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钮文新:中国汇率政策需要进一步改革


钮文新:中国汇率政策需要进一步改革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到目前为止,市场谈及人民币汇率依然沿袭着惯性,而特指“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就是说,按照中国确定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至少参考“一篮子货币”对于中国外汇市场参与者而言,并未起到“常规性的参考作用”。所以,从定义出发,人民币汇率最大的决定因素应当是:市场供求。这也是中国央行经常强调的:让人民币汇率更多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原因。

但是,这样的市场遵从并非没有麻烦。比如,在过去的一年里,从市场供求关系看,中国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是“双顺差”,按说市场供求应当推动人民币升值,但从实际市场变化结果看,人民币不仅呈现贬值压力,而且实际是贬值的。这时一对严重的矛盾,它说明人民币汇率绝非简单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还有更多其它决定性因素。什么因素?在笔者看来,比市场供求更为基本的汇率决定因素是:经济基本面因素。

钮文新:中国汇率政策需要进一步改革

我们应当看到:当下,人民币汇率变动正在被“一对重要矛盾”所困扰。这对矛盾是:一方面,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巨大,它要求人民币贬值;另一方面,“双顺差”所表达出的市场供求关系要求人民币升值。

这对矛盾所产生的后果非常麻烦。我们知道,外需决定出口,内需决定进口。如果一个国家外需相对稳定——出口数量稳定,而内需不断疲弱——进口数量萎缩,那势必导致这样的后果:中国经济基本面越差、内需越是疲弱,贸易顺差反而越是不断加大。进一步而言,贸易顺差加大导致市场供求因素推高人民币,从而引发货币高估,而货币高估进一步压制中国经济。简单说,这是一种“经济越疲弱,货币越升值;货币越高估,经济越惨淡”的恶性循环状态。


钮文新:中国汇率政策需要进一步改革

这是中国央行必须认真对待的棘手问题。长期容忍“经济下行压力和市场推高人民币币值并存”,不仅会对中国经济构成更大下行压力,而且它导致的人民币高估还会为金融大鳄攻击人民币积蓄能量。尽管,中国外汇储备还较充裕,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

怎么办?说实话,汇率问题本来就是一柄“双刃剑”,任何汇率制度都是利弊权衡的结果,所以没有理由去责怪中央银行,而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建议:第一,加大“逆周期因子”的作用,将中国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币值需求列入“逆周期因子”考量范畴,弱化上述矛盾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第二,让货币政策更多依从于中国内需状况,该宽就得宽,不要让货币政策过多受制于“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第三,在强化人民币汇率浮动管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放开人民币浮动区间,尽快让人民币汇率依据中国经济新情况找到可以相对稳定的“均衡点”,尽管我本人并不喜欢“均衡点”的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