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我穿2000块的衣服回老家,竟没有堂妹穿200块的衣服受欢迎


我穿2000块的衣服回老家,竟没有堂妹穿200块的衣服受欢迎

01


上个星期,我带着女儿回娘家。面对了一堆来自姑姑、婶婶还有邻居们“衣服穿少了,别搞感冒了”,“人太瘦了,别舍不得吃肉”,“趁年轻赶紧生二胎,不然过几年,高龄产妇想生也生不出来了。”……这些七嘴八舌的话题。

我没有像往常一样一一反驳,而是不厌其烦的回答这个附和那个。最后大家说累了,总算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要知道,以前的我可不是这样子。我从小就属于“半斤鸭子四两嘴”,无理也要搅三分那种。从小到大我就牙尖嘴利不饶人,从来没吃过嘴巴上的亏。

每次长辈们说一句,我能顶十句。比如那句“太瘦了,别舍不得吃肉”。要是搁以往,我肯定能从吃肉容易发胖,胆固醇太高不健康,猪肉来源不安全,饲养猪肉质太差。有钱人宁愿吃草也不吃肉,只有农村人整天肉肉肉的,将他们驳得无话可说。

我穿2000块的衣服回老家,竟没有堂妹穿200块的衣服受欢迎

虽说我每次嘴上怼得酣畅痛快,可几乎每次都弄得不欢而散,让我妈很是头疼。而亲戚们背后对我的评价也很不好,经常吐槽我的不懂事。

02

与我相反的是,我堂妹小琼一直是长辈们心心念念的“开心果”。因为谁说她都乐意听,谁说她都呵呵笑。当然背后照不照做,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别人不知道小琼的底细也就算了,作为一起长大,又一起在深圳工作多年的“深漂一族”。我对她可是了解的很,这家伙典型的“阳奉阴违”。

小琼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她觉得不靠谱的事肯定不会做。她是做业务出身的,能言善辩的时候,嘴巴简直跟机关枪似的,滔滔不绝,得理不饶人,从来不给对手辩论的机会。

可每次回乡,无论老头老太说什么,她都一脸谦虚的说对。别人说那些她平时非常反感的话题,她也和风细雨地点头如捣蒜。

这让长辈们对我俩的风评出现了天壤之别。说她的都是好词“懂事”、“乖巧”,而说我的都是“刺头”、“没大没小”。

03

记得有一年过春节,我俩穿着同款短款小棉袄,结果一下了火车简直冷得瑟瑟发抖。

到老家的时候,邻居们都跑过来看热闹。见我们穿着那么短的小棉袄,都纷纷说,我们在那么远的地方上班,竟然连件羽绒服都买不起,大过年的冻成那样。

我这人最怕别人说我穷了,当即辩解我这衣服可是牌子货,在北京花了二千多买的。要知道,那可是十多年前,二千多块的衣服,比我们老家人日子稍微好点的,一个月的工资还要多。

第二天,小琼劝我去街上,陪她一起买那种200块一套的红袄子,我抵死不从。一来,那衣服太土气太没品。二来,我是个直性子,有能力穿干嘛非要顺应别人的想法?我这2000多的衣服难道还不如老家这种土气货?

我穿2000块的衣服回老家,竟没有堂妹穿200块的衣服受欢迎

结果,整个春节,小琼穿着那套大红大绿的衣服招摇过市,赢得大爷大妈的一阵阵夸赞。而我,穿着2000多的洋气货,呆在家里不出门,还感冒了好几天。

年后,小琼说我不懂变通活该挨冻,我却觉得她真是随波逐流,没有原则。

04

要说我和长辈们关系缓和,大概是从我结婚,有了孩子之后。

讲真,因为毕业后就在一线城市工作多年,我对老家的印象始终停留在聒噪,落后,鸡毛蒜皮上。老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虽然也重感情,但八卦,爱攀比,张家长李家短还是让我打心底嫌烦。

我穿2000块的衣服回老家,竟没有堂妹穿200块的衣服受欢迎

以前为了显示孝顺,也可以说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我每次回来总是花大价钱给我妈买耳环,项链,还有燕窝和各种补品。可是每次我妈都不高兴,还叨叨竟是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让我生气又肉痛的是,我头年给我妈买的那个补品,到第二年过期了,都没开封过。而我给她买的耳环,项链,她因为干农活,也基本不戴。

有一次我给我妈买了鱼翅,我妈竟然倒给我家猫吃了。我埋怨我妈暴殄天物,我妈委屈地说:“村里邻居说,那玩意还不如豆奶粉,罐头好吃”。

而反观堂妹小琼,花钱不多,效果却非常好。她给婶婶买的羽绒服,保暖鞋,几百块钱,样式新颖,保暖效果杠杠的。而她给我婶子买的蛋白粉,莲子羹,小蛋糕,我小婶每次都喜滋滋地拿出来给邻居们尝尝,赢得村里人的一致夸赞。

05

前阵子,我和小琼视频聊天,我佯装不满,聊到她在老家人面前的“阳奉阴违”,聊到这些年老家人对我的“不友好”。她却哈哈大笑,说起了她的“歪理”,我虽然嘴上怼她,心里却无比认同。

首先,入乡随俗,回家别做杠精。

比如,之前网上到处说的怼人大法“关你屁事,关我屁事”。看起来非常有道理,说起来也就几秒钟的事,但非常不适合用在老家人身上。

我穿2000块的衣服回老家,竟没有堂妹穿200块的衣服受欢迎

你想,当别人问你“收入多少啊”,“什么时候买房啊”,“什么时候结婚啊”……结果你回一句“关你屁事”,看似是把天聊死了,世界清净了。可你春节一过,溜之大吉,你的父母家人,却不得不为你的口出恶言而在背后替你背黑锅,甚至是夹着尾巴做人。

其次,嘴甜不吃亏。

老人们由于自身的局限,很多时候跟不上年轻人的步伐,说话难免让人心里不爽。但请相信,那些从小看着你光屁股长大,小时给过你瓜子花生的长辈,本身并无恶意。

他们嘴里的“吃饭没”,“结婚没”,“买房没”,跟你在城市里说的“早上好”,“今天天气怎么样”,并无本质上的不同。

与其不耐烦的拒人于千里之外,倒不如坦然接受别人的热情,适时给出回应。用我老家的话说“嘴甜有糖吃,说好话也不掉块肉”。

最后,见一面少一面,学会珍惜。

我每次回去,听我妈说起村里的某位老人已经走了,都有些帐然若失。想想之前怼他们的话,更是觉得不应该。

我穿2000块的衣服回老家,竟没有堂妹穿200块的衣服受欢迎

这几年我给长辈们买东西,也不再坚持按自己的标准,给他们买我认为的“好的”,“贵的”了。而是按他们的意愿,结合他们的喜好,买喜庆的,实用的,实惠的。结果不但省了钱,还赢得了长辈的欢心,可谓皆大欢喜。

其实,很多事情本身没有对错,无非是彼此的认知不同。老家人的多管闲事,我们不妨从善意的角度理解成对晚辈的关心。与其怼天怼地闹得不欢而散,不如多迁就,多附和,多随俗,换个你好我好大家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