾践打败,最后夫差身死,吴国灭亡。


千史千寻


大家好,我是HK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被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蒲松龄名言,曾经激励了近代历史上无数有志者前仆后继的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


1.吴王夫差有孙武这样的名将,依然亡国,并不是孙武的错,而是他自己的问题。

他把国家战略定为向中原争霸,而忽视了自己的战略后方,因此失败。


2.孙武是兵圣孙子,是军事家,伍子胥才是战略家和政治家,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在楚国被杀了,他非常清楚政治斗争是多么地黑暗且残酷。

楚国政治黑暗,郢都就被吴王阖闾带着孙武率领军队攻克了。吴国如果政治黑暗,越国就会灭掉吴国。

所以,夫差亡国是因为不听伍子胥的,放了越王勾践,没有灭越国。

夫差这个人有点像楚汉争霸时的项羽,而伍子胥则像亚父范增,勾践像刘邦,特别是在灭掉吴国大杀功臣的时候,非常像。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关注。


HK君


孙武在帮助吴王阖闾称霸后就归隐山林了,没有为吴王夫差效力。


而且,孙武是齐国人,帮助吴王阖闾仅仅是报答知遇之恩,吴国是称霸还是灭亡都不关孙武什么事,没有必要为了保卫吴国就非要效力夫差不可。


对比一下吴起,魏国不要他就去效力楚国;乐毅,燕国不要他就去了赵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没有什么国家观念,今天为这国,明天为那家,不然也不会有合纵连横,谋士说客满天下走了。


公元前503年,周敬王十七年,吴王阖闾十二年。孙武见阖闾日益专横,生活糜烂,沉溺于酒色,不纳臣谏,遂以回国探亲为由,隐遁山林,从此史无所记。


吴国灭国是在公元前473年,晚于孙武归隐。孙武在夫差的父亲阖闾之时就已经离开了,然后勾践干掉阖闾,夫差又灭了越国,最后勾践复国灭掉吴国,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史料未及VL


孙武在帮助吴王阖闾称霸后就归隐山林了,没有为吴王夫差效力。\r \r 而且,孙武是齐国人,帮助吴王阖闾仅仅是报答知遇之恩,吴国是称霸还是灭亡都不关孙武什么事,没有必要为了保卫吴国就非要效力夫差不可。\r \r 对比一下吴起,魏国不要他就去效力楚国;乐毅,燕国不要他就去了赵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没有什么国家观念,今天为这国,明天为那家,不然也不会有合纵连横,谋士说客满天下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